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跨期选择研究的历史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庄子
朝三暮四的意思现常被用来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然而从行为决策或者从行为经济学研究的视角,这个寓言故事既可以被解读成“框架效应”,也可以被解读成一个跨期选择的例子,猴子面临“朝三(橡果)暮四(橡果)”或“朝四(橡果)暮三(橡果)”时,它们会如何选择?
寓言里猴子的选择恰好反映了时间折扣的含义,即随着收到结果时间的延迟,结果的效用下降了,因而猴子选择了先4个橡果后3个橡果的顺序而非相反。当然这仅是一个寓言故事,跨期选择研究则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情。
跨期选择的研究虽始自经济学的研究,但在心理学和经济学尚未泾渭分明的年代,心理原因始终是经济学家考虑跨期选择问题的影响因素。历代研究跨期选择的经济学家分别侧重从动机、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因素探讨跨期选择的时间折扣。只是到了20世纪初的几十年,对心理因素的探讨才退出了跨期选择的舞台。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研究行为决策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的推动下,心理学的解释又回归到这个舞台。本章以历史上对跨期选择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为主线,追溯了至20世纪60年代跨期选择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代研究对这些人物心理学观点的检验。以60年代作为回溯的截至点是因为特亚林·科普曼斯(Tjalling C. Koopmans)在那时对折扣效用模型进行了公理化,从而确立了折扣效用在跨期选择分析中的规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