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层地狱
当腓利四世攻击圣殿骑士的时候,但丁正在写他的《神曲》。
《神曲》中,35岁的但丁身陷中年危机,处于道德崩溃的边缘,几近自杀。在这意志消沉的时刻,他误入了一座黑暗森林,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带领下,两人展开了一段地狱之旅。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九层。中心在耶路撒冷,从上到下逐渐缩小,越向下所控制的灵魂罪恶越深重。
第七层是地狱的重点,占《神曲》篇幅的1/3以上。第七层分为三级。外面一环是留给杀人者和暴君的,他们在沸腾的血水里蒸煮。中间一环是自杀者,任何触碰都会使他们感到痛楚。
被放置在第七层最里面、最恐怖一环的,是那些违背“自然本性”和“违抗上帝”的人。包括同性恋,以及违抗自然法则的高利贷者。
他们半死不活地放置在燃烧的沙地上,头上火焰雨从天而降。对同性恋的惩罚,但丁表示可以理解,但他不明白放高利贷为何有罪。在这里,高利贷不仅指收取高额利息的放贷行为,利率适当的也包括在内。今天,某个人把钱存在银行,银行进而把这笔钱再按相应利率放贷出去,那么所有银行的工作人员,都会犯下但丁所理解的这项罪恶。
为了阐明其中的道理,维吉尔认为,人类若要繁荣和取得收获,必须通过自然或技艺,要么耕种土地,要么靠自己的双手劳作。然而,放贷者“走了另外一条道路”,违背了上帝对于人类的安排。维吉尔的话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中世纪以来上千年的理论架构。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认为,货币主要是为了进行交易的目的而发明的,所以,金钱的固有用途在于被花掉或被转让。因此,对放贷的钱财收取高额利贷利息,是非法的,是反自然的。
公元300年左右,基督教教规开始禁止神职人员放高利贷。800年左右,查理曼大帝通过立法来禁止神职和世俗人员放高利贷。
13世纪的时候,神学家阿奎那在阅读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后说,钱不能自我生产,“葡萄园天然地产果,但沉睡的金钱不产生任何果实”。
在巴黎国家图书馆,有一部13世纪的手稿,名叫《范例表》。
从中我们可以读到以下句子:
利息是对时间价值的发现,对这一点,经院哲学家们并不否认。但他们认为,时间只归上帝所有,只属于他一个。
高利贷者并没有卖给债务人任何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不顾所有者的意愿,出卖的只是属于上帝的时间。他们出卖白天和黑夜,出卖光明和休息。所以,他们不应当拥有光明和休息。这就是运用于高利贷者身上的地狱逻辑。
作为时间的盗者,高利贷是上帝财产的小偷。他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但丁明白这一点后,他不再提出异议,而是跟着维吉尔继续他的地狱之旅。
在第八层,他看到了蓄意欺诈和背信弃义之徒。在第九层,他看到了许多叛徒,布鲁图、卡西乌斯、犹大……他们被悬挂在撒旦的血盆大口中。
当然,并非所有的高利贷者们者都不可救药,他们还有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