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2003年,云亭带着他的《顶级财务总监》书稿来找我。彼时,经历了“非典”冲击的我们,对未来还有些许迷茫;和像云亭这般年轻而又充满激情的作者交谈,我的内心充满了欣慰。《顶级财务总监》于当年在中信出版社成功出版,云亭也从此与写作结下了深刻的渊源,后来又相继出版了《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2013年)、《融资融券与投资者行为》(2018年)等专著。
2020,又是一个疫情年,世界经历了重大变化。我们对当下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思考更为理性。在引进大量的财经和管理图书之后,我们出版社期待更多的本土创作,这不仅能展现剧变中的观察与行动,也有助于构建中国管理者实践和思考的价值。当云亭在疫情期间写作他的新书时,我抱有这样热切的期待。
云亭是我在中信集团近20年的同事,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勤奋好学,坚持阅读,坚持以专业精神和学术态度去追求研究管理。他阅读了大量西方经典管理学书籍,并与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创作这本新书——《青年管理者》的坚实基础。
到目前为止,管理学的有关著作,无论是最新前沿的学术专著,还是管理概念的大众读物,多以国外翻译著作为主。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毕竟发达国家是管理学的发源地,是企业最新实践革命的大本营,也是当代学术研究的重镇。然而,最近几年,有关西方管理的理论似乎被拉下了神坛,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当下,我们在管理理论及实践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我国的改革和开放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历程,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更多基于中国的管理理论和研究的管理书也越来越多,一改前几年以国外翻译书为主的既有格局。国内的企业案例和管理理论不断得到国际上的关注,就拿中信出版的国内管理书来说,不少国内原创图书已经成规模地翻译成英文、德文、日文和其他小语种。今天,我们在建立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探索中,以发展的眼光、比较的视野、理性的审慎、学习的态度、批判的精神来总结西方管理思想,并不懈探索发展中国文化的管理学说,这将是未来中国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方向。云亭这本书也是一个可贵的探索。
这本书没有从企业实践、个人管理经验总结出发,而是从管理学的理论梳理出发,试图做出简要的叙述,从管理的各个层面着手,从中西方思维和管理学理论的复杂体系中,梳理出一个框架结构,以“青年管理者”这个“对象”为主,从战略、组织、文化这三个维度紧扣管理的核心,从宏观的理论建构,再深入到实践细节,其中不仅有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等得到验证的管理学大师的理论精讲,又有华为、阿里巴巴等一系列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高新企业的实例,更有与现在数字化变革息息相关的内容,贴合当下管理者的需求,不少内容颇有新意。诸如:强调了管理者理论学习的必要条件,但个体的经验更为重要;从中国文化角度构建管理理论的学习框架;从面向未来视角把握管理的核心,强调了五大战略;从组织角度和变革的要求,谈人的能力培养;从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论述了作为管理者的层次和修为;落到管理者身上,进一步阐述驱动机制、行为模式、认知方式等。
应该说,作者的思路清晰,思考深入,把管理思想作为管理理论的“核”,进而从中国的人文精神和文化角度来解读现代管理理论,从而完成了管理以“事”作为对象到以“人”作为对象的转换,使得概述的知识体系有了一定的新意,又恰恰符合后工业文明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思想理念。我能体会到,作者在力图将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简约化,将管理的航船从人的角度驶离知识的码头,走向文化和实践的征途。我想,这对年轻的管理者或者不断的学习者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很实效的方法。读了云亭的这本书,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理解:
其一,进一步厘清了管理系统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系统梳理了管理的理论脉络,打开了一个深入学习的路径,让有志于更深入了解管理知识的人,能够领略多种管理学说、管理思想和迥异的价值观念,分清层次和体系,更好地定位自己所需要钻研、深入的知识点,从而增长一种见识,提升处理知识的能力。
关于知识本质的研究和探索,我们知道了知识本质的特性,即知识诉诸心智构建,诉诸某种数学理想化,抽象处理人们所观察的和衡量的现实事物,而知识的客观价值则趋向于认识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把握现实事物的本质,毫无疑问存在一种趋于行动的实践知识。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把管理看作知识、原理和工具,更要把它视为一种力量、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和力量只有通过它们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和效力才能被充分理解。
对于青年管理者来说,有时习惯在理论中找答案,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知识从来就不是只局限于提供答案的。抱有这种观念的人无疑是把知识当成了工具,而忽略了系统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实际上,只有系统知识才能够完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提供人们必要的专业常识,从而建立一个人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系统知识的贡献在于提供基本的常识、丰富的常识,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样我们才会对事物有着更为广泛的前瞻性和理性的判断,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云亭所说,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时,只有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有着较为系统的理解,才能在系统思考和整合思维等方面拥有独到优势,也才能极大地增强管理实践的自觉和有效性。同样,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答案从系统知识中来,更要从系统知识中走出去,才能灵活地变通应用知识和逐渐形成洞见。因此,通过系统知识的学习,学会思考,勇于实践,这才具有更大的意义。
其二,在“传统管理理论的终结论”之后,探讨未来的管理创新和适应变革之路。未来的管理走向与互联网导致的社会变革有关。作为一门经验科学,管理学的内涵与人们对管理的理解方式、采用的研究方式以及与企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管理的理解在诸多方面都经历了重要变化,从理论吸纳、规范叙述到经验描述,发展到基于数据的统计分析、演绎研究,以及今日风靡的大数据研究。在商业管理上,西方学者放弃了文化相对主义立场,越来越主张普遍的规律,而且形成了话语霸权地位,并在研究领域、教育机构、公司、咨询以及出版传播等方面发展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形成了一个闭环,一个“合谋”市场。这既是对管理学的积极推动,也是一种封闭和排斥。我们今天的研究方法、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理论发展的层次均受其影响。2007年,加里·哈默提出,传统的管理已经过时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工业化社会管理的种种弊端,与现代的商业环境严重脱节,革命性地提出了管理学的未来新世界,开启了管理创新的兴奋之旅。
但我们要认识到,这不是一个不需要管理者的未来。我们处在“后工业化”时代和后管理社会,所以,要构建起迎接未来的方法就是建立适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管理模式,让未来管理更加人性化,并且更加关注释放所有员工潜能的新视野。面对新的商业环境,管理从培养核心能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视野也更加广阔,视角也回归到“人”和“文化”这个根本,从社会认知角度关注个体的主动行为,从组织认知角度理解组织如何运作及未来的变革趋势。要让个体的努力汇聚成力量,让企业建立并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更显得重要,这里包括知识的管理、资源的分配等。况且,以员工作为管理创新的主体,除了激励,还包括对使命的追求、对决策的参与,以及建立共享的社区、快乐的工作环境等因素。云亭在《青年管理者》中,对战略管理、组织结构、组织能力以及与“人”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等切要问题,均有非常丰富的论述,这些都是关乎企业能力建设的核心命题,十分可贵。
管理中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价值的含量。非科学的部分我们称之为文化或人文,所有的社会环境都附带着具体的意义体系,在任何一个独特文化中的管理之道,都意味着,与人——具体的人产生联系。所以组织文化和企业自身的价值追求比战略更重要,使命的召唤、理解、意识比战略效率更重要。只有正视文化的源,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管理。《青年管理者》阐明了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和各要素的组合逻辑,以及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和变革,为管理者创建或者管理文化提供了借鉴。
其三,写给青年管理者的新视角。泰勒说过:“在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在将来,体制必将是第一位的。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不需要伟大人物。相反,任何一个好的体制的第一目标就是发掘和培养一流的人才,而且在系统的管理下,最优秀的人才将比过去更有把握、速度更快地晋升到高层。”我们也再次看到国有企业的体制优势,具备了最优秀的人才的成长和锻造的体制,这样的体制下的使命和愿景处在商业规则之上,商业的逻辑置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之下,员工的人生价值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信念和能力结合成为新的素质和要求。
管理很重要,但一旦舍本逐末,后果很严重,管理知识固然有工具的作用,不过这是次要的一面。换言之,知识如果仅仅居于工具的作用,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就难以成为完善和全面的人才,同时也不易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学术和实践的历史已经证明,最优的管理是一门科学。任何学科的一般原理,可以通过阅读、书本而知之,可是细节、应用的难点、灵活地处理问题,使得一门学科融入我们血脉的那股生机……凡此种种,都需要长年的历练和体会。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首先应该开扩眼界,多一点学问少一点功利,还要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望。这也是云亭这本《青年管理者》提倡的青年应该一直保有青年的活力、青年的好奇心,虚怀若谷,求知若渴,才能在事业的路上不断精进。说到底,这是人的品格和态度,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用心”的行为方式。
心智先行,此乃治学之道的基础。知行合一,从源头活水走向天涯海角。
王斌
二零二零年十月十五日
王斌,中信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信集团董事。第十五届北京市人大代表,十三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
2006年入选“中国书业改革开放30年30人”;2010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出版人物”;2018年被中国版协授予“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者”称号,被出版人杂志评选为“出版业年度人物”;荣获光明日报评选的“2018中国文化产业十大年度人物”殊荣;2019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