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石阳太守〔1〕
兄所教者正朱夫子之学〔2〕,非虞廷精一之学也〔3〕。精则一,一则不二,不二则平;一则精,精则不疏,不疏则实〔4〕。如渠老所见甚的确〔5〕,非虚也,正真实地位也〔6〕;所造甚平易〔7〕,非高也,正平等境界也〔8〕。盖亲得赵老之传者〔9〕。虽其东西南北,终身驰逐于外〔10〕,不免遗弃之病〔11〕,亦其迹耳〔12〕,独不有所以迹者乎〔13〕?迹则人人殊,有如面然。面则千万其人,亦千万其面矣。人果有千万者乎〔14〕?渠惟知其人之无千万也,是以谓之知本也〔15〕,是以谓之一也;又知其面之不容不千万而一听其自千自万也〔16〕,是以谓之至一也〔17〕,是以谓之大同也〔18〕。
如其迹〔19〕,则渠老之不同于大老〔20〕,亦犹大老之不同于心老〔21〕,心老之不同于阳明老也〔22〕。若其人〔23〕,则安有数老之别哉?知数老之不容分别,此数老之学所以能继千圣之绝〔24〕,而同归于“一以贯之”之旨也〔25〕。若概其面之不同而遂疑其人之有异〔26〕,因疑其人之有异而遂疑其学之不同,则过矣〔27〕!渠正充然满腹也〔28〕,而我以画饼不充疑之〔29〕;渠正安稳在彼岸也〔30〕,而我以虚浮无归宿病之〔31〕。是急人之急而不自急其急,故弟亦愿兄之加三思也。
使兄之学真以朱子者为是,而以精一之传为非是,则弟更何说乎?若犹有疑于朱子,而尚未究于精一之宗〔32〕,则兄于此当有不容以已者在〔33〕。今据我二人论之:兄精切于人伦物理之间〔34〕,一步不肯放过;我则从容于礼法之外〔35〕,务以老而自佚〔36〕。其不同者如此。兄试静听而细观之:我二人同乎,不同乎?一乎,不一乎?若以不同看我,以不一看我,误矣。
但得一,万事毕〔37〕,更无有许多物事及虚实高下等见解也。到此则诚意为真诚意〔38〕,致知为真致知〔39〕,格物为真格物〔40〕。说诚意亦可,说致知亦可,说格物亦可。何如?何如?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41〕,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注释
〔1〕本文于万历十三年(1585)写于麻城。 石阳太守:即邓石阳。见前篇注〔1〕。 这封信由对朱熹《中庸章句序》的批评,表明了李贽与邓石阳的思想分歧。李贽认为自己是“从容于礼法之外”,而邓石阳则“精切于人伦物理之间”。李贽还强调“迹则人人殊”,“一听其自千自万”,表现出反对封建伦理道德束缚的要求。
〔2〕朱夫子:即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卒后追谥“文”。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侨居建阳(今福建建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绍兴进士,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在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特别是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颢、程颐关于理念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宋史》卷四二九,《宋元学案》卷四八、卷四九,《藏书》卷四五等有传。
〔3〕虞廷精一之学:虞廷,虞舜的朝廷。精一,精心一意,这里指道德修养的精粹纯一。语本《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理学家把这四句说成是尧、舜、禹三代相传的道统真传,称之为“十六字心传”。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作了如下解释:生于私欲的是“人心”,原于天理的是“道心”。而“人心”总是自私的,所以危殆而不安。“道心”难免受“人心”的蒙蔽,所以微妙而不易显现。因此,要加强封建道德修养,做到“不杂”(“精”)、“不离”(“一”),“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这样,“人心”就可由危转安,“道心”就可由隐而显。而后,言行均能合度,就不会产生过与不及的偏差了。朱熹对“危微精一”的解释,源于他“革尽人欲,复尽天理”(见《朱子语类》卷一三)的理论。李贽不同意朱熹的这种理论,具有反理学的精神。
〔4〕“精则”六句:当是李贽对邓豁渠“精一”之学的概括与解释。一,这里指人人共同的自然本性。平,平易。疏,空疏。实,实在。
〔5〕渠老:指邓豁渠,初名鹤,又名藿初,亦简作藿,号太湖。内江(今四川内江)人。著有《南询录》,李贽曾为之作序。
〔6〕真实地位:指不是空虚之谈。
〔7〕所造:所达到的。
〔8〕平等境界:无高下之分。
〔9〕赵老:指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内江(今四川内江)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学博才高,最善王守仁之学,并具有以禅入儒的特点。卒谥文肃。著有《赵文肃公集》。隆庆初,李贽在礼部任职时,与赵贞吉有交往,并听过赵的讲学。邓豁渠曾是赵贞吉的弟子,所以说“盖亲得赵老之传者”。《续藏书》卷一二、《明史》卷一九三、《明书》卷一一四、《明儒学案》卷三三、《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罪惟录》卷一一等有传。
〔10〕“虽其”二句:据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二,袁宗道《白苏斋类集》卷二二,邓豁渠曾师事赵贞吉,后离赵落发为僧,游历天下,遍访知名学者。十余年后,赵遇邓,斥邓思想“荒谬”,要他回乡守父母之墓。邓拒绝,后至涿州(今河北涿州),死于野寺中。驰逐,奔走。
〔11〕遗弃:指出家为僧,抛弃功名与父母妻子。
〔12〕迹:这里指人各不相同的表现(行为、看法等)。
〔13〕所以迹:这里指人的自然本性。
〔14〕“人果”句:意为人果然有千万种的不同吗?意即人的自然本性是相同的。
〔15〕知本:知道了根本的所在。
〔16〕面:人面。这里指人的表现的差异性。
〔17〕至一:语出《庄子·缮性》:“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郭象注:“物皆自然,故至一也。”意指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或局面。这里借来强调要顺应人们发展自然本性的共同要求。
〔18〕大同:语出《庄子·在宥》:“颂论(言谈)形躯(形态举动),合乎大同(大道),大同而无己(不再显示个体特性)。”郭象注:“其形容与天地无异。”意为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这里也是指要顺应人们自然本性的发展。
〔19〕如其迹:就他们的表现来说。
〔20〕大老:即赵大洲。
〔21〕心老:指王艮(1483~1540),初名银,王守仁为更名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的创立者。出身盐丁,壮年才读《大学》、《论语》等书。后拜王守仁为师,以讲学终身,门徒中有樵夫、陶匠、农民等。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认为“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吾身是“本”,家国天下是“末”,强调身为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后因有“淮南格物说”之称。他虽师承王守仁,但“时时不满其师说”(《明儒学案》卷三二《泰州学案》),“多发明自得,不泥传注”(《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年谱》),终于形成了被称为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著有《王心斋先生遗集》。《续藏书》卷二二、《国朝献征录》卷一一四、《明史》卷二八三、《明史稿》卷一八五、《明书》卷一一四、《明儒学案》卷三二等有传。
〔22〕阳明老:即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谪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西)驿丞(管理驿站的官吏)。后任太仆寺少卿,南赣佥都御史,都察院副都御史等职。曾平定王宸濠叛乱,镇压过农民起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没有“良知”便没有天地万物。而良知为人人所固有,圣人不多,常人不少,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守仁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具有对抗朱熹和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因素,对李贽有直接影响。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此为底本,并参校其他多种版本,出版了《王阳明全集》。《续藏书》卷一四、《国朝献征录》卷九、《明史》卷一九五、《明史稿》卷一八五、《明书》卷一〇〇、《明儒学案》卷一〇等有传。李贽撰写有《阳明先生年谱》,见本书第十六册。
〔23〕若其人:如就人的自然本性来说。
〔24〕绝:绝学,指已失传的学说。
〔25〕“一以贯之”: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用一个道理贯通许多事情的始终。
〔26〕概:概括,总括。
〔27〕过:错。
〔28〕充然满腹:比喻学问充实。充然,满足貌。
〔29〕画饼不充:画饼不能充饥。
〔30〕彼岸:佛教用语。佛教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体会到了最高精神本体,就能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为“彼岸”。《大智度论》十二:“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这里用以比喻归宿地。
〔31〕病:这里作动词,替……担忧。
〔32〕究:探求,穷尽。
〔33〕不容以已:不容许停止。意为还需要继续研究。
〔34〕精切:精当贴切。这里指严谨遵守。 人伦物理:见《答邓石阳》注〔2〕。
〔35〕从容:放任自得。 礼法:指封建的礼仪法度。
〔36〕自佚:自逸,自图安逸。
〔37〕“但得”二句:语本《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意为贯通于“一”的道理而万事可成。
〔38〕诚意:使心志真诚。与下文的“致知”、“格物”,均见《礼记·大学》。见《答周若庄》注〔1〕。
〔39〕致和: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历代儒家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般理解为求得知识。致,达到,求得。知,知识。
〔40〕格物:见《答周若庄》注〔15〕。
〔41〕务共:务必共同。 证盟:盟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