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昂首阔步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这40年是我国城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4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推动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在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部署。
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1]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并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3]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新要求,并作出具体改革部署。[4]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5],这实际上强调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先顺序。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国各地围绕加强“三农”工作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
湖北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城乡发展基本格局与全国整体情况极为相似。无论是“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还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全国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同时,也具有湖北自身发展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决策,湖北在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立足自身实际,提出了“试点先行、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的发展思路。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将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鄂州市确定为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并于2010年将包括仙桃、洪湖、监利、宜都、大冶、掇刀在内的6个市、县(区)纳入全省城乡一体化扩大试点范围。[6]此外,还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全省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先后开展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8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等试点工作。在此之前,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委、省政府还确定了“严格控制特大城市,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方针,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并实施了“一特五大”“一主两副”“一主两副多极”的城市发展战略。[7]
为更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化这个轮子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驱动作用,国家于2014—2016年先后开展了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重点在农民工融入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探索。湖北先后有武汉、孝感、仙桃、宜城4个市;宜都、松滋2个市;荆门、随州、长阳、大冶、老河口市5个市(县)分批次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这些地区通过试点示范、制度创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多个方面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为湖北其他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起到了先行探路的作用。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取得城乡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大幅提高,城乡关系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间的互动融合日益加深的重要成就。2017年,湖北省GDP再创新高,达到3.65万亿元,继续保持历史最高排位,居全国第7位[8]。常住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690.23万人提高到3499.89万人,城镇化率[9]由1978年的15.1%提高到59.3%(居中部六省首位[10]),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1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1978年的111元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率为13.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3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8平方米、11.8平方米增加到42.48平方米、58.71平方米[11]。全省村村通电话、有线电视、宽带比例分别达到100%、90%、95.5%。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3.6万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12]实现城乡全覆盖,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实现乡镇全覆盖。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由主要面向城市、面向职工,扩大到城乡,覆盖到全民。全省59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摘掉“贫困帽”。
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湖北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历史性和现实性因素的约束。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城乡分治、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居民利益轻农民利益”为核心内涵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一制度性顽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当前,湖北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有很多经验需要总结、很多教训需要汲取、很多瓶颈需要突破。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以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题,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光辉历程,客观认知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反思教训,客观探究促进湖北城乡协调、一体和融合发展的对策,这不仅对湖北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特别是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