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本书的着眼点及写作思路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创作的西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本体和文体等方面探究西部长篇小说创作体现出的新特质和呈现出的新趋向。概括而言,本书的研究缘由和意义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 就研究对象来看
南帆认为:“长篇小说卷帙浩繁,气势恢宏,故事纵横开阖,数以百计的人物组成了一个社会的风俗画。通常,长篇小说最大限度地容纳社会生活的再现以及人物内心的深刻体察,汇聚繁多的文学形式。因此,人们具有充分的理由将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时代文学的标志。”[17]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逐步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提升。但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文精神失落,道德堕落,人性恶化。人们在追逐金钱、满足欲望之时,信仰失落,激情消失。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许多作家“礼失而求诸野”的传统思维方式被激发,他们开始在宁静、偏远的边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宿地,新世纪文坛上由此出现了以边地题材为主的写作热潮。在这股创作潮流中,西部的本土作家、流寓作家和客居作家,因他们在西部边地生活的经历,使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创作条件。因此,他们都在小说中耕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园地。自新世纪以来的西部长篇小说,在历史、乡土、城市、生态等诸多题材领域内,均有优秀作品问世。延续西部长篇小说创作的历史轨迹,在回顾西部历史、追踪现实生活、聚焦社会问题等方面,表现出诸多新生的优异特质,成为中国文坛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力量,因而应该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之一。
二 就研究现状来看
从研究成果的形式来看,针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包括学术专著、科研论文及系列论文或学位论文。对于新世纪以来的西部长篇小说,以不同形式取得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归类为:学术专著方面,主要包括李兴阳的《中国西部当代小说史论(1976—2005)》和赵学勇、孟绍勇的《革命·乡土·地域:中国当代西部小说史论》,然而这两部著作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对新时期以来的西部小说的研究,对新世纪以来的小说虽有所涉及,但数量较少。学术论文方面,从数量上讲,在各类学术期刊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针对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科研论文超过上千篇,但主要是针对个体作家或单部作品的研究。系列论文或学位论文方面,目前尚未发现专题研究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工作。概括而言,当前关于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研究,主要以单个作家或单部作品为对象,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尚缺,因此有着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三 就研究价值来看
在对小说文本系统深入阅读并挖掘其中蕴含的共性特征的基础上,本书选择从历史祛魅、乡土怀旧、诗性建构三个关键词入手,对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与研究,旨在从微观层面发现西部作家就创作意图、文本内容、美学特质、语言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的西部独有的文学精神,从宏观层面把握西部作家的整体创作风貌,并总结归纳出西部长篇小说书写在新世纪以来体现出的文学史意义。这些文学精神和文学史意义的探究与发掘,能够为勾勒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提供一定的参考,也有助于厘清西部长篇小说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关于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研究,在分析西部长篇小说生成历史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理论、弗·杰姆逊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新历史主义理论、怀旧理论等理论,对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展开文本细读,探究并概括自新世纪以来西部作家成长和西部长篇小说创作的规律特点。这一对西部长篇小说的全面系统研究,有助于繁荣文学创作的文学本体意义,同时也有着促进西部地区文化环境改善和文化发展的社会意义。
本书选取80余部新世纪以来创作的西部长篇小说,通过文本细读并对西部小说既有研究成果整合与梳理的基础上,重点选取“历史”“乡土”和“生态”三类能够鲜明体现西部特征题材的长篇小说,从历史祛魅、乡土怀旧、诗性建构等关键词入手,探究新世纪以来西部小说在写作资源、主题呈现、艺术技巧、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的新趋向。这些方面共同建构着西部独有的文学图景,在对西部小说的创作作整体观照的过程中,尝试归纳西部长篇小说书写在新世纪以来所体现出的文学史意义,以及由此给予新世纪西部文学的启示。
本书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对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然后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接着交代本书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第二章“西部小说: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首先勾勒当代西部长篇小说历史演变的整体轨迹,并对其进行阶段划分及总结每一阶段的特点;在全面回顾西部小说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世纪之交西部长篇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展开评论,认为在转型期这一复杂的背景中,西部长篇小说也实现着自身的转型。因此,探究其转型产生的内外成因,分析转型期西部长篇小说的叙事特征及价值取向,是本章的研究重点所在。此外,对转型期社会西部小说的精神进行分析,在接续传统文学精神的同时,本时期的西部长篇小说呈现出许多新的精神特质。
第三章“西部历史本相的多元与多维透视”,主要针对新世纪以来西部长篇历史小说展开论述。从“历史祛魅”这一关键词入手,对个人史、家族史、区域史、英雄传奇史、宗教信仰史以及“文革”史和“饥饿”史等不同样态的历史叙述进行深入分析。新世纪以来,西部作家对西部历史多元化、多维度的呈现,有助于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勘探历史的真相。
第四章“永恒的乡愁——西部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在回顾西部历史小说创作的基础上,面对西部乡土社会逐渐沦丧的社会现实展开论述。从“即将消逝的‘村庄’”“民俗人生与风物追忆”“远去的‘最后一个’”等方面论述西部小说中的怀旧表现,以及西部作家的怀旧情结。西部作家在现代性入侵的焦虑中,无论在上述哪一维度上进行的西部乡土小说的怀旧书写,都包含着作家对西部乡村自我身份的认知和确立,这是在全球化浪潮中西部维系自我历史、现在和未来,防止历史中断可能的一种有力保障。
第五章“西部长篇小说的诗性建构”,本章尝试以“诗性”去概括新世纪西部小说本体和文体方面的特征。第一节主要针对西部生态小说展开论述,与“历史祛魅”相对,西部作家对自然的书写显示出一种“复魅”的冲动。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动物都有一种神性的特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第二节通过对三类人物形象的分析,认为西部作家在小说中建构起理想人物谱系。景物、动物与人物三位一体,共同体现出西部小说本体方面的“诗性”特征。第三、四节以文本结构和语言作为切入点,总结西部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质和审美追求,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文体方面的诗性内蕴。
第六章“西部长篇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创作困境”,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从“众声喧嚣中的理性坚守”“‘底层叙事’的人文关怀”以及“全球化潮流中的西部意识”三个方面论述新世纪以来西部长篇小说独特的文学价值。第二节从“叙事资源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困境与突围”和“价值理念的困境与重建的可能”两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西部长篇小说创作中面临的困境,并为如何走出这一困境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来西部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创作特征及其文化意蕴进行归纳总结,并进一步阐明西部长篇小说在新世纪文坛中体现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展望西部长篇小说在未来的研究趋势。
本书在个案剖析中融入理论分析,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做到既突出重点,又统揽全局。具体来说,以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三个典型特征为切入点,力图以适当充分的理据和详尽丰富的材料,揭示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整体特征。以理论带动作品,以作品解读深化理论,力求做到理论与作品的互动互补。另外,在广泛阅读大量新世纪西部长篇小说的基础上,紧扣前面提及的三个关键词,对八十余部作品予以解读分析。在重点分析西部本土作家小说创作的同时,对流寓作家、客居作家创作的西部小说也同样给予关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西部长篇小说中所包孕的丰富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因素,也是本书研究和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荒煤:《新世纪的文学要真正站起来》,《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 冯牧:《新世纪对文学的呼唤——〈世纪印象〉引发的一些感想》,《文艺争鸣》1993年第2期。
[3] 吴野:《呼之欲出的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坛》1993年第3期。
[4] 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5] 李幼苏:《从系统科学观点看西部文学》,《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6] 丁帆主编:《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7] 李清霞:《西部精神与生态意识——论新世纪甘肃乡土叙事长篇小说的精神内质》,《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8] 程金城:《地域文学的蜕变与新生——甘肃小说创作略论》,《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5期。
[9] 郎伟:《新世纪前后中国文学版图中的“宁夏板块”》,《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0] 郎伟:《新世纪前后中国文学版图中的“宁夏板块”》,《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1] 许峰:《新世纪以来宁夏长篇小说创作考察》,《小说评论》2014年第2期。
[12] 王鹏:《新世纪以来陕西长篇小说创作论》,《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2期。
[13] 周燕芬:《当代陕西长篇小说的代际衍变与艺术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3期。
[14] 黄伟林:《艰难的突围——论广西长篇小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途径》,《南方文坛》2004年第2期。
[15] 范藻:《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学诉求——新世纪四川文学的“版图构成”及其意义》,《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
[16] 唐小林:《论新世纪四川长篇小说创作》,《小说评论》2008年第3期。
[17] 南帆:《文本生产与意识形态》,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