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神的婚姻
狄安娜是繁育增产的女神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知道,原始人笃信植物通过雄雌两性的性结合来繁殖,而按照顺势或模拟巫术的原则,这种繁殖是在植物精灵雄雌两性(或由男人女人装扮)婚嫁交配的刺激下实现的。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在欧洲民间节日中非常重要。从其依据的原始自然法则来看,它们肯定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而且我们也能据此确定,当欧洲各文明民族的祖先还是野蛮人时,这种民间风俗就出现了。那时,从地中海至北冰洋的欧洲大陆大部分被浓密的原始森林覆盖着,当时的那些祖先们在森林中放牧牛羊,开垦其中的小块空地。既然古代这些为促使草木生长开花结果的巫术,能以农村节日娱乐活动的形式延续至今,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约两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民族中,它们曾以近乎原形的形式存在着。换言之,我们肯定能在古代的某些节庆活动中找到与我们今天的五朔节、降灵节、仲夏节等相似的东西。通过本书第一章的探讨,我们已经确信享有内米森林之王称号的祭司,有林中女神狄安娜的陪伴。作为森林之王和王后的这对伴侣,很可能就是今天欧洲那些化装游行的人们所扮演的五朔节之王和王后,以及降灵节的新娘和新郎。神与女神的结合难道不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神婚,而年年庆祝吗?虽然还未找到直接的证据,但我们可以通过类推得出一个结论,即:内米神树林可能曾经是一年一度举行这类庆祝活动的场所。下面我将对此展开具体的说明。
狄安娜通常被当作森林女神,就像色列斯是谷物女神,巴克斯是酒神一样。她的圣殿一般都在小树林中,但实际上人们将每片树林都敬献给了她。但人们在祭祀礼拜时又常把她同森林之神西尔维纳斯联系在一起。不过,无论她是哪种出身,我们能确定的是,狄安娜并非只是一位森林女神。跟她的希腊姐妹阿尔忒弥斯一样,她好像已经演化成为自然界繁殖生命(动物和植物)的化身。不管是野兽还是驯服的动物,都在茂密的森林中漫游捕食、啃嚼草叶,作为茂密森林的女主人,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这些动物都属于她。因此,她就成了猎人和牧人共同的守护女神,就像西尔维纳斯不仅是树林之神,也是畜牧之神一样。在芬兰也是如此,森林中的一切野兽都被看作是属于森林之神泰庇欧和他端庄美丽的妻子的。没有这两位神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猎杀林中任何一头野兽。所以,猎人们打猎之前都要先向神虔诚祷告,并敬献上丰厚的祭品。苏门答腊的芥莪人带猎狗进入山林狩猎麋鹿、山羊、野猪之前,都会先求得森林之神的允许。具体做法是,一位对林中狩猎情况比较熟悉的人在一根代表山林神祇的木桩前放一堆槟榔子,祈求神灵显示是否允许他们狩猎。古希腊历史学家亚利安在论狩猎的论文中写道:每逢阿尔忒弥斯的生日,凯尔特人都要向她敬献祭品,他们年年都要猎杀大量狐狸、野兔、小鹿等动物,给森林之神献上祭品算是支付狩猎罚金。这种习俗显然说明,林中野兽全都属于这位女神,人们猎杀了野兽必须付出一定代价。
但狄安娜并不只是野兽的守护神和森林、湖泊、河流的女主人,她还被想像为月亮,特别是金黄色的、象征收获的月亮。她还被认为能使农民们的果树结满硕果,并且能听取产妇分娩时的祷告。在内米的神树林中,狄安娜主要是被作为掌管育儿和赐予后代的女神来敬奉的。人们经常将她比作希腊的阿尔忒弥斯,笼统地说是自然女神,具体而言则是生育繁殖女神。因此,当你看到阿凡廷圣殿里的她被描绘成拥有众多乳房,像希腊人的阿尔忒弥斯一样,具有非凡生育能力的女神时,千万不要大惊小怪。那么,对于古罗马国王屠勒斯·霍斯梯力厄斯制定的一条罗马法律我们多少也能理解了。那条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犯乱伦罪,大祭司们就应向狄安娜的神树林敬献赎罪的祭品。因为我们知道,人们认为犯乱伦罪通常会引发饥荒,所以向繁育女神赎罪是合情合理的。
狄安娜
狄安娜是天神宙斯与勒托的女儿,也是太阳与医药之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狄安娜是女巫保护神,而且奇迹般地以处女之态成为具有百乳的生育女神。她的标志是金弓箭、猎犬、牡鹿和丝柏,这些大都是她少女时代自行获取的。
既然从理论上来说,繁育女神自己的繁育能力就很强大,那么狄安娜应该有一个男性伴侣。如果塞维厄斯的证据可信的话,她的伴侣就是维尔比厄斯,内米森林之王就是他的代表或者不如说就是他的化身。他们结合的目的可能就是为了促进大地的丰产,以及动物和人类的繁殖。因此,人们自然而然想到,如果每年举行一次这样神圣的婚礼,那这一目的岂不更容易实现?于是,就有了用神的塑像或由人扮演新娘新郎来举行婚礼的习俗。关于内米的神树林中是否举行过这样的庆祝活动,我们在古代作家的作品中几乎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阿里奇亚人的宗教仪式对我们来说也很陌生,因此这方面的资料很匮乏,不能据此从理论上断然否定。既然直接证据不足,那我们就只好根据其他地区流行的类似习俗进行类推。从形式上来看,有些类似的现代习俗跟内米神树林中的那种宗教仪式,多少存在一些差异。那我们再来看看与之相应的古代习俗又会有什么不同。
诸神的婚姻
天地之神伯尔的圣殿无比庄严,就像一座金字塔高高矗立于巴比伦城中。这座圣殿共有八层,层层累叠,直入云霄。最上面一层是一座宽敞的大殿,殿内陈设着一张挂有华丽帐幔、铺有锦缎被褥的大床,床边还放着一张金桌。整个大殿内没有一尊塑像,只有一个女人住在里面,而且其他任何人都禁止在此过夜。根据迦勒底人祭司的说法,那个女人是神从巴比伦妇女中精挑万选出来的情人,神每晚都会来到大殿,在那张床上安寝。作为神的伴侣,那个女人便不能和任何凡人发生性关系。
《拜神的日子》 保罗·高更 1894年
拜神是指到寺庙等其他宗教场所对神灵进行的一种祭祀,或者表达自己诚意和膜拜的行为或礼节。烧香是普遍的敬神方式之一,它从古代的祭礼中继承而来。古代中国人在祭祀上天和祖先时,往往要将祭品或单是某些植物放火焚烧,使之产生浓烟,认为即可以其香烟通达神明。
在埃及的底比斯古城,太阳神阿蒙的神殿里长期住着一位妇女,她也被当成神的配偶,而且据说这位妇女跟巴比伦天地之神伯尔的妻子一样,也不能同任何男人交往。古埃及人的经文中提到她时,经常将她称为“神的配偶”,而且她的地位几乎和埃及王后相当。因为埃及人相信,他们的国王其实都是太阳神阿蒙的子嗣,只是暂时以统治者的身份现身,而且以这种身份同王后发生性关系。在埃及最古老的神殿内,两侧墙壁上都雕刻着神生育子女的详细情况,如德尔·巴哈利的神殿和卢克苏尔的神殿,而且画旁所附的题词也和画中的情景有关。
古希腊陶器上的酒神形象
古希腊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名叫狄俄尼索斯,他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不仅拥有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经常对人们布施欢乐与慈爱,因而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神祇。此外,他还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相关法则,维护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他还护佑着古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
在雅典,酒神狄俄尼索斯每年都要和王后举行一次婚礼,缔结神圣美满的婚烟。人们经常在各种纪念活动中来表现他们的婚礼盛况,但至于是由人装扮成神来表演,还是用神的塑像来展现,我们尚不得而知。根据亚里士多德某些著作中的描述,这种仪式通常在国王古老的宫殿中举行。这座宫殿就是享有盛名的“牛宫”,位于雅典卫城东北坡上的市政厅附近。为狄俄尼索斯举办婚礼没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他作为酒神所管辖的葡萄树及其他果树能多结果实。可见,这在形式和意义上都跟五朔节王与王后的婚礼相一致。
每年九月,埃莱夫西斯都会举行盛大的典礼,由掌管神秘仪式的祭司代表宙斯,由德墨忒耳的女祭司代表五谷女神,通过他们两人的结合来表现天神和女神的结合。但他们的交合只是戏剧性或象征性的,因为神秘仪式的祭司会事先服用一种提炼自毒芹的毒药,让自己暂时丧失性行为能力。神秘仪式正式开始后,所有火炬都要熄灭,这对夫妻走到一处幽暗的地方,对神祇顶礼膜拜的信徒则聚在周围急切等待着神人幽会的结果。过了良久,祭司在一片光明中再次现身,而且手握一支沉甸甸的谷穗,这就是两位神祇交合后的果实。他望着周围的人群高声宣布:“王后布莉姆诞生了神婴布里姆斯。”言外之意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神孕育了至高无上的神。后世的众多哲学和诗歌作品中,都有这些神秘的宗教仪式的影子。在今天辽阔的埃莱夫西尼平原上,这种习俗仍盛行不衰:谷物女神与天神结合,天神便将温暖的阳光和丰沛的雨水赐给贫瘠的土地,带来万物的丰产。
维奥蒂亚的普勒替厄镇每隔几年就举行一次叫做“小狄德勒”的节庆活动。他们砍来一棵古老的橡树,将它雕成一尊神像,穿戴上新娘服饰,然后放在一辆牛车里,并让一位女傧相坐在它旁边。一个人在前面赶着牛车,其他人跟在后面吹着笛子载歌载舞,欢快地拥着神像来到亚索波斯河岸边,然后再返回镇上。而在比俄西亚,人们每隔六十年举行一次“大狄德勒”节庆活动。每到这时,人们就将历年活动中使用过的神像都装上马车,先拉到亚索波斯河边,然后拉到西塞兰山顶上,堆在巨大的柴堆上焚烧掉。不同地区的这类节日活动中,人们都是以穿戴新娘服饰的橡树神像为代表,来庆祝宙斯和赫拉的结合的。瑞典人对动植物繁育之神福瑞极为敬奉,每年他们都要用车子载着它真人大小的神像四处游行,还有一位漂亮的姑娘侍奉在神像左右,人们将她视为神的妻子。神在阿普萨拉神殿里的女祭司一般也由这位姑娘充当。载着神像和神的新娘的车子每到一处,人们都涌上来热情迎接,并献上供品,祈求丰收的好年景。
可见,在古代许多民族中,神和雕像或真人结婚的习俗极为盛行。这种习俗的思想基础太过野蛮,不可能出自文明的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那是从他们野蛮或未开化的祖先处继承来的。某些较落后的民族中现在仍盛行类似的习俗,这更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推断。比如,在俄罗斯的马尔梅日地区,据说那里的沃加克人很久以前曾连年遭受荒灾,因为想不出任何解除灾情的办法,他们个个垂头丧气、苦恼万分。最后他们突然想到,肯定是那位强大却又极易为害四方的神克利梅特因尚未婚配而发怒了。于是几位年长的老人代表族民前往库拉,同那里的沃加克人商讨这个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他们马上回去准备好大量白兰地酒,并装上一辆马拉的彩车,然后由众人赶着欢快地来到库拉,就像迎娶新娘一样热闹。他们在库拉的树林里尽情吃喝、玩乐,兴奋地度过了一整夜,第二天清晨他们载着在林中铲的一块平整的草皮返回村庄。自此之后,马尔梅日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而库拉人的日子却越来越糟。在马尔梅日,庄稼连年丰收;而在库拉,粮食却逐年歉收。因此,库拉人开始斥责和粗暴对待当初同意这门婚事的村民代表。孟加拉人在挖掘水井时,总会将一个木制雕像投进水中,算是入赘给水之女神。
《酒神与阿里阿德涅》 亚历山大·图尔希
图为在色雷斯人的祭酒仪式中,酒神狄俄尼索斯身着狐狸皮,象征着新生。古希腊人对他有特别的崇拜之情,而专属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狂欢仪式也是古希腊最秘密的宗教仪式。
《在海边》 保罗·高更 1892年
海洋祭祀作为一种海洋民俗文化,是由古代人民祈福免灾的宗教思想演化而来。渔民通过海祭来祈祷一年四季风平浪静,渔业丰收。海洋祭祀的主要形式是:先由族中的尊者选定一个吉日,在祭拜之前准备好奉献给海神的食物、酒水和水果等。祭拜当日,出海的渔民们沐浴更衣完毕,在船长的带领下祭拜海神,然后一起分享祭拜食物。
人们为神选定的妻子有时并不是无生命的东西,如木雕或石像,而是有血有肉的鲜活女人。秘鲁一个村庄的印第安人将一块人形石头奉为神(华卡),并把十四岁左右的漂亮姑娘嫁给他为妻。他们还为此举行历时三天的隆重婚礼,全体村民都要参加。从此以后,那个女孩便再也不能嫁人,为了全村百姓的幸福,她牺牲了自己。因此村民们都非常尊敬她,几乎奉若神明。每年的三月中旬,阿尔衮琴印第安人和休伦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捕鱼季。为了捕到更多鱼,他们总是让两个年仅六七岁的小女孩和渔网结婚。在婚礼仪式上,人们把渔网放在这两个女孩中间,祈求渔网多多捕鱼。关于这种风俗的起源有一个传说:某年的捕鱼季来临时,阿尔衮琴人像往常一样撒网捕鱼,却一无所获。这令他们惊讶万分,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渔网精灵以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的形象向他们显灵,并非常愤怒地对他们说:我失去了妻子,至今还没找到一个从未接触过男人的女子为妻。这就是你们一直捕不到鱼的原因。你们如果不能实现我的这个愿望,将永远捕不到鱼。于是阿尔衮琴人商量决定,将两个非常年轻的女孩献给渔网精灵为妻,以满足他的心愿,消除他的怒火。他们这样做后,每次捕鱼几乎都是满载而归。附近的休伦人听说此事后也采纳了这种习俗。只要捕到鱼,人们就会给充当渔网精灵新娘的两个小女孩家中送去一份。
孟加拉的奥昂人将大地奉为女神,每年娑罗桑树开花的季节,他们都要庆祝她和太阳神达梅的结合。举行庆祝仪式的那天,每个人都要沐浴,浴后男人们都来到神树林,女人们则聚集在本村祭司家中。在树林里,男人们先向太阳神和林中守护神敬献家禽等祭品,然后就开始大吃大喝。吃喝完,一个强壮的男人背着祭司,其他人跟在后面走回村子。女人们在村口迎接他们,并为他们洗脚。然后,大家敲着鼓,载歌载舞地来到祭司家中。祭司家早已用绿叶和鲜花装饰一新,祭司同他的妻子按照惯常仪式举行婚礼,以此象征太阳和大地的结合。仪式结束后,男男女女一起吃喝玩乐,跳舞唱歌,纵情淫欲。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促使大地母亲富饶丰产。
值得注意的是,同女人婚配的神常常是水神或水中精灵。每逢远航,巴干达人就会献给维多利亚尼昂萨湖神莫卡萨两位少女做妻子,祈求他庇佑平安。英属东非的阿基库尤人将河中水蛇奉为神灵,每隔几年就会将一些女子,特别是年轻女孩献给他为妻。为此,巫医还命人搭建了专门的小屋,由他代神同这些轻信的女性献身者缔结神圣的婚姻。如果自愿前往小屋的姑娘不够多,人们就会强行抓来一些送入神的怀抱。据说,鳄鱼群曾给东印度布鲁岛上的居民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他们认为这场灾难来自鳄鱼王子的愤怒,因为他想得到某个姑娘。因此,他们迫使这个女孩的父亲给她穿上新娘的盛装,将她送入鳄鱼情人的魔爪。
据报道,在马尔代夫群岛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之前,岛上也曾盛行同样的习俗。著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图塔曾经描述过这一习俗及其走向终结的缘由。他如实记录下了几位可靠的土著人(有名有姓)对他叙述的情况:在居民们崇拜偶像时期,有个邪恶的精灵每月都会在岛上出没。这个精灵是从海上过来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灯火通明的船。看到它来后,岛民们便立刻将一位年轻的处女精心打扮一番,送至岸边异教徒的殿堂,那座殿堂里有一扇朝向大海的窗户。这位少女被独自留在殿里过夜,居民们第二天清晨去看时,她已经失去童贞并死在殿内。岛上居民每个月都会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决定将谁家的女儿献给海上精灵。当最后一位少女被奉献时,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土著人念诵可兰经赶走邪恶精灵,救下了她。
伊本·巴图塔所描述的恶魔娶妻习俗,非常类似于人们熟知的同类民间故事。从东方的日本和安南,到西方的塞内冈比亚、斯堪的纳维亚和苏格兰,都有关于这类民间故事的文字记载。很多民族的相关传说,以及故事的具体情节各不相同,但总体来看一般都是这样:某地经常受到多头巨蛇、巨龙或其他怪物的骚扰,如果不定期向它献祭活人,尤其是年轻处女,它就要毁灭当地所有人。因此,人们将很多女孩献给了它。最后,当国王的女儿也必须被献祭时,故事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地位卑下的青年,勇敢地站出来扮成公主,杀死了怪物。作为对他的报偿,国王将公主许配给他为妻。这些故事中的怪物有的被描述为住在海里、湖中或山间的蟒蛇,有的被写成占据泉水的蛇或龙,人们只有向它献祭活人才能饮用泉水。
如果认为所有这些故事都是说故事的人凭空捏造的,那是不对的。我们可以认定,这些故事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风俗,即把女孩或妇女献给常被人们想像为蛇或龙的水中精灵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