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与适应: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总体评述

心理素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热点,其兴起有着重要的社会根源。这一方面是缘于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是振兴中华、走向强国之路的根本。20世纪初,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6月国家继续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则是对人内在素质的提升。因此,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思想,其产生和发展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紧接着在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总体来讲,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作为人们素质结构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反映了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又制约其他两种素质的发展,起中介作用。[81]因而,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开展心理素质研究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经过30多年的系统探讨,心理素质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有许多研究领域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一 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主要进展

促进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是学生阶段教育科研的永恒主题。在社会教育现实需要的外在推动下,经过学者们多年的深入探讨,目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素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理论层面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是心理素质研究进一步推进的核心基石。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素质结构的完善。张大均等人在原有构建的心理素质层次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心理素质双因素模型。该模型包括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其中一般因素是心理素质的基本因子,与特殊心理因子存在密切联系;特殊因素包括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品质。这是近年来对心理素质结构探索中较为重大的理论突破,不仅丰富了心理素质的理论成果,而且为心理素质的有效测评提供了新的思路。二是对于心理素质积极功能的理论探索。王鑫强、张大均等构建了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并用系列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这是近年来心理素质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

(二)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科学描述

科学描述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其着力点在于通过编制信效度较好的心理素质测量工具,对特定群体进行规范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以此来了解学生心理素质所处的实际现状。其落脚点则在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的教育干预工作。近年来研究者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描述性考察,所涉及的群体主要侧重于各个学段的学生群体,也包括教师群体、公务员群体和少数民族学生等各类群体。在所用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横断调研的研究方法,且开始关注对心理素质纵向发展特征的追踪描述。这对于我们系统把控中国人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助于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工作的系统开展。

(三)心理素质成因与功能研究的系统推进

在科学描述学生心理素质整体状况的同时,学者们还致力于追溯和探讨心理素质的形成原因和作用功能。对于心理素质的形成原因而言,所涉及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在家庭方面,家庭的主观和客观资源、环境氛围和教育方式等内容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均有着重要影响。在学校方面,学校的基础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班级氛围等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此外,还通过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了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在静息态下脑自发活动的差异,以揭示心理素质形成的生理基础。对于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而言,主要涉及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层面。对于内在因素,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对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情绪、抑郁和心理韧性等因素,均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效应。对于外在因素来说,学生的问题行为、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都要受到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制约。心理素质成因和功能研究的系统推进,对于心理素质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传递和实践干预有着重要的支柱性意义。

二 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尚需深度探讨的问题

心理素质研究自初创至今,已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基本研究框架,这包括心理素质内涵和结构的深度凝练,成因发展的纵深性解析和功能作用的拓展性研讨等内容。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学生的心理素质研究还有一些尚需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也是本书拟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少对于心理素质功能理论的深度探讨

“心理素质具有哪些功能作用”是开展心理素质研究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基于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理论阐述,建构了相应的功能作用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探讨。但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品质的综合性反映,其功能和作用对于个体而言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因此,对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功能作用的理论和实证探讨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功能作用机制的探究。因而,本书拟构建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通过探讨心理素质与压力认知和社会适应的关系,在时间维度上将心理素质的积极功能区分为心理素质的长时适应效应和短时抗压效应,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验证。

(二)缺少对于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征的刻画

学生心理素质总体发展特征的深度刻画,是探讨学生心理素质功能作用的事实前提。以往研究对于心理素质发展特征的探讨多是基于横断调研,且关注点多集中于青少年群体。对于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特征如何?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不同的小学年级阶段是否存在发展速度的差异?其发展变化是否会对儿童其他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些都需要通过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纵向追踪来加以揭示。但目前少有研究采用时间序列设计来进行系统追踪,这也致使小学生心理素质及其相关行为(如社会适应)的干预研究,缺乏理论和实证支撑。本书拟采用纵向追踪的方法,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轨迹进行考察。

(三)缺少多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

许多研究者认为,多种方法的共同使用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透视所要研究问题的特征,从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所要考察的问题。[82]研究方法的优化选择既是取得有价值结论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拓展心理素质研究领域的方法学要求。已有研究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探讨多是采用横断调研的方法,横断法虽然可以研究较大的样本,并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省时省力。但该方法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无法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及相关研究必须克服单一方法的弊端,提倡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采用多方法分层设计的研究思路。本书在系统论证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的同时,通过横断调研、纵向追踪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的结合,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及其功能进行了交叉论证。


[1]王滔等:《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张大均、冯正直:《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和结构初探》,《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第4期。

[2]张大均等:《关于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3]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第2期。

[4]Dajun Zhang,Jinliang Wang,Lin Yu,Methods and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s Psychologi cal Suzhi,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11,p.5.

[5]张大均等:《关于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研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第3期。

[6]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第2期;Dajun Zhang,Jinliang Wang,Lin Yu,Methods and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s Psychologi cal Suzhi,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11,p.5;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 期;Xinqiang Wang,Dajun Zhang,“The Criticism and Amendment for 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From Chinesepsychologi cal Suzhi Research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 cal Medicine,Vol.3,No.5,May 2012,p.319.

[7]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2年。

[8]张大均、苏志强:《小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9]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年第1期。

[1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第2期。

[1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4期。

[13]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第1期。

[14]席居哲等:《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9期。

[15]Dajun Zhang,Jinliang Wang,Lin Yu,Methods and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s Psychologi cal Suzhi,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11,p.5;王鑫强、张大均:《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趋势及心理韧性的影响:2年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1期。

[16]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心理学报》2008年第8期。

[17]田澜等:《黄石市249 名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中国学校卫生》2004年第6 期。

[18]易雯静:《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修编及其特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0年;苏志强:《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及其与压力认知和社会适应的关系》,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6年。

[19]冯正直等:《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第4期。

[20]王鑫强、覃丽:《川渝鄂中学生心理素质显著及特点的调查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年第1期;李悦:《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素质、学业行为的中介作用》,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6年。

[21]王鑫强:《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年。

[22]王滔等:《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3]龚玲等:《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4]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5]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第2期。

[26]王鑫强:《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年。

[27]张娟:《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情绪信息的认知加工偏向》,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6年。

[28]胡朝兵:《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3年。

[29]张大均等:《关于心理素质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思考(一)——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探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30]雷鹏等:《进化心理学对心理素质结构研究的整合与重构——以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为例》,《心理学探新》2012年第2期。

[3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2]Xinqiang Wang,Dajun Zhang,“The Criticism and Amendment for 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From Chinesepsychologi cal Suzhi Research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 cal Medicine,Vol.3,No.5,May 2012,p.319.

[33]王鑫强、苏志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 期;王鑫强等:《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启示》,《教育评论》2016年第3 期;Xinqiang Wang,Xueqi Zhang,Dajun Zha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 cal Suzhi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Vol.4,No.5,January 2016,p.21.

[34]张大均等:《关于高中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研究的几点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刘衍玲:《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35]张大均等:《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1期。

[36]刘衍玲等:《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9期;张大均等:《高中生心理素质水平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

[37]武丽丽:《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心理素质的关系:一项观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6年。

[38]王鑫强:《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年。

[39]傅亚强、魏旋:《心理弹性、压力认知和应对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5期。

[40]Sheldon Cohen,Tom Kamarck,Robin Mermelstein,“A 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 Stress”,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Vol.24,No.4,December 1983,p.385.

[41]Simonetta D'Amico,AssuntaMarano,Maria Angela Geraci,Emanuele Legge,“Perceived Self-efficacy and Coping Styles Related to Stressful Criti cal Life Events”,Plos One,Vol.8,No.7,July 2013,p.1.

[42]Gary Klein,“The Effect of Acute Stressors on DecisionMaking”,In James E.Driskell,Eduardo Salas,eds.,Stress and Human Performance,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Press,1996,p.27.

[43]Mark H.Anshel,“A Conceptual Model and Implications for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 in Police Work”,Criminal Justice Behavior,Vol.27,No.3,June 2000,p.375.

[44]席居哲等:《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心理科学》2011年第1期。

[45]王鑫强:《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年。

[46]马煊等:《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2004年第1期。

[47]邹智敏、王登峰:《应激的缓冲器:人格坚韧性》,《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2期。

[48]Richard S.Lazarus,“Stress,Coping,and Illness”,In Howard S.Friedman,eds.,Personality and Disease,Oxford,England:John Wiley & Sons,1990,p.97.

[49]席居哲等:《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心理科学》2011年第1期。

[50]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1年。

[51]周晖等:《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第1期;李彩娜等:《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个人自主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第4期。

[52]纪林芹等:《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心理学报》2011年第10期。

[53]叶婷、吴慧婷:《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心理学探新》2012年第1期。

[54]范兴华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55]邹泓等:《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1期。

[56]方晓义等:《(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第2期。

[57]王鑫强:《青少年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年。

[58]刘衍玲:《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59]胡军生等:《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0]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第2期。

[61]Paolo Stratta,Capanna Capanna,Liliana Dell'Osso,Claudia Carmassi,Sara Patriarca,Gabriella Di Emidio,Llaria Riccardi,Alberto Collazzoni,Alessandro Rossi,“Resilience and Coping in Trauma Spectrum Symptoms Prediction: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No.77,p.55.

[62]Juan C.Meléndez,Flor B.Fortuna,Alicia Sales,TeresaMayordomo,“The Effects of Instrumental Reminiscence on Resilience and Coping in Elderly”,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Vol.60,No.2,March 2015,p.294.

[63]杨捷:《大学生情绪智力、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14年。

[64]刘礼艳:《流动儿童外显/内隐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5年。

[65]Jennifer K.Connor-smith,Celeste Flachsbart,“Rel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Coping:A Meta-analy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93,No.6,October 2018,p.1080.

[66]Niall Bolger,Adam Zuckerman,“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Personality in the Stress Pro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69,No.5,November 1995,p.890.

[67]David Waston,Brock Hubbard,“Adaptational Style and Dispositional Structure:Cop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Big-five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Vol.64,No.4,December 1996,p.737;Vladislav V.Ruchkin,Martin Erisemann,Bruno Hägglöf,“Coping Styles in Delinquent Adolescents and Controls:The Role of Personality and Parental Rearing”,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t,Vol.28,No.6,p.705.

[68]陈红等:《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5期。

[69]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第1期。

[70]张月娟等:《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

[71]袁晓娇等:《流动儿童压力应对方式与抑郁感、社交焦虑的关系:一项追踪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第3期。

[72]常若松等:《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调查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73]何华敏等:《小学生孤独感应对方式、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第4期;唐民:《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3期。

[74]张秀春、王瑜:《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特点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第8期;孟恒芳:《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6期。

[75]王玲凤:《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4期。

[76]陈福美等:《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与问题的关系研究: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探新》2010年第4期。

[77]魏昶等:《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第7期。

[78]欧苏兰等:《青少年社会适应与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西安,2011年10月。

[79]马书臻:《初中生希望特质、应对方式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0]翟慎娟:《友谊、社会行为对儿童归因、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鲁东大学,2012年。

[81]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82]周明洁、张建新:《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质”与“量”的整合》,《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