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研究:利益协调软系统方法论的应用系统与决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研究背景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人类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方式始终是围绕着商品市场的竞争来展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逐步进入复苏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日益丰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20世纪50~60年代,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以成本为主的竞争,70年代提升为以品质为主的竞争,80年代转而向以全球化和快速进入市场为主的竞争发展,90年代以后表现为以创新为主的竞争,进入21世纪,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表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我们面临的竞争逐步转向以知识为主的竞争[1],而这正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

Alvin Toffler在《力量转移》一书中写道:“知识的变化是引起大规模力量转移的原因或部分原因。当代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事情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新体系的崛起,这种体系不再是以肌肉(体力)为基础,而是以头脑(脑力)为基础。”这便是知识经济的含义所在。在这里,知识经济是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来定义的。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以产业结构划分经济形态,可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社会,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社会,现在正进入的就是知识社会。一般来说,传统经济(包括传统农业和工业)主要依靠人的直接劳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而知识经济(包括知识本身的生产和运用知识进行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则主要依靠知识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2]

和知识经济如影随形的是,管理学界开始出现一种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由知识构成的,企业的根本任务是使用并创造知识。企业的存在也是因为它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换的能力是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专业化生产与协作过程中积累的共有知识和私人知识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边界[3]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4],企业所拥有和创造的知识将逐步提升知识本身的地位,并将超越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乃至渐渐演变为企业生产的最终形式[5][6]。未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知识,而所有的有形产品都是知识的物化形式[7]。企业出售的是知识产品,其他物化形式产品的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所蕴涵的知识的价值。因此,市场将成为一种知识交换的制度,而企业则成为知识生产的制度形式。企业与市场的区别在于,企业由零散的知识要素组合创新形成新的知识,因此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作为创新知识的形式而存在的,目的是销售其创新的知识以赢得利润[8]

这就是说,企业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创新知识,并使得知识整合后可以以多种形式出售,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体现为知识创新的能力,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也逐渐从有形资产竞争向无形资产竞争演变[9][10]。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Eric von Hippel教授对企业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当代企业的利润增长中,知识与技术创新因素占40%,资源因素占20%,人均资本的增加因素占15%,规模经济的因素占13%,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占1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创新已成为企业赢利的主要手段。有鉴于此,著名的管理大师Peter F.Drucker克认为:“目前真正的控制性资源和生产决定性因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力,而是知识[11]。”

知识经济的来临凸显出知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面对向知识社会的转型,许多企业纷纷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的实施与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件大事[12][13][14]。来自IDG的报告显示,在世界排名500强的企业中,有90%以上已经实施了知识管理。

KPMG在《2000年知识管理研究报告》中对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的423个组织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有一个知识管理的计划。超过4/5(81%)的组织说“有或正在考虑一个知识管理计划”,其中38%的组织的知识管理项目已经到位,30%近期要建立一个知识管理项目,还有13%的组织正在调查这种需求,绝大部分的领先公司正在积极地推进知识管理。

欧洲知识管理中心于2002年对以法国为主、包含欧洲其他国家在内的一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公司中,有超过3/4(77.8%)的公司已经或正在开展知识管理,大约有45%的公司设有知识管理总监职务[15]

相应地,深圳市国中道经济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在2002年3~4月间对中国的知识管理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该调查显示,在回收的1342份有效问卷中,有27%的被调查者所在的机构已经制订了知识管理战略,在其余未制订知识管理战略的机构当中,91%认为有必要引入知识管理,而有70%则正准备建议管理层尽快制定知识管理战略[16]

可以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无论采取何种竞争战略,其核心竞争力总是来源于它所拥有和发展的某一领域的知识[8]。Bill Gates认为:“在达尔文式的商业社会中,机构的知识管理质量帮助决定它感知变化和迅速响应的能力,因此决定了孰死、孰生或孰兴旺。”有鉴于此,迅速开展知识管理,将企业变成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家的共识。然而,由于不同的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不尽相同的,他们自身的发展方向、管理模式和知识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合本企业需要的知识管理就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目前,知识管理的理论在不断发展,但是离成熟期还有一定的距离[17]。对于企业而言,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人类活动系统问题[18]。不同的企业应该怎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部署和实施知识管理,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和完整的方法体系,这正是本书提出基于行动研究的企业知识管理方法论研究的主要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