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案例精粹(第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案例5】 培 训 护 士

健康教育不达标的症结

图原市一家医院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三甲医院评审,组织市里相关专家进行了一次自查,自查中发现护士对于病人的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自查结果通报后,护理部立即召开了全体护士大会,要求全院各科室限期整改,并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即在三甲评审正式检查中,如果有科室被发现病人的健康教育仍不达标,将视情节轻重,扣罚该科室和当事人的奖金,甚至影响当年的晋职或晋级。各科室在此“严格要求”下,纷纷“狠抓落实”,一些科室的护士长,不仅将责任落实到班次,还要求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后有记录,并必须有病人的签字,以备检查和证明。
2个月后,医院迎来了正式检查。检查组在内科病区遇见一位护士在为一位新入院的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该病人85岁高龄伴有听力下降,只见护士对着刚入院的老人1、2、3、4……滔滔不绝地讲解了近5分钟,又反复强调了讲解内容的重要性,要求老人一定要记住。老人在护士离开后,对家人说道:“我头晕、心累、人很不舒服,一入院就检查、治疗,一项接一项,还没有缓过劲来,护士又讲了一大堆注意事项,说得那么快,好多既没听清,也没听懂,不仅记不住,人也更晕了,现在能否让我安静地休息一会儿。”检查组专家在深入走访中还发现:该院在形式上的确高度重视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制度要求,且各级都有检查记录,但是效果不理想,并且没有得到病人和家属的认可。有病人指出:该院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总是匆匆忙忙,大多情况下护士就是站在病人的床旁快速地念一下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念完了也不管他们听没听明白,就拿出个本子让他们签字,这种不问效果仅为了完成任务式的健康教育,既没有体现出护士的专业水平,也没有让病人和家属感受到护士的关爱之心。护理部主任得知检查组反馈的意见后,委屈地解释道:护理部是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不仅有制度要求,近期还组织了全院性培训,可能是因为医院年轻护士多,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护士比例高,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不理想,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检查组为了帮助该院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对部分护士做了调查,护士反映:医院不是通过平时系统培训来提高护士的思想认识和健康教育能力,而是临近检查了才反复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安排了一次全院性的讲座,但讲座只是泛泛地讲授一些知识和方法,可是当面对具体的临床环境和不同疾病的病人时,他们还是不能很好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此外,因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紧张,大家对护理部在管理中检查多、处罚措施多、培训指导不足存在不满和抵触情绪,使护士对护理部的要求处于机械执行和消极应付,没有主动学习和改进的动力,自然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
【问题】
该院护士健康教育不达标的症结在哪里?
【知识链接】
1. 重视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人本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关注组织内部员工的发展,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曾深刻地指出:“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大量实践证明,良好的员工培训,是提升企业效益、使人才升值、增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培训可有效地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促进其从事专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更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团队的良好形象;同时,培训可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管理层与员工的双向沟通,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激励员工和拴心留人作用;此外,培训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员工的职业发展亦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反之,不重视对人的培训,不仅无法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也会导致组织绩效降低、人才贬值和人才流失,从而失去人力资本的优势。因此,现代企业已经将员工培训作为一项关乎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
2. 培训目标、内容、方法、效果评价需融入“人”的因素 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培训,从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较传统的培训均发生了改变,培训中融入了更多“人”的因素。首先,在护理培训目标上,不仅从组织利益出发,还需兼顾护士的需求与发展,以挖掘护士的潜能、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第二,在培训内容上,不仅注重操作技能、技巧的掌握,教会受训者“如何做”,还应在培训技能的同时,注重服务理念、思维方式、人文素养、价值观念等的培训,促进受训者观念的更新,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第三,在培训方法上,通过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精心的教学设计,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第四,在学习效果评价上,不只看一时的考试成绩,而是追求受训者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均得到提高,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培训原则
(1) 了解培训需求、做好调查分析:了解组织和个人的培训需求是制订合理的培训目标和良好培训计划的前提与基础。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培训需要兼顾组织和护士双方的需求。这就要求在护理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制订前,一方面需要了解和把握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使培训满足单位或企业提高竞争力、增强凝聚力、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与组织绩效等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护士的需求,了解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岗位、不同工作阶段、不同特性、不同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护士的培训需求,在拟定培训目标和培训方案时力求使组织和个人的目标达到最大化融合,以更好地激励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培训目标具有清晰性、可测性与前瞻性:培训目标的清晰性与可测性是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的前提。培训目标拟定后需要评估目标是否与社会发展和组织需求相适应,是否能够传播医院文化、利于工作质量和绩效的提升、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稳定感、促进其知识更新与发展等。此外,培训还需要具有前瞻性,不仅满足组织眼前和实现短期目标的需要,也要考虑组织长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因此,制订目标和计划时,需要分析和预测未来社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变化,提升员工对于变革的适应能力。
(3) 培训计划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与规范性:系统性、针对性与规范性是达到良好培训效果的保障。系统性指根据组织的培训目标和需求对培训方案和计划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避免培训内容的随意性。护理系统培训对于护士理念和价值观的形成、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于培训内容和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对于一些常规项目,诸如新入职人员的培训、晋升和提职前的培训需要具有规范性,以保证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4) 培训方式具有多样性:培训方式的多样性对于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旨在根据培训内容、教学方法、工作安排、经费预算以及护士的具体情况,采取脱产培训、在职培训、网络培训、岗位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教学形式根据培训内容和听众的情况采用讲授、研讨、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以追求培训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注重加强岗位培训,完善和规范岗位培训的方法、流程和效果评价,如建立规范的导师制度、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定期交流学习制度以及其他岗位培训方式,充分发挥岗位培训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
(5) 加强培训条件与制度建设:培训条件是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其内容包括组织保障、师资队伍、经费筹措、设施设备等等;培训制度是使培训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机制,完善的培训制度和培训机制对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培训条件与培训制度的建设是重视培训工作、强化培训管理的重要体现。
4. 注重培训效果评价的科学性,不断改进培训质量。培训评价对于了解培训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培训投入是否值得、培训对组织的贡献等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培训效果,为今后的培训提供指导,还可对部门及员工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目前,国内外企业多采用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训效果评价模型,该评估模型从评估的深度和难度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例如,某市一所三甲医院利用该模型用于对ICU护士培训效果的评价:随着国家重点护理专科建设项目的实施,护理管理者越来越重视护士的培训工作,医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强培训,然而培训的效果却差强人意,造成资金浪费,而且护士对培训的抵触情绪以及培训结果与医院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因此,护理部利用柯克帕特里克的4层次培训模型对培训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反应层面的评估是让受训护士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通过让护士回答一系列与其接受的培训相关的问题,如对培训材料、培训讲师、培训设备、培训方式等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学习层面的评估是测量护士知识和技能获取程度,通过书面测试、操作考核测定护士相比受训前是否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行为层面的评估是指护士在培训项目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能否转化到其工作岗位,工作行为有没有得到改善,工作效率有没有提高,这方面的评估可以通过护士的上级、下属、同事和本人对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层面的评估是评估培训是否有助于组织绩效的提高,主要从护理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衡量该培训项目是否有助于提高护理组织凝聚力和保证护理质量等。
根据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在评价培训效果时,要避免只考察被培训者的硬指标,如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单位是否获得期望的收益;也要注重评价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合作与沟通能力等软指标的改变情况,以及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获得提升。
【案例分析】
该院护士健康教育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在于:

1. 对加强护士培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学校和工作岗位是一个人成才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阶段。学校教育是为工作奠定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医院工作岗位则是为护士提供应用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习惯、促进其不断成长的重要场所。因此,医院是否重视对护士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培训,将直接影响其职业素养形成、专业技能水平、工作质量与工作绩效。护士培训工作是提升医院品牌的一项战略投资,是一项可有效提升病人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保证病人安全、使医院的服务品质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工程。实践表明,凡是重视护士培训的医院,不仅对医院的护理质量、服务水平、社会形象、护理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工作积极性以及护士队伍的稳定性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上述案例中,由于护理部主任对护士培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培训当做一项与医院护理质量和护士专业能力提升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工程,其结果则是该院护士整体职业素养不高,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仅仅是被动机械地执行护理部的要求,健康教育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 对培训护士所肩负的职责认识不足

在我国,有一部分医院的护理部主任认为,护士的培训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医院没有培训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更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护士培训的主要责任人。现实中,一个医院所有的问题,或多或少都与医护人员缺乏良好的培训有关。案例中医院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普遍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该院的护理部主任没有意识到培训护士是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平时缺乏对护士培训工作的思考与规划。当检查来临时,仅把培训当做应付检查的应急措施,护士的专业素质自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提高。
此外,护士长在护士的岗位培训、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为护士长是与护士朝夕相处的直接管理者,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培养护士的责任意识对护士具有直接的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该院的护士长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因未能发挥良好的示范和教练作用,也是导致健康教育不达标的原因之一。

3. 对科学的培训方法和评价方法认识不足

案例中的护理部主任不仅对培训护士的重要性和肩负的责任认识不足,针对医院护士队伍的状况该怎样做,既缺乏清晰正确的培训目标,也不了解科学的培训和评价方法,导致培训效果低效甚至无效。人的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护士健康教育能力与水平是其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人文知识、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能力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因而,医院要提升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培训方式需要根据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条件进行设计,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安排的1~2次说教式的培训方法,难以让护士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护士的学习动力,提升其健康教育的执行力。此外,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予以讲解和示范,护士即使想做也不知道如何灵活地把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在各项工作中,完成任务式地匆忙为之,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经验分享】

需采取什么措施提升护士培训的效果? 1. 树立护理管理者是护士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一个医院护理管理者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可直接影响这个医院对护士培训的重视程度。护理管理者只有具备了人本思想,把培养人当作其重要职责,才能关注护士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关心护士的发展,重视对护士的培训工作。因此,护理部主任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主管,需要首先从思想上树立并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识到位了才具有责任感并积极地行动。如积极为护士培训工作申请和筹措专项经费,努力改变医院为护士培训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现状;确立护士在培训中的主导地位,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和促进护士发展两个层面确立培训目标;关注培训效果,精心策划授课内容、认真选择授课老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建立并形成不同层次护士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竭力推动护士培训质量的提升。此外,护理部主任还有责任指导和帮助护士长提高护士的认识和能力,发挥护士长在护士岗位培训、专科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加强培训工作的科学性与计划性

医院护士的任职培训与学校教育有较大区别,如培训对象的工作经历、学历层次、专科方向等各不相同;工学矛盾突出,因护士岗位24小时不能离岗,必须以工作为主,学习时间难以整齐划一;个人业余学习时间和精力参差不齐,大多数护士在家庭也承担了较多的育儿和照护家人的责任。诸多因素为护士的任职培训带来了困难和挑战。需要护理部和科室根据上述情况,制定适宜护士工作特点、院科两个层面的学习培训计划。在拟定医院护士培训计划前,需首先做好管理部门、用人科室及护士等需求调查,可采用访谈法、问卷法、绩效分析法、关键事件法、经验预测法以及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需求等科学的调查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培训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有研究显示,对被培训者进行学习需求调查有利于其在心理上为参加培训做好准备,提升参与感和认同感。在拟定培训计划时,需根据培训目标、培训主题、培训内容、培训深度以及护士的年资、学历层次、岗位等制定与培训对象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培训项目,为保证不同班次的护士都能获得培训机会,同一个主题可以进行多轮次培训,有的讲授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培训,以保证培训的覆盖面。
总之,培训工作既要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又要注意专科性和特殊性;既有短期培训目标,也有长期培训目标和计划,最终形成可涵盖各层级护士的、常态的、科学的培训机制。

3. 提升培训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一个完整的培训方案通常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培训预算等。培训方案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直接影响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培训目标设定时需注意可及性(见本章举例);培训内容需根据培训目标设计,避免仅注重对护士专业知识与技能、新业务与新技术等硬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服务理念、人文素养、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以及情商等软技能的培训,后者是一种深层次的培训,可更好地促进护士综合素质提升,对护士的全面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培训方式需兼顾工作学习时间、护士的工作特性、学习内容等,采用外出学习、脱产、半脱产、岗位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岗位培训可采用岗位和科室轮转制、熟手带新手(导师制)、定期经验分享等培训形式;在教学形式上需创造条件,积极推行案例法、研讨法、角色扮演、视听法、体验式教学等生动活泼,易于激起兴趣的教学方法,使护士能积极参与其中,形成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在师资来源上,宜采取外请和内部遴选相结合、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高层及基层相结合。师资的多元化不仅可提升培训的层次,还可提升培训的丰富性、多元性和趣味性,给护士带来不同视角和不同元素的知识与观念,对提升护士的思维层次、拓展知识面有极大的帮助。如领导师资,可以更好地传递医院的文化和价值观,让护士了解医院的愿景和战略目标,增进上下级沟通;专家师资,其渊博的学术知识和高雅的品位,不仅能给护士提供前沿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良好的学术示范作用;护士作为培训者,了解护士需求、内容贴近实际,同时也锻炼了护士的领导和教学才能,提升其价值感,使之更愿与同行分享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形成;非护理专业师资,不仅可给护士注入新的知识和信息,还有助于护士拓展视野,使其具有更广阔的思维。
总之,护士培训是人本管理和护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课题,只要医院重视对护士的培训,并采取科学的培训方法,必将给病人、护士、医院和社会均带来良好的效益。
附:培训目标、计划等举例

1. 培训计划制订步骤

①培训需求分析;②岗位技能要求;③目的陈述;④设计培训方案;⑤设计培训内容;⑥培训费用预算。

2. 培训计划要素

①培训项目名称;②培训目标及必要性说明;③培训对象;④主要培训课程大纲;⑤培训时间与地点;⑥培训所需设备、器材及使用说明;⑦培训评价方法与标准;⑧培训使用资源(师资、教材等)说明;⑨培训费用预算。

3. 新护士入职培训目标

①掌握医院基本情况;②对医院文化的理解和认同;③全面了解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④知晓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⑤知晓岗位职责和工作考核标准;⑥知晓基本工作方法;⑦熟悉相关部门的部署和本职岗位的领导及同事;⑧树立团队意识等。

4. 新护士入职培训内容

①医院办院宗旨、理念、组织架构、功能及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②医疗及护理活动的一般流程;③基本专业技能;④医患、医护、护护等沟通交流技能;⑤医院规章制度与工作守则;⑥基本医疗礼节规范,如病人接诊、打电话与接电话方法等;⑦护理质量控制标准;⑧岗位职责和工作考核标准;⑨医疗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及不良事件处理流程;⑩压力管理及时间管理等。

5. 新护士入职培训效果

①降低新护士的焦虑及困惑;②有助于新护士较快适应工作环境;③确立合理的工作期望;④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⑤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⑥树立正确的工作满意度;⑦减少新护士的流失等。

6. 培训经费预算内容 (1) 内部培训:

①讲师授课、用餐、住宿及交通费;②教材、资料打印及复印费;③膳食、茶水;④场地及设备租赁、维护与折旧费;⑤培训管理人员津贴、加班费等;⑥机动/变动费用,如增加讲师或增加教学时间等。

(2) 外部培训:

①差旅及交通费;②住宿及膳食补贴费;③学费及资料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