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释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本经】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析文解字】

这是一篇与生命真相息息相关的寓言故事,短小精辟,生动而又深刻。有关“生命”的问题,在《外篇·天地第十二》和《外篇·达生第十九》中还会进行相应的阐解,此处先就本节文字作一简要说明。

“罔两问景”中,“罔”,通“惘”,是迷惘、迷惑、错乱之义;“景”是“影”的古字。“罔两”的意义很直白,就是真妄两失之义。

《南华真经》是阐述人生宇宙事实真相的经典,也是指示学人实证大道至理的明灯,但大法是需要实证的,不能把语言文字的《南华真经》当作究竟。《大佛顶首楞严经》:“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这是从不能执著于文字为法的层面,对“罔两”一词的理解。

此一肉身不过是俱生我执的末那识内禀阿赖耶识所藏之宿因,外会诸缘,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的壳体而已。阿赖耶识流注生则此身生发、阿赖耶识流注住则此身存活,阿赖耶识流注灭则此身也就死去随即分解了:地、水、火、风各奔东西,尘归尘,土归土。凡夫执著于世间万相为实有,既不明假我如寄,也不明真心自性之所在,这是生命层面上“罔两”的喻义。

凡夫生存于世间,内扰阿赖耶识含藏的宿世之因,外奔诸趣,形同鬼魅,无有定则。所以才有“何其无特操与”之问。

影子随身而动,而此身不过是阿赖耶识的寄住之体,阿赖耶识又通过“蛇蚹蜩翼”一样的行蕴念头欲望来驱使身躯,所以经中借寓影子说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

“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旨在阐明生因识有,而八识根源究竟空无所得的真相,所以,不应在妄相之上再妄加分别。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身命的真相以及“罔两问景”的喻义也就自在其中了。

【译文】

罔两问影子说:“你一会儿走动,一会儿停下来;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来。你怎么这么举止不定呢?”

影子回答说:“我是因为有所依赖才这样吗?我所依赖者又有所依赖才会这样吗?我的行为举止受其指使就如同蛇依赖于腹下的鳞皮游走,蝉依赖于翅膀飞行吗?我怎么知道何以这样?我怎么知道何以不这样呢?”

【段意小结】

本节藉“罔两问景”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道出了生命的真相。“罔两”是真妄两失的喻义。生因识有,而八识的根源究竟空无所得。世人坚执所见和色身为我,既被性相所迷又失妙明之真心,所以称之为“罔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