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蒂尼集团
1335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一个名叫普拉托的富裕城镇上,一个客栈老板的儿子出生了,他叫达蒂尼。
13岁那年,一场瘟疫夺去了他的家庭,他变成了一个孤儿。
从此,他沦落天涯,做过学徒,做过工人,也做过商业雇员。当时,最流行的合作方式叫“commenda”(康孟达)。基督教严禁以借贷方式筹资,但鼓励合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资本合作。这种康孟达契约主要包括两方,一方是投资商或称留守商,不参与经营;另一方是经营者,或称旅行商。留守商承担资本风险,并有资格留有大约3/4的利润。旅行商承担全部劳动力,但享有剩余利润。当发生业务纠纷时,第三方无权向留守商提出任何要求。
起初,年轻力壮的达蒂尼是一名旅行商,他从东方的拜占庭进口铅和明矾,从黑海进口奴隶和调味料,从伦敦进口羊毛,从伊维萨进口盐,从突尼斯进口皮革,从西西里进口小麦……他走遍整个西欧,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28岁那年,达蒂尼在普拉托成立了一家“家族公司”,他占有一半股份。这种类型的公司叫作“compagnia”,由拉丁语com(一起)和panis(面包)合成而来,意思是分享面包,一般采用家族合作方式,是分担风险、资金和劳力联合体。家族公司内部,又有诸多分公司,由不同成员拥有和管理,并在外地设有代办处,代理人多雇佣外人。通过这家“家族公司”,达蒂尼在阿维格农、热那亚、巴塞罗那、瓦伦西亚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1399年,64岁的达蒂尼不顾周围的反对,在佛罗伦萨开设了银行。达蒂尼的一个合伙人认为,开办银行名声不好,得不到上帝的赞赏,劝他打消这个计划。但达蒂尼仍坚持己见,他将家人留在普拉托,只身前往佛罗伦萨。
14世纪末的达蒂尼公司,已经是一家集团公司,旗下的资本形态多种多样。不仅有商业资本,分布在多个城市;还有金融资本,比如佛罗伦萨的独立银行。
达蒂尼集团还将触角延伸到产业资本。达蒂尼有两家呢绒制造企业,一家染坊,均设在普拉托。随着水力、风力代替人力,引起碾磨、漂洗和冶铁等工业行业的机械化,大量资本投入到了工业扩张中。在佛罗伦萨,雇工已经普遍存在,1338年,佛罗伦萨200个羊毛加工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有150个劳动力。不过,产业资本的利润率一般要低于商业资本,达蒂尼的账本显示,一般的商业利润高达12%以上,而制造业的利润只有8.9%。
那些富有进取心的领主、工匠和商人,都不同程度地变成了企业家。
达蒂尼集团公司与独立子公司之间,每周都有书信往来。整个集团留存下来的书信多达32万封,60多万页。通过这些书信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地中海地区商业贸易的繁荣景象,这与中世纪欧洲的“黑暗”形象完全不同。
从1384年起,达蒂尼的账本由单式记账变为复式记账,并采用折旧和摊销。汇票和支票已很常见,佛罗伦萨的银行构建了一个国际性的汇票结算体系。因为高利贷带有贪婪的恶名,迫使许多银行家采用隐蔽手段来逃避教会谴责。最普遍的一个办法,就是借贷双方都用支票进行操作,借者在其他城市,用其他货币偿还,把利息计算在本钱之内,表示这不是贷款,而是外汇买卖。在达蒂尼的账本中,有大量关于买卖外汇的记载,却没有一处提到利息。
可转让票据的出现,也增加了货币供应,减少了人们对贵金属的依赖。
达蒂尼与当时杰出的文人、学者保持着亲密的友谊。达蒂尼谨慎地停留在政治之外,而政治却给那么多商人带来了那么多灾难。
和他同时代的商人相似,达蒂尼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基督徒。他渴望发财,但又十分害怕来世的苦难。他先是选择了财富,并得偿所愿成为一个富翁。但在75岁临死前,他把差不多全部身家约7万弗罗林捐给了慈善事业。尽管他有一个大家庭,还有不少私生子。
在宗教感情极为强烈的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商业有某种不洁的本性。佛罗伦萨的安东尼主教就认为,高利贷是魔鬼的勾当。他甚至对一家高利贷者宣告,他家四代成员将被罚入地狱。
意大利的那些商人们,他们需要一场深刻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