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社会、家庭在老年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李振东
(安徽省芜湖市老年学学会经济分会)
摘 要:政府是规划者,要做好方案、示范、引导、监管等工作,保证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是实施者,要做好人员培训、设施建设、创新运行方式等工作,保证提供合法、安全、多样的社会服务。家庭是受益者,要做好自律、合规,让政府的政策、社会的服务落到实处,产生应有的效益。
关键词:政府;安徽;李振东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的记者见面会上,回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时说:“去年我们就听到许多关于抗癌药贵的呼声,我们通过减税等多种办法,让17种抗癌药降价50%以上,而且纳入医保,这让癌症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大大减轻了负担。这方面的事情,我们能做的都应该去做。今年我们还要做两件这方面的事,并且要尽力。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这将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到基层去调研,有一些人告诉我,他们得了这类慢性病,每天都不能断药,负担很重,有的把养老金相当一部分用来买药,我们要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二是要降低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的报销标准。现在近14亿人都进入大病保险了,要让更多的人、上千万的人能够直接受益,因为我们这个大病保险是有倍数效应的。要看到,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说到健康,就离不开“三大基石”。一是及时的医疗救治;二是适当的药品干预;三是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老年健康来说,还要增加一个项目:照料护理。
那么,政府、社会以及家庭如何才能共同出力,打造身体健康的幸福生活呢?
一、政府是规划者,要做好方案、示范、引导、监管等工作,及时出台有效的政策,并切实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卫生健康方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医疗水平千差万别,各地在制定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当地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出台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贪大求多,一次解决不了的,可以分几步走,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普后殊。先着重解决村镇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不足、医护人员不够的问题,重点解决常见病、慢性病的治疗以及安全用药和健康护理。
政府要办好具有示范作用的医疗保健机构,带动当地医疗保健水平提升。政府至少要在镇一级地区,建立设备较好、医疗水平较高的医疗保健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康复训练、重急诊转运等工作,有条件的还应该设立老年病护理科室,让一时难以治愈,但没有病危因素的老人,可以就近得到护理,促进其恢复健康。通过政府建设的示范作用,带动民间资本向社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政府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因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劳逸结合,适度运动,饮食均衡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普及养生祛病的科学知识。各级地方政府更有必要对本地区的常见病成因及防治方法,作为重点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这方面我国有很好的例子,如东北的克山病和云南的氟危害,都在政府的广泛宣传和干预下,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全国范围内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肺癌、食道癌等,仍在呈上升趋势。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这些与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的疾病不降反升,说明政府引导人民群众、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工作仍任重道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抓紧抓好这项工作,这些工作其实是投入最少、功效最大的健康工程。
政府要严格执行监管职责,对违规者要坚决逐出市场。任何政策出台,总有一些人蓄意钻政策的空子。所以说政策出台后,监管必须到位。李克强总理在答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时说:“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平准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确保这些服务是安全可靠的,对那些违规的要坚决逐出市场,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安心。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有幸福的童年,那就有千家万户幸福愉悦的家庭,也可以让青年人或者中青年人有更多的精力去就业创业。”近几年来,国家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但有些地方也出现了套取扶持资金,骗取优惠待遇,而不做实事的事件。最典型的是虚增养老床位和套取慢性病医疗保险补助。这些问题的堵漏,需要媒体的揭露,更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坚决查处。
二、社会是实施者,要做好人员培训、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方式等工作,提供合法、安全、有效、多样的社会服务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社会办医。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医护人员培养,提升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坚持预防为主,将新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全部用于村和社区,务必让基层群众受益。”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有义务响应政府号召,做政府提倡的事。因为每一个社会组织在其章程中,都写明了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应用自己的资金和技能,为社会提供有利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产品和服务。现在政府总理在呼吁,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民生之痛,社会组织应按照各自的能力,做好为民健康服务工作。根据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的内容,我以为,社会组织可以在医护人员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方式上做好工作。
大中专院校应大力培养基层全科医护人员,特别是老年病防治的医护人员。我国农村地区缺少医疗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是有目共睹的,城市中,能够从事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医护人员也相对缺乏。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时说:“现在中国老龄人口,如果按60岁以上算,近2.5亿人,65岁以上有1.7亿,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他们的服务问题涉及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是不足的。”对于儿童来说,主要是幼儿园不足,而对于1.7亿老年人,或者说2.5亿老年人来说,则是医疗保健机构和医护人员双重不足。我到过几个养老院了解到,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是农村来的中老年妇女,很多人小学都没毕业。芜湖市几所卫生学校培养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医疗机构预定走了,可见基层医护人员的紧缺程度。
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应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出力。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则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还很严重。有能力的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宗教组织,可以办一些慈善性质的医疗机构。现在各地都有慈善组织,它们也应该为基层医疗卫生能力的提升做点贡献。
科技企业应为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帮助。科技的发展,便捷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了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社会领域,用武之地就更大了,像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养老助老、互联网+教育,可以联动许多方面,尤其是边远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我想科技企业完全可以在发展便携式医疗器械、医疗救助平台、养老日间服务快速响应等方面做些实事。
三、家庭是受益者,要做到自律、合规,保证政府政策和社会服务落到实处,产生应有的效益
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服务,要落实到位,必须自觉遵守和合理使用。而所谓“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最难的一段路。要让政府和社会的健康政策和服务落到实处,还需要社会细胞——家庭的积极响应。
家庭在生活方式上要自律。人体健康要靠营养支撑,而现在人们的营养条件好了,疾病反而多了重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很多生活方式违背了人体生长的规律。科学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也一再呼吁民众远离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但最终落实要靠家庭直至个人自律。现代人生活方式多彩纷呈,可对身体健康来说,却不都是有裨益的,有些甚至是危害极深的。比如抽烟,国家对控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烟草消费量仍有增无减,主要就是家庭和个人自律性不强。
家庭要合理合规使用医疗保险制度。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逐步减少病患的个人负担,出台了不少利民政策。家庭在享受这些政策时,不应该恶意侵犯医疗保险制度。国家的慢性病门诊就医用药补贴制度,是为减轻个人负担,特别是老年人负担而出台的好政策,但有些人却在觊觎这部分钱,通过各种手段,把拿药变成拿物,甚至拿钱,这是不应该的。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健康。民生连着民众,民心关系国运。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真挚的人民情怀深沉而坚定。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家庭和个人也要守法和自律,这才是政府、社会、家庭在老年健康中的正常关系。
作者简介
李振东,安徽省芜湖市老年学学会经济分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