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虚到少游,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秦观,字太虚,改字少游,号淮海居士、邗沟处士,学者称淮海先生。其实这些名、字、号都是日后的事情,他幼时乳名叫七儿、秦七。秦七这个名字不仅在幼时,及至年长,以至在词坛成名之后,仍然常常被人提起。如陈师道说:“今代词手,唯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逮也。”(《后山诗话》)秦七指秦少游,黄九指黄庭坚。因为是同门师友,称呼乳名也许显得更亲切些吧。
古人强调“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颜氏家训·风操》),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对其子女取名、字一般都十分慎重。据传“秦七、七儿”的乳名一直被叫到六岁之后,他才得大名“观”。他的父亲是一名太学生,因名讳不详,族人一般依据他的字尊称“元化公”。这一年,元化公假期返乡,把小学生“秦七”和他的两个弟弟叫到跟前,给他们讲了自己十分钦佩的两位同窗——王观及其堂弟王觌好学上进、才华出众的故事,并决定分别以“观”和“觌”为长子和次子命名,三儿子也取了一个有同样偏旁的“觏”字。少游后来在为王观母亲撰写的《李氏夫人墓志铭》中确认了这一说法:
至和中,先君游太学,事安定先生胡公。岁时归觐,具言太学人物之盛,数称海陵王君观及其从弟觌有高才,力学而文,流辈无与比者。余时为儿侍左右,闻而心慕之,愿即见,盖不可得。
王观,字通叟,海陵(今江苏泰州市)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任大理寺臣、江都知县等职。王观也是北宋一位著名词人,著有《冠柳集》,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为世人广为传诵。从弟王觌,字明叟。元化公佩服王观兄弟,并用他们的名字为自己的儿子命名,是希望以王氏兄弟为儿辈树立一个标杆,时时鞭策、勉励自己,变放任自流为刻苦攻读,体现出父辈希冀少游兄弟读书仕进、出人头地的良苦用心。童年少游对王氏兄弟的事迹虽然是“闻而心慕之”,但是天性使然,他的豪纵行为并未有所收敛,仍然是我行我素,真正有所认识并约束自己,那已经是而立之年以后的事了。
世传秦观的名和字还影响到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据说一天夜里,陆游母亲梦中见到秦观,第二天便生下了陆游,于是就以秦观的名作陆游的字,以秦观的字为陆游的名,以表示对秦观的倾慕之情。陆游晚年写过一首诗《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
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
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
诗歌认可了“我名公字正相同”,可母亲的那个梦到底是真还是虚呢?陆游讳莫如深,不置可否。专家考证,陆游名、字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认为陆游倾慕少游是实,陆母梦见少游而生陆游则难以考证,陆游名、字与秦观相同,也许是事出巧合吧。
“字以表德”,取字彰显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及价值取向。古代男子在十五岁即可冠字,而秦观是在弱冠之后,自己取“太虚”为字,三十七岁前后又改字“少游”。学界一般认为,“太虚”代表他思想中儒家积极用世的一面,而“少游”则代表佛道消极遁世的一面。其依据是同为“苏门六君子”的陈师道所作《秦少游字序》,文以少游本人口气说:
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力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
意思是说:我年少之时,像唐人杜牧一样,志向远大,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流芳后世。取“太虚”为字,就是为了表达这个志向。太虚者,天之谓也。此时的少游应当正处在青春躁动期,他的兴奋点不在博取功名,而是以天下为己任,期盼驰骋疆场,平定边患。他的志向可谓气冲霄汉,这大约正是他取字“太虚”的主要原因。因而有研究者指出,秦少游青年时期“不仅是‘浩歌剧饮,白眼视礼法士’的阮籍式浪漫派人物,而且是以弥除边患,重整山河为己任的志士豪杰”(曹济平《建国以来秦观研究综述》)。为什么改字“少游”呢?仍以少游语气作答:
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字以少游,以识吾过。
“早岁那知世事艰”,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当年的少游涉世未深,尚不知世事之艰难,以为击败辽、夏入侵者可以马到成功,建功立业易如探囊取物。然而随年龄增长,客观现实让他的想法有所改变,开始后悔当初种种幼稚的念头,不再追求建功立业,而甘愿效仿东汉时候的马少游,回归乡里,粗茶淡饭,终老一生。因而改字少游,以表明已认识到了自己以往的幼稚。
马少游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堂弟。有一次,马援对自己的下属说:“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后汉书·马援列传》)马少游把马援抱有远大志向看成是可悲的事情,认为人生在世,有起码的衣食供给,乘坐不上档次的车,驾驭行路迟缓的马,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吏,在乡里有个好名声就可以了。马援在边塞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与敌苦战,想起了弟弟马少游的话。从语气中可以体会,他虽是一个建立了不世功名的名将,但在特殊的环境当中,对堂弟的人生态度还是持赞成甚至向往态度的,只是客观条件限制,无从践行罢了。而秦观改字“少游”,表明了希望效仿马少游,退隐乡里,过平常生活的愿望。
近年,有研究者对秦观因倾慕马少游而改字的说法提出异议,理由在于:秦观于元丰八年(1085)登进士第、授蔡州教授,于岁末到任,陈师道作《秦少游字序》即在次年的二月一日。然改字后的少游所作所为并非都是消极避世的,譬如这一年他作诗《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表达自己对边防和外交的看法,其五云:
蝮蛇初螫手,壮士断其腕。
岂不悲毁伤,所恤在躯干。
从“壮士断腕”等激烈的语气中,丝毫看不出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满腔的报国热忱。还是在这一年的九月二日,他亲自回家乡高邮,将母亲戚氏接到蔡州任所,表现出准备安心就任的迹象,而并非真的要“归老邑里如马少游”。特别是在元祐三年(1088)应诏参加贤良方正科制举,少游进策论五十篇,希望自己的经世才华能为朝廷赏识重用。这些乍看与其改字似有矛盾,其实只要联系秦少游这个活生生的人,便不足为怪了。
秦少游思想较为复杂,儒、释、道交织在一起,贯穿其一生,只是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显得轻重各异、主次不同。一般在仕途顺利时,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上风,情绪高涨,积极进取;一旦遭受挫折,往往消极颓丧,借助佛老,寻求解脱。如果以改字为界,把他的人生态度截然划分为用世和遁世两段,难免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恰如元丰七年(1084)东坡作《少游真赞》时所言:“以为将仕将隐者,皆不知君者也。”
其实,“太虚”也并不仅仅表示积极进取、报效国家,其中也渗透着道家的思想。《反初》诗云:“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太清即太虚,是天的同义语。这个“天”是道家所说的天,安期生也是传说中道家所崇尚的神仙。少游说:当年我曾经遇见神仙安期生,说我与道家有缘,应当去访仙学道,遨游天界。把陈师道《秦少游字序》和少游的诗歌放到一块理解,不难看出,“太虚”本身就含有入世和出世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取字“太虚”,最初本来就有受道家思想影响的痕迹。再看《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宝玉梦中在太虚幻境遇到警幻仙子。曹雪芹描写秦可卿卧房唐伯虎《海棠春睡图》旁,有“宋学士秦太虚”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曹雪芹在此处不说“秦少游”,而偏说“秦太虚”。太虚幻境的“太虚”与秦太虚的“太虚”字面雷同,这绝不是曹雪芹的疏忽,而是别有深意,或者说是别有用心。是褒是贬且不论,品读这一段文字,会加深读者对“太虚”与道家、与神仙关系的理解,则是一定的。进一步分析秦观名与字之间的联系,表面看“观”与“太虚”并无联系;但是,如果把“太虚”解释成“天”,而且是道家所说的“天”,而道教的庙宇一般称为“观”,民间直接叫作“太虚观”的道观并不少见,那么是否可以说,在取字“太虚”之时,“观”已由幼年时其父元化公借用同窗王观的“观”字,衍变成了道观的“观”字?如果这个推想成立,则“观”与“太虚”的内在联系便一脉贯通了。当然,这不无牵强附会之嫌,需要史料的进一步佐证。
再者,少游改字的时间也很难确定。东坡《跋太虚辩才庐山题名》记云:“乃复书太虚与辩才《题名》之后,以遗参寥。太虚今年三十六岁。”落款是“元丰七年五月十九日”。元丰七年(1084),少游年龄正是36岁,与之吻合,其可信度较高。而时间仅仅过去约3个月,这一年八月间,东坡赴镇江金山,与少游等人诗酒酬唱,作诗《次韵滕元发许仲涂秦少游》,诗题中已经以“秦少游”相称。秦观改字“少游”是否就在元丰七年的五月至八月间呢?少游是性情中人,感情起伏较大。元丰五年他经历了第二次落第,其后还有一次“蒙诏狱、遭追捕”的经历,他的情绪一度很可能跌入低谷,改字“少游”也许就是一念之间的事。《秦少游年谱长编》元祐元年(1086)载:“二月一日,先生改字少游,陈师道为作《字序》。”“二月一日”这个时间疑为陈师道作《字序》之时,而不是少游改字之日。
秦少游辞世已经九百余年,这位令人景仰的前贤相貌如何,已很难确凿考证。他生前曾经请人画过一幅小像,并于元丰七年(1084)十月初,与东坡镇江金山相会时,向恩师索“赞”(古代一种描摹、评介人或事物的文体)。东坡当即应允,然并未立即动笔。至十一月十三日,舟行至扬州竹西寺,经过深思熟虑,方欣然命笔。东坡《少游真赞》虽不足百字,却十分传神:
以君为将仕也,其服野,其行方。以君为将隐也,其言文,其神昌。置而不求君不即,即而求之君不藏。以为将仕将隐者,皆不知君者也。盖将挈所有而乘所遇,以游于世,而卒返于其乡者乎?
落笔之前,东坡曾有书信致少游说:“传神奇妙之极,《赞》若思得之,当奉呈也。”如果说画像恰如东坡所言“传神奇妙之极”的话,那么东坡的《赞》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点出了少游之神,点出了少游“奇妙”不同常人之处。“其服野,其行方”,是一个出世的隐士形象;“其言文,其神昌”则是一个用世的士大夫形象。少游一生往往在用世、出世之间徘徊,他希望用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但屡受挫折,又常常产生避世、出世的思想。如果简单地认为少游希望出仕或归隐,都不是对其人生态度的全面理解。那么真实的少游又当如何呢?以自己的才华用于当世,建功立业,功成名就以后,再返回故乡。即“挈所有而乘所遇,以游于世,而卒返其乡”。其取字“太虚”,再改字“少游”,正是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
清王敬之刻《淮海集》收录一幅《淮海先生三十六岁小像》,而东坡作《秦少游真赞》之年,少游恰好三十六岁。按年龄推算,应该就是这一幅。小像线条简洁流畅,似重在传神而不在绘形。如今在少游传世不多的几幅画像中,哪一幅能作为“标准像”似难有定论,因而今人为少游塑像,往往带有主观臆测的成分,把少游想象成一个年少英俊、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因为要体现这个特点,干脆连少游的胡子都给抹掉了。然而这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秦少游是一个大胡子。
秦少游有个绰号叫“髯秦”,是师友们的一个亲密谑称,也是他确凿可考的一个相貌特征。“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晁补之《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高才难及”是对少游才华的赞许,而“髯秦”则是对其外在形象的描述。诗句出自同门师友之手,至为可信。关于少游的大胡子,《邵氏闻见后录》中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掌故。有一次,少游应邀去东坡家饮酒。文人之间相互开玩笑,是宋代文坛的一种时尚,在开玩笑中引经据典,显示自己的博学、敏思;在开玩笑中相互沟通、交流情感。苏东坡即是当时公认的幽默大师,正史、野史都记载了许多他与人调侃的故事。席间有人拿少游的大胡子打趣,他爽朗一笑说:“君子多乎哉!”其语出自《论语》,“多乎”谐音“多胡”,意为胡子多的人是君子。东坡反应极快,立刻回敬了一句:“小人樊须也!”此言也出自《论语》,“樊须”谐音“繁须”,意为胡子多的人是小人。东坡为何反击如此之快?专家考证,少游是大胡子,而东坡胡髭则较为稀疏。不仅如此,其眉毛也是“秀眉”。少游说“君子多乎哉”,美化了自己,不意却“得罪”了恩师。东坡的反击有调笑的因素,也包含自卫的成分,真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是相互开玩笑,却坐实了少游大胡子的事实。
少游不仅是大胡子,而且肚皮也不小。他在出仕前称自己“与物无营但欲眠,客来从笑腹便便”(《睡足寮寄震鼎二弟》),可见年轻时候,他已经过早发福,大腹便便。高邮文游台如今的秦少游铜像有髭无须,范曾《四贤图》中少游虽有胡须,然比之东坡则相形见绌。这显然都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抑或与人们的思维定势有关。在词坛,东坡是一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少游则是一个浅吟“山抹微云”的婉约派。豪放派就该是一个浓眉重髯、性情豪放之士,婉约派就该是一个眉清目秀、情意缠绵之人。另外从年龄上说,四贤当中,少游年纪最轻,与其他三位年长者相比,就该是一个嘴上没毛的俊俏后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