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管理者:管理理论、实践历练与学问修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三

我认识云亭同学已有32年,我几乎是看着他一路成长、成熟到今天这一步的。

1988年,云亭同学考取了江西财经大学,从安徽桐城乡村来到了南昌市。当时,江西财经大学是财政部部属“老五所”院校之一,专业设置符合改革开放要求和经济发展趋势,学生毕业后就业去向很好,因此招录分数非常高,在华东地区报考难度更大。在当时的江财校园中,集聚了不少像云亭同学这样成绩优秀、禀赋特出的青年才俊,也有一批干部子弟和“富二代”。我当时是他所在系的党总支书记,主抓学生工作。他优秀的成绩、出色的文章和一口浓郁的家乡口音,很快就引起我的注意。我观察他有一些管理潜质,就有意引导他多承担一些学生会工作。他从班长做起,后来做了系学生会主席,并在大三时成了这所拥有四五千学生的大学学生会主席。我曾经担心他会被繁重的校学生会工作压垮,没想到他挑这副担子还是比较轻松,各方面工作都能应对自如。他读大学那几年,不仅保持了出类拔萃的学习成绩,连年获得一等奖学金,而且体育成绩也很好,走上田径场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长跑健将。有如此优异的学习成绩,在那个年代的学生会干部中,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1992年本科毕业后,云亭同学被分配到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工作。我感觉他还是保持了大学年代的活力和上进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就处于艰苦的持续学习和深造过程中,这么多年几乎就没有停歇过。我1994年从江西财经大学调到上海财经大学任教,云亭同学不久也考入上海财经大学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我给他授过一门课,我们又有幸在另外一所大学重续师生缘。后来,听说他又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EMBA课程,前些年又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获得了金融学博士学位。我知道,五道口的博士学位考起来、读起来都是非常艰苦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扛得下来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以来的近四十年间,从这个小院走出来的学术博士也不过区区两三百人。云亭同学从上财毕业后就去了中信集团,我对他的工作关注得不多;不是我不感兴趣,而是他不太愿意多讲这方面的情况。我听说他受中信委派,有很多年都往来于重庆和上海之间,做一些很大的投资项目。大约十多年前,我去重庆出差,便刻意去看看他在干啥。彼时,云亭同学正在负责一个80多个亿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他陪着我从布局长达80多公里的工地转回来后,我惊讶于一个学经济的学生,居然跨界干起“包工头”的活儿来,而且干得有模有样,也着实有点意思。我感慨像中信这样的大公司,对于干部能力素质的塑造确实是超常规的。他们并不拘泥于干部的专业限制,而是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把干部推向战场,在经受炮火的洗礼中,让干部完成从士兵到将军的蜕变。事实上,干部也需要在这样的打大仗、打硬仗的过程中历练出来,这样的干部往往不怵任何挑战,能够坚定执着地把事情做成。又过了几年,我再见到他时,他已调到北京总部,负责中信集团的司库和财务公司的工作。我感觉他这次似乎是回到了老本行,挑起这摊子活儿应该得心应手,不会吃力。

出于职业原因,我很关注云亭同学的学术成果。他在大学时就长于写文章。大二时写了一篇调查报告——《桐城县经济社会考察报告》,有一万多字,写得颇为精彩,在系里广为流传。大三担任校学生会主席期间,他写过一篇反映江财学生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的长篇通讯——《崛起的江财,升腾的希望》。恰逢财政部评估组来学校,这篇通讯给学校很是挣了些“面子”。当时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漆权同志很是赞赏,给财政部评估组的领导们介绍说,我们的这位学生会主席来自“桐城派”故乡,有一些“横扫千军”的笔力呢。云亭同学在上财的毕业论文《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研究》,答辩成绩是那一届毕业研究生的最高分,后来在学校出版社公开出版;有几个答辩委员还一度动了劝他留校任教的念头。早年,他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出版过两个版本的《顶级财务总监》,我想那是基于他早年担任企业财务总监的实践经历写成的。虽然笔法还比较稚嫩,但全书的结构和视野,较传统著述作了很多突破,在当时显得颇为新颖独到,被不少学校和培训机构列为参考教材。后来,他大约是沉潜于重庆,专心做起买路、管路和修路的事业了,那十年没见他出版过学术著作。近年来,他又出版了两部著作——《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以及《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是在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学位论文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完全基于他在重庆负责沿江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科斯思想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予以梳理、融会和升华,写得颇为深入浅出。这本书在2013年出版后,恰巧遇上了国内公共基础设施的PPP潮流,至今仍在热卖。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则完全按照高校象牙塔式的实证学术规范写出来的。虽然是一部纯学术作品,但全书构思和行文风格却别具一格,浑然没有一般学术文章的机械味儿和搜索引擎味儿,是遵从他自己的内心和风格写就的。特别是有关行为金融学的文献综述,我认为写得极好,真正反映出了云亭同学理解文献和驾驭文字的功底,有一种“庾信文章老更成”的意境。跟他的早期著作相比,这两部作品已完全褪去了早期的稚嫩,显得非常老到而臻于圆融成熟。此外,我觉得云亭同学尽管一直供职于体制内企业,但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一直没有丢掉他的至纯本色。他的这些学术著作,读下来都能品鉴出他身上特有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化人气质。我之所以记得这句话,是因为他在学生时代经常讲。我看得出,他在骨子里就是一名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较为纯粹的君子,这是他的底色。

我写这篇序时,《青年管理者》还处于艰苦的创作过程中,还没有全部收官。我所读到的内容,也还只是导读简版和书稿的部分章节内容,但也足以窥斑见豹了。我认为,这本书的初衷和定位,是作者就管理的一系列前沿问题与青年管理者的对话。从面上看,他是为青年管理者所写,但实际上是为所有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青年朋友们所写;更进一步,这本书所面向的读者群,远不限于青年朋友和青年管理者,就其系统性和深度而言,完全可以覆盖所有年龄段的管理者。作者拥有深厚的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项目管理和企业全面管理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他能够自如地游走于学界和业界之间,这是他写作这本书的底气。殊为可贵的是,云亭同学不是就着理论谈理论,也不是浮在面上就事论事,而是将管理思想、管理理论落地到具体情境和实践细节,从具体、感性、零碎的实践经验中抽象出原则、理念和哲理,让人读起来心领神会,不经意间就会心地一笑;在他的书中,理论、模型、实践和案例完全达到了综合融会的境界,它们化成了一体,我们几乎觉察不出这里面的此岸和彼岸、理论与实践的区分痕迹。有这样一番功夫,确实不易。每个章节,他都用黑体字标注出了精华部分,几乎都有散布的金句和名言。它们散发出一种林语堂式的俏皮和幽默,全然没有教科书里程式化的老气横秋,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值得咀嚼和回味。这是本书让人印像深刻的一个突出特色和亮点。

在浏览书稿的过程中,我想起这样一件往事:有一次与几位企业界朋友谋面,一位企业高管这样说,他们单位请了一位985高校的管理学教授做报告,对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进行培训,可是他们听到的和二十多年前学到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看不出这门学问有任何新的延展和深入。关于管理学的这种窘境,在高校中也存在颇多议论。有教授调侃道:“跟化学相比,今天的管理学还处于炼金术时代;跟经济学相比,今天的管理学还处于古典时代。”云亭同学虽然常年在企业做事,但显然对高校学术圈也不陌生。他在“有温度的管理理论”部分,花了相当的篇幅探讨管理学的“学科化”与“科学化”,以及管理学界的“学术江湖”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中国管理学研究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经济学,即基于财经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经济学的大背景,管理学研究几乎完全笼罩在经济学的强势阴影之下,甚至消失在经济学的辉煌暗影里,形成一种“大经济、小管理”“经济学泛化、管理学弱化”的格局。这也表明,作为一门科学,管理学远未成熟,其核心理论、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基础理论诸多方面,都有深入精进之必要;面临中国企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现状,管理学也确乎更有基于中国管理情境而作一系列深层次、系统化延展的内在迫切性。

与以往著述涉及的学术领域不同,云亭同学的这本新作转而聚焦于管理,我想这可能是源于他近30年管理生涯的壮热感悟。全书具有完整的管理学体系架构,也有对管理理论演变的描述和评价,更把数字化、平台化转型等滚烫的创新事物有机融入了理论和实践,体现了一种兼容并蓄又独成一家的新格局。更与众不同的是,云亭同学还着眼于职业、事业和人生的高度,从学问和修养的视角,突出了“人”的主体作用、企业的人性面和管理的人文色彩,强调了管理者加强理论修养、完善知识结构、改善心智模式,并在持续学习、高效工作和完美生活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重要性,这几乎是精准地填补了原先管理学著作中所长期缺失但又无比重要的空白领域。因此,这本《青年管理者》尽管不是按照管理学教材的框架和程式写就的,但它本身已悄然完成了不少超越,活生生就是一本极好的高校《新编管理学》教程。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管理学教学和研究的高校教师,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管理者,能够像云亭同学这样,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总结规律、提升理论、校企合作,写就一部超越以往著述和教材、具有中国特色并广为学界和业界接受和认同的《管理学原理》。如能做到这一步,对于推动中国高校管理学教育进步、带动中国各层次企业管理者成长来说,可谓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吴宪和
二零二零年五月三十一日



吴宪和,江西财经大学原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院长、研究生导师。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多家公司顾问,地方政府顾问和高校客座教授。系本书作者在江西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读书时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