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与适应: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的理论初构

第一节 抗压与适应模型的理论依据

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成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这是心理素质研究延续至今,且其研究体系逐渐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心理素质功能的探讨,实际上就是探讨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个体如何凭借自身的内在心理特征与其达成一种平衡,并获得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就需要我们以一定的理论为支撑,来建构心理素质功能作用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操作层面上,模型建构是一项体系性工程,其建构应该具有合理的理论根基。本书所建构的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根源。一是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关系论,二是应对的特质论和过程论,三是心理韧性的弹性框架理论。

一 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论

在心理素质的核心概念界定中,对于心理素质的功能有着较为明确的表述,即心理素质本身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张大均等人又进一步对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表述,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借助能力和人格的优势,那些心理素质健全的人,面临困境或挫折时仍然可以获得较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达到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状态或控制状态。反之,那些心理素质较差的人,由于无法适应或调控好自身所处的困境或挫折,从而出现适应不良状况,进而产生适应困惑或障碍。从心理素质内容与功能的统一性上来看,社会适应是心理素质功能性层面的表现。[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心理品质资源。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心理品质资源可以支撑个体更好地应对社会环境的挑战,并帮助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为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的建构提供了核心性的理论基础。

从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论中可以看出,心理素质的高低或健全与否,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有明显的影响。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更为深度的解析。一般来说,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之间可能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直接关系,即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另一种是间接关系,即心理素质可能通过其他变量(中介或调节变量)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水平。

二 应对的特质论和过程论

心理素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品质,其积极功能表现在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个体恰当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类事件,这是个体取得良好社会适应的重要一环。高心理素质个体的适应良好,意味着他们能够对各类压力事件做出好的判断和处理,并采取最有利的方式予以解决。既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间接关系,而应对方式作为一种外化的行为方式,其发生常常受到个体内在心理品质的制约或促进。因而对于应对理论的探讨,或许可能帮助我们理解心理素质积极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应对是当外在或内在要求超出个人资源时个体所采取的认知或行为策略。[2]常常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保护性因素[3],来缓解压力事件的消极影响,并最终降低心理和认知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4]对于应对的理论,不同的研究者基于各自的理论出发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构建,如基于个体人格的特质论和强调认知因素的过程论。前者强调在负性刺激下,应对是个体内在人格特质的具化体现。由于人格特质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个体的应对方式是可以预测的,应对的效果也可以做出预先的评判,并强调应对的稳定性和跨情境性。而后者则认为应对是一个不断评判、循环往复的过程,强调基于经验和思维的认知在应对过程中的作用,且应对效果是不可预测的,其效果的好坏依赖于具体的情景,而人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5]

应对的特质论和过程论,对于本书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的建构有着重要启发作用。一方面是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关系的内部机制。稳定的个体特征是应对方式选择的内在动力,即个体自身的某些特征(如心理素质、人格品质)会对其应对方式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个体对于某种应对方式的选择带有一定的习惯性色彩。这进一步造成了个体在外在社会适应上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心理素质与外在负性压力之间的内部机制。在现实通俗意义上,心理素质的良好与否决定着个体对于负性压力事件的反应差异。其内在机制可能就在于心理素质会影响个体对于压力事件本身的评价。诚如应对的过程论所述,认知评价过程在压力应对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认知评价包括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分别涉及客观事件和主体自身两个层面。这意味着心理素质不同的个体,在遭遇负性压力事件后,他们对于客观事件的初级评价和主体自身的评价会有所不同,这会进一步造成个体在身心应对上的差异。

三 心理韧性的弹性框架理论

在深入探讨了负性压力事件、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在三者之间所起的作用后,本书试图建构一个整合负性压力源、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的框架模型。而Karol L.Kumpfer的弹性框架理论为本框架模型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启发和支撑作用。该理论包括三个板块两个过程,三个板块分别为包含危险性因子和保护性因子的环境特征;由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构成的内部特征;以及包含适应、适应不良重组和弹性重组的发展结果。两个过程包括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和弹性过程。前者指个体基于内部因素与外在危险因素的互动,这包括个人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改变环境及对环境进行有选择的觉知。后者则是内部弹性因子的能动作用过程。[6]建立在生态系统观视角下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较好地阐述了心理韧性因素在人与社会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作用,将外在环境、个体特质和适应结果整合在一个模型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心理弹性者基于个体内部因素,通过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取得一定发展结果的过程。这种模型整合的理论视角为本书中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具体而言,我们对于心理韧性弹性框架理论的借鉴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就心理素质与心理韧性的内涵和结构来说。依照弹性框架理论,个体内部弹性因子包括谋划能力、创造性、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因素,这与心理素质认知方面的元认知和创造性,个性方面的自信心、自制力,以及适应性方面的人际适应、情绪适应有着一定的重合度和相似性。二是在表述功能作用时,心理素质理论和心理韧性理论均强调内部各要素的整合效应。因而对心理韧性弹性框架理论的辨析和借鉴对本书模型的构建大有裨益。

总体来说,在学生心理素质抗压与适应模型的建构中,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论为该模型的建构提供了核心基点,应对的特质论和过程论为该模型的建构提供了内部支撑,心理韧性的弹性框架理论为该模型的建构提供了框架参照。基于此,本书初步尝试建构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抗压与适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