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为例
罗文恩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属于典型的应用型人才,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或者理论学习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故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非常关键。本文基于深圳大学公益创新专才班(简称“益才班”)的5年办学经验,提炼出“创益赛”“加油栈”和“知行营”三大实践教学模式。其中,“创益赛”系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新创业相关比赛;“加油栈”是指利用校外资源和邀请实务人员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实操型技能训练课程;而“知行营”则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公益机构参访和实习等方式,在现实情境之中体悟公益理念并观摩公益慈善机构的运作经验。这三种实践教学模式相互补充,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持续观察、思考、行动之中播下公益的种子,逐步掌握公益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公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高校纷纷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和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希望能够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创业学”也似乎逐渐成为一门显学,既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也获得了领导们的重视,这固然不是一件坏事情。创新与创业是国民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有力引擎,创业人才的涌现能够提升大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创新创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情境化的、异质性的、在某种程度上难以被模仿和学习的过程,单纯通过知识灌输、案例讨论等课堂教学方式,能否真正达到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效果,值得反思。那些杰出的创业者,基本上都不是在象牙塔里精心“栽培”出来的,而是瞅准机会勇敢地扎进创业浪潮,在摸爬滚打之中不断历练成长,最终成为大浪淘沙留下的一群幸运儿,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故此,强调“在实境中体悟、在行动中学习”的实践教学,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路径有更高的契合性,是高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件。本文将首先简要剖析创新创业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资源,反思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缺陷,然后对实践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益创新专才班(简称“益才班”)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创益赛”“加油栈”和“知行营”三大实践教学模式来践行“播散公益种子、助推跨界创新”的使命,以及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效和未来进一步优化方向。
一、创新创业人才需具备的素质与资源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以及拥有哪些外部资源,才更有可能取得创业的成功?”回答这一问题并不容易,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许更符合创业的实际状态。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非常关键,唯有对创新创业所需的内外部条件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同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二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或者说嫁接所需的各类外部资源,从而减少创新创业面临的阻力。第二点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计中往往容易被忽略。
从本质上讲,创业是一个“机会发现—资源整合—价值创造—价值捕获”的过程。因此创业人才首先,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在经济社会动态发展和市场狭缝之中找到一个可能的创业机会,或者说“风口”,故而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其次,创新创业作为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得以实现,团队协作、组织领导和表达沟通属于创业者的必备技能。作为创业者,需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资源拼接能力和风险预判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商业模式向投资方、潜在合伙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讲明白,善于激励他人共同实现创业的目标和愿景。除此之外,创业者可能还拥有某些特定的专业技术和成果,例如对AI算法有深入研究或者拥有无人机方面的专利技术,从而能够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
需要强调的是,仅具备上述素质未必能够顺利开启创新创业之旅,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成败有关键影响。社会网络,通俗来讲就是“人脉”“关系”或者“平台”,这些外部资源主要通过三个机制对创新创业过程施加影响。其一,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或者技术信息。捕捉创业机会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有充沛的信息资源,某个领域最新的、独特的市场信息或者技术信息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价值,并且关键的信息往往并非来自公开的渠道,而是私人社交圈。其二,广泛的社会网络有助于寻找到值得信任的、互补性的创业合伙人。其三,有利于创业项目的融资。尤其是当创业项目面临暂时的困境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通常难以从银行或者陌生的投资方手上借贷到“救急钱”,而强大的人际网络有助于构建一种准信用担保机制,从而使创业项目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大增。
二、传统课堂讲授模式的不足
课堂授课是最为常见的大学生教育方式,把学生集中在校园内的一个封闭空间进行授课,可以减少外部环境的干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尤其是理论知识。当然,课堂授课的短板也非常明显,对于一些实操性的技能,无法通过课堂讲授或者讨论方式使学生完全掌握。正如我们不可能仅凭阅读有关游泳的书籍或者观看泳姿动作的视频,就能自由自在地在水里畅游。我们必须扎到水里面去,不断地模仿、试错、纠正和强化训练,才有可能成为一名游泳高手。
创新创业是一项高度情境化的、难以标准化的“冒险”活动,需要具备更为复杂的实操技能,以及大量的外部资源的支持。创新创业所需的技能或者经验,大部分是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中慢慢获得和积累的,而非来自课本。课堂讲授或者案例讨论,就像看书籍和视频学游泳一样,虽然能够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但始终都属于“隔靴搔痒”,难以培养真正的“创业者”。更为致命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们只能接触到任课老师和其他同学,社会网络非常单一和狭窄,难以通过这些人脉获得创新创业所需的多样化资源,即使有一些不错的创业想法,也可能因为资源限制难以落地操作。
三、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必要性
鉴于课堂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存在诸多缺陷,实践教学开始应运而生,甚至大行其道。所谓实践教学,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与学”。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调行动学习。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去从事某项活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体悟知识要领并掌握所需技能。参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学生,除了撰写商业计划书之外,还需要真正把创业想法落地,例如去从事商业路演和融资,产品和服务开发,市场推广和传播,等等。哪怕商业化运作的条件不成熟,也要尽可能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在比赛之中不断打磨和完善创业模式,同时有意识地寻找创业所需的各类资源。二是必须进入现场。学生应该走出象牙塔,走到实际的社会场景之中去。例如了解某个企业或者社会组织如何运作,最好的方式是深度走访调研,或者以实习等方式进行参与式观察学习。这样才能获得直接的、未经修饰加工的一手资料,同时也可能建立社会网络以保持后续的互动沟通。三是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以第三方视角进行分析和讨论,“卷入度”往往不够,比较好的一个方式是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把学生设定为产品经理、营销经理或者CEO等角色,设身处地思考这些角色的职责、权力和面临的资源限制,并在一个尽可能与真实场景相吻合的情境中作出决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通过行动学习和进入现场,学生们能够对创新创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有一个更直接、深刻的体会,加深对某一行业、产业或市场的认识,在实践之中不断调整、优化创业设想,提升团队的整体运作能力。通过不断参加比赛和路演活动,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市场机会识别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即使最后创新创业项目终止运作或者失败了,在这个过程中积攒的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更为重要的是,正如前面所强调的,课堂教学无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交网络,只有走出校园,与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互动,才有可能获得创新创业所需的关键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认同实践教学可以完全替代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也有明显的缺陷,例如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和资源,知识与经验的碎片化、表面化,教学效果难以衡量和评估,等等。笔者认为两者最恰当的关系是互补关系,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应该占主体地位,辅以必要的课堂教学,把“行动”与“知识”串联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四、益才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公益创新专才班”(简称“益才班”)是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设立的双学位特色班,旨在塑造既具备扎实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又善于动手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创新创业人才。益才班的使命为“播散公益种子,助推跨界创新”,愿景为“培养中国未来社创家”。首届益才班已于2015年9月正式开班,每年从全校各专业大一、大二学生中招录30位左右学员进入培养体系,截至2019年5月一共招录了五届益才班150余位学生。益才班自设立以来,一直围绕使命和愿景积极探索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经过五年多的摸索,逐步形成了“创益赛”“加油栈”和“知行营”三大实践教学模块。
“创益赛”,是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创新创业相关比赛,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让学生把公益理念融入实际行动之中,提升市场识别、表达沟通、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多项能力。五年来,累计超过20个益才班学生团队参与了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的各类比赛,例如挑战杯、互联网0大赛的公益赛道、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南山区民生微实事大赛、“益创星”南山区大学生社会创新项目大赛,等等。参与这些比赛,目标并不仅仅是获得比赛的名次和奖金,而是通过比赛不断优化项目方案,争取落地运作以产生真正的社会影响力。例如,旨在帮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壹行游学”项目,已经举办了多场残障人士以及低视力孩童在深圳大学及周边社区的游览活动,获得了参与群体的广泛好评。“社区大玩家”“小小科学家”等公益项目则进入南山民生微实事百强项目,被政府采购后开始在若干社区落地执行。除了参与比赛外,益才班在2019年发起并承办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公益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受到湾区及全国各高校的热烈响应,吸引了127所高校的471支队伍报名参赛,282支队伍进入复赛,60支队伍进入半决赛,21支队伍进入总决赛。大赛受到新浪公益、南方日报、深圳晚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对于弘扬高校公益慈善文化,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公益创新创业实践有一定意义。
“加油栈”是指利用校外资源和邀请实务人员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实操型技能训练课程。之所以设立这类实践课程,一是考虑到课堂教学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实际运作场景有较大的差异,学生难以体会公益慈善理念及掌握公益慈善组织或项目运作的技能;二是希望可以引入一些校外导师资源作为“领路人”,为学生从事公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咨询和指导。益才班自成立以来,每个学期都会邀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公益从业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或者训练营的参与机会,例如恩派(NPI)“设计思维工作坊”,真爱梦想基金会“游戏化项目设计思维”,黑暗中对话(深圳)体验馆和声活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社会创业分享会,“创意对对碰”公益项目设计内部交流会,恩派“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前沿趋势”专题讲座,等等。除了邀请校外实务专家走进校园外,益才班也与国际公益学院、SEED等公益机构合作,开设了“社会创新寒假特训营”“Re-Look城市梦游暑期社创网课”等系列网络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和视野。
“知行营”则是引导学生走出校园,采取公益机构参访和实习等方式,在现实情境中体悟公益理念并观摩公益慈善机构的运作经验。例如2019年暑假,益才班举行了两天一夜的“香港社创之旅”,深度走访了香港社企总会及5家社会企业,对香港社企政策及社会企业“公益0商业”运营模式有了直观的认识。这类知行营活动每个学期都会举行一到两次,迄今益才班已经走访了中国慈展会、黑暗中对话(香港馆&深圳馆)、南山区社会组织创新苑、龙华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广州蓝信封中心等多家机构,另有多位学生曾在恩派、顺丰公益基金会、招商慈善基金会、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实习。除此之外,益才班亦积极与其他高校公益慈善类学生团队交流学习,曾多次赴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宋庆龄慈善教育中心“慈善班”参访和联谊,并与中山大学传播学院学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shine跑团学生举行互动交流会。
五、取得的初步成效与面临挑战
经过五年的发展,益才班已经初步构建了“创益赛”“加油栈”和“知行营”三大实践教学模块,并举办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并非定位于课堂教学的补充,其本身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新创业实践,有效调动了学生们认知公益、参与公益的积极性,使其在潜移默化之中领悟了公益理念并提升了从事公益事业所需的各项能力,从一只“公益小白”成长为能够胜任公益机构各项管理工作的“公益新鲜人”。
当然,益才班的实践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和不断优化的阶段,并且面临一些挑战。从资源供给角度来看,实践教学需要比课堂教学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一项品牌活动的建立,需要持续的资源投入,如果缺乏学校或者基金会的经费支持,举办某些实践教学活动就会力不从心。另外,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实践教学活动的产出,也是一个难点。例如,学生参与公益创新创业大赛,如果单纯从是否获奖的维度加以评价,就显得有失偏颇。学生在参与大赛过程中能力的提升、视野的扩展、项目的优化以及社会网络的构建,可能更符合“以赛促教”的本意。同样,对学生校外参访、实习效果的评价也不容易。学习与教育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即时的、表面化的评价(例如满意度)尽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如何测量各项实践教学活动带来的长期影响,仍然需要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