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
平台镇
河南最东部的地级市商丘,是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自此直至战国时代,商丘都是宋国国都,称宋城;秦时属砀郡(郡治今永城市芒山镇),称睢阳;西汉为最强盛诸侯国梁国都城;隋置宋州,复置梁郡;唐改为宋州,一度置睢阳郡;北宋时为应天府、南京,位居陪都;金代名归德府。
比较有意思的是唐代的汴州(今开封)、宋州(今商丘)历史上都与“梁”字有瓜葛:战国时魏惠王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都至大梁(今开封东南),所以魏国也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孟子》里就有“梁惠王”篇;而西汉梁孝王的梁国最早建都大梁,后迁都睢阳,而睢阳所建园囿又称梁园,所以在古人那里即已发生歧义或误会。一,以为汴州吹台是梁惠王所建,而不是梁孝王所建,如宋代梅圣俞诗“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即把开封吹台视为梁惠王吹台,明代刘昌撰《中州胜览》即从此说。二,以为汴州吹台即是枚乘、司马相如参与游宴的梁孝王平台,如清代《河南通志》在开封府古迹下列“吹台”,解释说:“本师旷吹台,汉梁孝王增筑之,又名平台。”继引沈荃诗曰:“梁王全盛日,置酒登此台。层轩出霄汉,壮构凌尘埃。当时侍从者,一一皆邹枚。……我来过夷门,望古增徘徊。”夷门是汴州城东门,这位顺治九年探花显然把邹阳、枚乘活动的梁园定在了汴州。由于宋代以后汴州作为东都地位提高,所以文化景观便很容易向政治中心集中。
清《河南通志》中,“平台”“梁园”等古迹是开封府、归德府并见,表格化对比如下:
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开封与商丘之间有一条梁孝王所筑长堤——“蓼堤在(开封)县东北六里,高六丈,广四丈,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湿,东徙睢阳,乃筑此堤至宋州,凡三百里。”(卷八),今利用百度地图测距,开封古吹台至商丘平台镇的空间距离是129.1公里,即258.2里,汉代“里”小,一里大约414米(参见39页脚注及相关正文),因此“三百里”只相当于今天的248.4里,这与我们的实测距离非常接近。如此,开封与商丘一度都在梁孝王的统辖之内。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汉初七国之乱中,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亲率大军攻打睢阳,企图打通西进京都长安之路。梁孝王刘武拥兵十万,据守睢阳城三个月,为朝廷赢得重整旗鼓的时间。七国之乱平定后,梁孝王因守睢阳有功,深得汉景帝厚爱,赐天子旌旗并与皇帝车同辇,梁国也成为汉王朝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史记·梁孝王世家》曰:
吴楚破,而梁所破杀虏略与汉中分。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多大县。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可知梁孝王的领地有四十馀城,且多是大县,北至泰山,西至高阳。“高阳”即今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在开封古吹台东南4点钟方向42.1公里。唐人“蓼堤”的记载,正可与《史记》之说互证。《大清一统志·归德府》对“梁苑”的记述最为全面:“在商丘县东,一名兔园亦名修竹园。《史记》梁孝王武筑东苑方三百馀里。《西京杂记》:梁孝王苑中有白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鹅洲、凫岛。诸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园。《元和志》:兔园在宋城县东南十里。《九域志》:兔园中有修竹园。”
杜甫《遣怀》诗详细记载了他与高适、李白的宋中之游: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诗中说宋州的名气与陈留(即汴州,今开封)相当,规模则与贝州(今河北邢台清河)、魏州(今河北邯郸)相近,“邑中九万家”的说法也与《元和郡县志》“宋州开元户十万三千”的记载相吻合。这里市井繁荣,民风刚猛,他与高李二公入酒垆,登吹台,意气风发。诗中“吹台”,有本作“文台”,大约认为吹台在汴州,游宋州的诗不可能咏到汴州去,便以为应该是文台,因为宋州有“文雅台”,是孔子在宋国讲学留下的遗迹,位于今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东南畔,是商丘市重点文保单位。然而在文献典籍中商丘也是有吹台的,《水经注》“睢水又东过睢阳县南”条曰:
城内东西道北有晋梁王妃王氏陵表,并列二碑,……太康九年立碑,东即梁王之吹台也。台陛阶础尚在,今建追明寺。故宫东即安梁之旧地也。广周五六百步,水列钓台,池东又有一台,世谓之清泠台。(卷二十四)
可知宋州吹台至北魏时“台陛阶础尚在”,部分地面建起了寺庙,相近处有水面,设有钓台和清泠台。商丘旧有“七台八景”之说,七台为:平台、三陵台、清泠台、蠡台、文雅台、朱台、青陵台。其中朱台又名赭霞台、古吹台。所以杜诗中的“吹台”完全不必改,而且上文“气酣”与“吹台”才是最完美的搭配。
平台又名雪台,因刘宋谢惠连以梁孝王宾主游兔园开篇,托司马相如之口,写了一篇逞才斗巧、敷采摛文的《雪赋》。因这篇赋很出名,所以后人便把平台称为雪台。清《河南通志·归德府·平台》曰:“在府城东二十五里汉梁孝王所筑梁园内。……刘宋谢惠连于此赋雪,又名雪台。”很有意思的是,杜甫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时,汉中王李瑀也在梓州,而汉中也称梁州(杜甫身后的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始诏改梁州为兴元府),所以杜甫借用汉梁孝王梁园典事写诗戏赠汉中王,其《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其二曰: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玩诗意,似是李瑀将要携妓还家,所以杜甫用谢安携妓游东山和备海船准备从海上还乡的典事,以及梁孝王梁苑典事,“雪欲飞”正照应谢惠连《雪赋》,雪台、修竹园俱在梁苑中,故言“修竹待王归”。虽是“戏作”,但用典恰切巧妙。也是杜甫曾有梁园之游,所以才将梁园典事信手拈来。
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宋本题下有自注曰:“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这便印证了李白在梁园的活动,也得知清泠台遗迹至唐时尚在。如今梁园旧迹杳然,惟平台地名尚存,为汉之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唐之杜甫、李白、高适在梁园的活动保留下一点印记,也为我们的商丘之行提示了目标。
《水经注》引曹魏时人如淳的说法曰:“平台,离宫所在。今城东二十里有台,宽广而不甚极高,俗谓之平台。”(卷二十四)今天网上可见的信息是:“平台镇位于商丘市东南5公里处,属近郊卫星镇。全镇共辖20个行政村。”可知大体方位是一致的,只是如今已发展为一个“卫星镇”。而在《大清一统志》里的名称是“平台集”(卷一五四),直至三十年前还是叫“平台集”,说明这里很可能是由集市发展成集镇的。平台由“台”、而“集”、而“镇”的反向佐证是山东日照的两城镇村,考古发掘证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该地曾经是亚洲最早的城市,想必由城而镇、由镇而村,便萎缩成如今的“两城镇村”了。
2012年10月20日,我们由“商丘东口”下高速,进入梁园区平台镇。平台遗迹已无处可寻,只好退而求其次,寻找平台集。老乡告曰:平台集就是现在的平台新街。于是来到平台新街,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大路,以平台村为中心,北与木兰大道呈丁字交接,在大约400多米的道路两旁店铺林立,店铺前的街面上也挤满了卖货的电动车、平板车、手推车。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六,不知因为是星期六还是因为赶上集日,街面上热闹非凡,以至于穿行都很困难,我们只好在街口拍下这个拥挤的集市,然后赶往下一个目标睢阳区商丘古城南门的张巡祠。
路上看到平台镇有个向北开门的公墓就叫“梁园公墓”,算是为梁园与平台建立了关系纽带。商丘市人民公园内的简介说:此地属梁王刘武建三百里梁园的一小部分。
八关斋与张巡祠
从梁园区平台镇来到睢阳区商丘古城,古城又称归德府城,是明、清时期的商丘县城。城池保存完好,如今称为南湖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之所以称南湖,因为城南的水面最为宽阔,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水下叠压着汉朝与唐朝的睢阳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遗址,望着一湖碧水,不由令人思绪翻飞。古城东西南北各有一条道路通向护城河之外,仍然保留着东关、西关、南关、北关的名称。南关位置,八关斋与张巡祠两处景点隔着环城南路南北相对,更南边就是交汇后向南流去的古宋河。
八关斋藏有唐代颜真卿书《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原碑。唐大历七年(772),河南节度使田神功扶病与安史叛军大战两昼夜,保全睢阳城,自身却性命垂危,四乡百姓于城南开元寺设“八关斋会”,请千名僧人为其祈福延寿,声势浩大。六十四岁的颜真卿有感此事,亲笔撰书《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立于开元寺内。颜书刊于八棱石幢,今所见者为1993年重镌,断残原碑收藏在八关斋内2003年建成的珍宝馆中。
颜真卿与杜甫的一段渊源,便是杜甫疏救房琯被肃宗“诏三司推问”时,颜真卿乃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之“三司”中的刑部尚书,即三位主审官之一,所幸杜甫最终为新宰相张镐和“三司”中的御史大夫韦陟所救。(详见《关陕篇·彬县》)
安史之乱中守城殉难的张巡,祠墓就在八关斋对面,环城南路北侧的古城南门口外。安史乱起,叛军安庆绪部将尹子琦率十三万精兵攻打江淮屏障睢阳,睢阳告急。屯兵宁陵的张巡当即奔赴睢阳,与睢阳守将许远共同御敌。二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率兵数千人,死守睢阳十个月,有效阻遏了叛军南下之势,使整个江淮地区安然无恙,更为大唐王朝的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但终究寡不敌众,城破之日,张巡与三十六位将领同时殉难。祠堂之后即是墓冢,冢前有碑,曰“唐忠烈侯张巡之墓”,周遭翠柏环护。秋声四起,不由令人肃穆生情。
虞城县
午餐后继续东行前往虞城县,寻找孟诸大泽的遗存。
杜甫流寓巴蜀时,常常忆起年轻时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最为快意的就是与李白、高适等一干好友在单父、孟诸的游玩、田猎活动。他在《昔游》诗里说: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单父即今山东单县,唐时属宋州,故杜甫将单父与孟诸联咏。单父台即宓子贱琴台。《吕氏春秋·察贤》记载:“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为纪念宓子贱宰单父无为而治的业绩,单父百姓在宓子贱弹琴处筑起一座高台,称为“琴台”,亦称“子贱台”“单父台”。高适《宋中十首》其九专咏宓子贱曰:“常爱宓子贱,鸣琴能自亲。邑中静无事,岂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寞无此人。”又有甲申岁《宓公琴台诗三首并序》(参见本书《鲁冀篇·菏泽市单县》),高适曾在单父居住多年,对这里的人文地理非常熟悉。诗序中所言“甲申岁”乃天宝三载,公元744年。
大约就是在这一年,杜甫与高适、李白参加了单父崔县令和宋州李太守组织的孟诸大泽游猎。游猎结束后又往宿于单父,并在单父东城楼烧烤猎物,置酒观妓,欢饮达旦。李白有《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记述这次秋猎,可与杜诗互补。高适另有《同群公秋登琴台》诗,作于“犹是对夏伏”的初秋,与杜甫所咏“清霜大泽冻”的深秋显然不是同一次活动,但“登琴台”的“群公”中很可能有李白、杜甫的身影。
孟诸大泽在哪里?如今是何状况?《尔雅》记有十薮,其中“宋有孟诸”。郭璞注曰:“在睢阳县东北。”《元和郡县志》的说法是“在(虞城)县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俗号盟诸泽”(卷八)。网上的说法是:孟诸大泽在虞城县利民镇西十八里民便集和贾寨中间。我们决定实地踏查一遍。
由西向东行驶,先经贾寨镇到民便集村,又经蔡庄,前往利民镇西关村,导航地图显示:前面的利民镇是被水环抱的一个水中方城,有四条道路跨水通向四方,四方分别是西关村、东关村、南关村和北关村。格局与商丘古城非常相似,也是外圆内方的铜钱形状,完全不像普通镇子,而更像是一座城池,感觉很神秘。问当地开出租的司机,他说水是护城河,没有名字,一路问过来有没有叫孟诸的地名,当地人都说没听说过。然而这一带地势平坦、低洼,而且水源丰富,距离黄河很近,黄河北边就是杜甫、李白、高适打过猎的山东单县,想必这一代就是当年的孟诸大泽了。
后来得知,利民镇即古纶城。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第二代夏王太康之孙少康避难有虞国(今虞城)时,虞君给了他老婆、城池、土地与人民——“妻之以二姚,邑诸纶,有田一成(方十里),有众一旅(五百人)。”少康在纶城励精图治,终于复国,成为夏朝的第六代君王,史称“少康中兴”。有资料介绍:秦统一六国后,这里被编为虞县,归属砀郡。由于黄河水灾,现在的利民镇老城是明弘治九年(1496)重建,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面积约二平方公里。初筑土城,墙高五米,设四门,并建有高大的城楼。嘉靖十年(1531)迁县治于此;崇祯八年(1635)将土墙改筑为砖墙。明清两代,对城墙多次修缮。新中国成立后,城墙、城门逐渐被拆除。2001年4月,乡、镇合并,建立新的利民镇。
按照《元和郡县志》的说法,虞城县西北五公里北至黄河岸边,东至利民镇,西至贾寨镇西,周回五十里的地面都是孟诸大泽的范围,我们的车正好从昔日孟诸大泽的腹地中穿过。
接下来继续东行进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寻找李白足迹所到之宴嬉台遗迹。返程行至郑州已是晚上19点,决定在郑州停宿。这为我意外提供了参观河南省博物馆的大好机会。省博分两层布展,每层4个展室,从夏代开始直至唐宋,精品相当多,其中便有唐武则天命太监胡超为她投到嵩山峻极峰崖下、向诸神祈求除罪消灾的金简,女皇以纯金为纸、以双钩阴刻錾字写给神明的信,不知“三官九府”是否收到,实实在在于1982年5月让上山采药的农民捡到了。我们三天前刚在嵩阳书院看到金简的复制品,如今又看到原件并拍了照。
永城市
芒砀山与梁孝王墓
杜甫《遣怀》诗记与高适、李白的宋中之游,有“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的诗句,从“芒砀”句推断,所登必定是宋州的吹台而不是汴州的吹台。因为在宋州登台望芒砀才是合理的,芒砀山当时就归宋州管辖,而且是梁孝王三百里梁园的一个部分。若登汴州吹台,则不会写到望芒砀,因为两地空间距离达430里,太远,中间隔着宋州和孟诸大泽,逻辑上没有关联。
芒砀山,位于河南永城市芒山镇,历史上芒砀山最早叫砀山,直至今天,那里出产的著名酥梨还叫“砀山梨”。秦始皇灭魏国后在芒砀山地区设立砀郡,治砀县(今芒山镇),境内还有芒县(今陈集镇刘寨村南)、酂县(今酂城集);西汉时期,芒、砀二县分别属于梁国和沛郡;只因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刘邦“亡匿隐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所以从西汉至宋代砀山就被称为芒砀山了。宋《舆地广记》曰:“隋末置永城县,唐属亳州芒县。故城在今县北。有芒山,与砀山相接。汉高帝隐于此。”(卷二十)清《江南通志》曰:“砀山在砀山县东南七十里,与河南永城县界,其北八里曰芒山,山有紫气岩,即《史记》《汉书》高帝避隐处。”(卷十四)金元时代,砀山县城北迁,为易于区别,芒砀山又逐渐叫成芒山。如今砀山县属于安徽省宿州市,芒山镇属于河南省永城市。
永城市作为河南省最东部的城市,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结合部,地理位置独特。我们的河南之行,永城考察是一个灵活掌握的预案。离开砀山县时间已晚,便直接踏上归途。好在在此之前,我已单独去过芒砀山。
2012年5月,恰值致仕,蒙国家话剧院邀请,担任剧院与新加坡华乐团一台节目的文案设计,并赴上海开准备会。蒙徐州工程学院张仲谋副校长邀请,就近赴徐州,为张校长主持之徐州工程学院短训班开古诗词吟诵讲座,趁便游观徐州名胜古迹;又蒙徐州师范大学沙先一先生邀请,为中文系研究生开古诗注释与解读讲座,之后,蒙先一兄荐游梁孝王墓,遂由徐州经安徽入河南永城芒砀山,观览夫子山景区之孔子避雨处,汉兴源景区之高祖斩蛇处,以及保安山汉梁国王陵景区之梁孝王王后陵、梁孝王刘武陵、刘武长子梁共王陵。
景区中实打实的遗迹是汉梁国王陵。梁园主人梁孝王刘武就葬在这里。孝王陵位于芒砀山群保安山南麓,北峰为夫人李王后陵,是汉代夫妻“同茔异穴”葬制。由墓道、车马室、甬道、主室、回廊、排水设施等组成,墓内面积约700平方米。墓中有为数众多、形制类似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那种小型兵马俑,排列成阵,也很有气势。虽经过曹操的洗劫式盗掘,但还是发掘出瓶、尊、罍、盘、豆、雁灯、博山炉等多种青铜生活器及玉片等零散文物。墓道顶部为倒“U”型,是用截面呈梯形的方石扣压楔合,形成类似于石拱桥洞那般的拱顶。据介绍,这种拱顶技术一般认为是汉武帝通西域后,由西域传入,但梁孝王陵早于张骞通西域,所以有改写建筑史的意义。
梁孝王李后陵规模最大,主要建筑结构有天井、贮冰室、车马室、排水道、棺床、庖厨、浴室、厕所等,完全模仿生前宫室的布局。最引人注目的设施是贮冰室和厕所:贮冰室位于凿有棺床的后室南回廊东段南侧,是一个仿楼阁式侧室,室内中部凿一方形深坑,边长2.55米,深1.8米,坑口用榫卯结构的石板围挡,围挡上口沿石面凿有凹槽,应作卡定盖板之用;此侧室东壁北部有一斜坡过道,绕行后可进入储冰室内。后室过道西壁有两个小侧室,南侧室为浴室,北侧室为厕所,厕所内的便池上是两块靴状座石,坐面打磨出圆滑的弧度,便池右侧临墙立一石质扶手,镶于便池后立石板中,当为我国坐便器的早期形态。厕所墙面及座便石上都留有残红,可以想见当初是怎样一番色彩斑斓的模样。
当天参观的第三座王陵是梁孝王之子共王之陵,位于芒砀山群东部的僖山,在梁孝王陵东北1点钟方向2.2公里处,1986年5月村民开山采石时意外发现。此陵墓最为惊艳的文物是墓顶壁画《四神云气图》,最有趣的还是厕所。与梁孝王后墓的厕所大同小异,但安放坐便器的左右位置不同。李后的坐便器位于厕室后墙右位,扶手按在右手边,共王的坐便器位于厕室后墙左位,扶手按在左手边,难道共王是左撇子不成?待考。更加有趣的是:厕所后墙上还利用石头的天然裂隙开了个导水槽,岩水顺着导水槽流入厕坑内,相当于自动冲水马桶。
梁孝王死于盛年,而且是在一次打猎归来后突发急症而亡,所以他的墓室还没有完全建好,但随葬品非常丰厚,惜东汉末年遭到曹操所率军队的有组织、大规模盗掘,由《文选》所收汉魏人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可知,曹操为盗墓还专门设置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后袁绍战败,陈琳归曹操。曹操责问陈琳:“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因为檄文中还有曹操祖父如何、父嵩如何、“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之类的话,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正是梁孝王墓室中的丰厚财宝,支持了曹操的军费,让他养军三年,最终胜出。
梁孝王陵墓遭洗劫后一直裸露,任人出入,当地人称为梁王洞。北魏郦道元或许也入洞看过,在《水经注》中对梁孝王陵墓的记述是:“(砀县)山有梁孝王墓,其冢斩山作郭,穿石为藏,行一里到藏中,有数尺水,水有大鲤鱼,黎民谓藏有神,不敢犯神,凡到藏,皆洁斋而进。不斋者,至藏则有兽啮其足。”李白在《梁园吟》中唱道:“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馀汴水东流海。”梁园虽已不在,但却在唐代文人的歌咏中活色生香,邹阳枚马的辞赋也一直流传至今,文人活动、歌咏过的梁园,已成为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