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风的几点思考
杨珍
学风,指人的治学态度。学风可以反映出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现出人的作风和学养,甚至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的境遇和心态。
一 学风浮躁的原因
时下,学风比较浮躁是一个不争事实。何以如此?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出现过度重视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追逐声名、急功近利的社会倾向,或许难以避免。学术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的浮躁风气,必在学术界有所体现。它不仅会表现在部分学人的治学态度上,甚至有时也会影响到学术界对于学术成果的评价。所以,学风浮躁,不是仅仅依靠学术界自身的努力,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只有当社会风气真正好转,人们不再视金钱名利为至上,从事的职业与个人的兴趣达到一致,并以自己勤奋工作,作为对社会、对人民的真诚回报时,优良学风才有可能在学术界真正确立。这个时候,好的学风不再成为对学人的要求,而是已经内化为学人的一种自觉意识。
其二,人类世界正处于以新能源和互联网相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近年来,研究资料的变化,导致人们的研究方式悄然改变。以史学研究而言,我们的前辈用以治史的资料,主要是文本的记载。这就需要他们下笨功夫,读万卷书,经过数年、十年、几十年的寻觅和积累,才能有所发现,而后著书立说。现在,我们通过电脑检索,有可能在一瞬间获得前辈学者以皓首穷经为代价,方能找到的一条史料、一个答案。资料数字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当便捷的研究条件,必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学人的治学方式,抑或影响到学人的治学态度。值得深思的是,相对落后的物质条件,却培育出前辈学者纯正厚重、唯实唯真的学风;学术资料的数字化、研究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研究条件的逐步改善,在极大地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也为一些学人投机取巧,高数量产出而忽略学术质量,大开方便之门。
说到底,所谓学风浮躁,不仅仅是学者个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学术界的问题。这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上崇尚名利的不良风气在学术界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物质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提高,研究资料的形式、学者的研究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后,学术界中产生的一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不良治学态度。
此外,学风的优劣,恐怕很难用统一的、固定的标准来衡量、评判。有时候,学风是通过学术论著之外的方式,通过学者的某些言行得以体现。所谓学术规范、学术规则,只能针对外在的不良学风,如抄袭、造假等行为,但无法禁止人们在从事学术研究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意识,甚至无法识别、纠正那些貌似守纪,实则取巧的学术行为。由于学风具有隐蔽性、模糊性、内在性等特点,在社会、学术愈益多元化、复杂化的今天,尚难以制定出一套有效的制度来管住学风,杜绝不良学风。
二 学风背后是人生境界
对于学者个人来说,学风是其品格、性情、旨趣在学术研究中的一种自然流露。
学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质量。不过,一项学术成果的质量,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得到客观评价,较长时期内不会被轻易改变。为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一部论著的学术质量,反映了论著的作者在创造此项学术成果时所具有的学风。可是,一个人的学风是可以变化的。一位学者写出一部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并不意味着其后依然能够保持优良学风,能够继续写出新的高水平的学术论著。
学风的优劣,同一个人的学术资历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学术资历较深,自然有利于培养、发扬优良学风,但也有可能因为所谓功成名就,而不再具有锐意进取的精神。反之,学术资历较浅,或能激励学人在治学路上奋发攀登,虽然其论著尚显稚嫩,或有种种缺陷,却显现出勤于思索,善于提出问题、力图解决问题的治学态度,诚属可贵。
倘若学风也有自己的选择,那么,平实的学风,偏爱安静、朴素的学术环境,偏爱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兼容并包、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浮躁的学风,偏好与喧哗为伴,偏好所谓捷径和速成,偏好空泛的内容与华丽的外衣。
学风是心灵的写照。它既能显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也能暴露出人性的弱点和丑陋一面。古往今来,好的学风似更有缘于看淡物质和名利,注重提升精神品位的学者,特别是处于某种逆境中的学者。因为并非顺达的境况,可以使人更加勤勉、刻苦,更为专心、虚心,更为友善、诚信,更为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正是这些品性,体现出人性中的真、善、美。
三 何为好的学风
对于我们来说,好的学风,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是力求在史学研究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融化,体现在对研究对象的考析、认识和把握中。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对优良学风的诠释,似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看,好的学风表现在老老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在学术研究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不炒冷饭。做到后一点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对所从事领域的学术前沿有充分的了解,对当下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对研究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等问题有独立思考,有个人见解。同时,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有所进步。一篇论文或一部学术论著,如果大部分内容是重复他人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徒有其名,只是以“新成果”三字作为包装而已。
从广义看,好的学风代表了一种研究理念。
首先,是实证与思辨的结合。不仅要尽可能地发掘、利用原始资料和一切相关史料,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路径,经过深入考究,揭示历史真实,还需要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批判地吸收、运用一切有利于史学研究的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探索历史表象背后的丰富内容,探求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学是人文学科。我们做史学研究,不能只见物而忽视人。需要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体现出对人的精神层面的高度关注。
其次,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学风。同其他学科相比,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创新与学术传承、学术积累之间,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创新不应仅仅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目标,更应将它转化为一种治学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研究、工作中。所谓学术创新,可以有多种表现,但是,具有原创性的史学研究成果,必以扎实严谨的学风为根基,其背后必有学人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不惧受人误解与讥讽的坚忍意志。
最后,具有自我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虽然生活在当代,却能时时、事事、处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对我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深刻影响。史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使今人能够切实吸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引以为鉴,在建设和发展中少走弯路。然而,我们不仅应当反思历史,反思古人,还应当反思我们的历史研究,反思我们自己。不仅应当记取历史上的教训,也需要总结、吸取历史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关于中国古代史学科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如何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应当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这些研究相对滞后,会使学术创新缺少学理层面的有力支撑。
四 端正学风的两种态度
培养优良学风,可以有两种做法,代表了两种态度。
一种是相对被动的做法,这是一种无奈的、随大流的态度。当今,学术界已逐步制定出各种学术规范和规则,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必须予以遵守。可是,如果只是机械地照章办事,并非用心体味,内心深处甚至于此不以为然,那么,一旦有了适宜条件,便有可能对不良学风随波逐流,甚至以某种隐蔽的方式违反学术规范。
另一种是相对主动的做法,一种积极的态度。除去严格遵守学术规则,还要把培养良好的学风,作为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作为修炼品性,克服欲望和惰性,不断完善自己的一门必修课,并将这门特殊课程与自己的学术生命相始终。对不良学风保持高度警觉,特别是当它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发生密切联系时,仍能秉持学术良心,予以坚决抵制。同时,要有包容之心,有宽广的胸怀,尊重不同学术见解,听得进他人对自己的批评。
树立良好学风,必须回归到学术研究本位,最大限度地摆脱功利化。不仅将学术研究作为谋生的“职业”,还要将学术研究视为一生的“志业”,使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从容不迫、兴趣盎然地做学问时,感受到心灵的充实、淡静、满足和幸福。
总之,树立优良学风之路,也是培育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之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一个学者,于此责无旁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作者杨珍(女),195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