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文献检索工具及排检法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排检法,是将揭示文献外部特征或内部特征的标识,按照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以供人们迅速准确地检出所需文献信息的方法。

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排检法,包括编排和查检两个方面,从编制者角度讲,它是使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有序化的编排方法,在编制过程中就应尽量为用户着想,为用户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从用户角度讲,它是查找文献内容的检索方法,在检索过程中,应熟悉多种排检方面,提高检准率和检索效率。

本节主要介绍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字顺排检法、类序排检法和其他排检法。

一、字顺排检法

字顺排检法是对文献信息检索工具中款目标识的单字或词组进行排序,以便查检的方法。字顺排检法除用于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的编排外,还广泛用于字顺目录、索引等检索工具以及文书、档案中各种名称的排序。同时,字顺排检法在印刷排版、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众多的中外文献信息检索工具中,字顺排检法使用较为广泛,本节只介绍汉字字顺排检法,其中汉字的字顺排检法自东汉许慎首创部首排检法至今已有数百种,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义序排检法、形序排检法和音序排检法,其中后两种比较常用。

(一)形序排检法

形序排检法是汉语类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所独有的一种排检方法,它是根据文献信息标识中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归纳分类,顺次编排文献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顺应汉字的特点,符合人们从字形出发查检特定文献信息的习惯。形序排检法常用的有部首排检法、笔画与笔顺排检法等。

1.部首排检法

部首排检法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特征,按部首、偏旁的相同部分归类排检文献信息标识的方法,是我国文献检索工具传统排检法的一种。所谓部首,是按照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查字依据,分部排列,相同部位即称“部首”,如“木部”“氵部”“欠部”等。

我国对汉字的分类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所研究。东汉时期,许慎在所撰的《说文解字》中,把9353个汉字按文字形体及偏旁结构,分列540部,每部以一个字作为部首,始于“一部”,止于“亥”部,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在540部的每个部类中的汉字,都含有各自所共有的一个表意结构,这种部首法即为“以义归部”。虽然作为部首的某些汉字后来演化成无字意的纯粹符号,但部首的意义以及部首在汉字分类应用上的功能仍保留至今。当汉字从《说文解字》的小篆演变成楷书后,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代梅膺祚撰《字汇》一书时,将《说文解字》中的部首进行了简化与归并,确定了214个部首。虽然《字汇》对《说文解字》的部首作了巨大的改进,但仍不能彻底摆脱许慎分部思想的影响,没有确定部首的选定标准和各字分类归部的标准。因此,人们在排检文献信息检索工具时还一直存在难学、难记、难用的问题。1983年《辞海·未定稿》的“部首查字法查字说明”中明确规定:依据字形定部,一般采用字的上、下、左、右、外等部位作部首;然后是中坐和左上角;按以上七种部位无确定部首的,查单笔部首“一”“l”“丿”“、”“乛”“乙”。同一部首的排列顺序为:按笔画画数排列,同画数的按“一”(横)、“l”(竖)、“丿”(撇)、“、”(点)、“乛”(折)五种笔形顺序排列。“依据字形定部”是确定部首的基本原则,它把汉字的分部上升到理论高度来认识,使它们摆脱了六书学说的约束,按照现代汉字的结构和要求来规范部首确定的排检。

按照旧的检字部首以义归部,确定部首来查检文献信息并不容易,而现代的字、词工具书的部首查字也显得难以掌握。1954年出版的《新华字典》、1979年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均采用新华辞书社制定的189个部首,1979年版的《辞海》则采用了1964年北京汉字查字法整理工作组设立的250个部首。部首数的变化,使检索工具的排检增大了难度。直至1986年开始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规范与标准化设计》《汉字属性字典》等均采用1983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出版局、上海辞书出版社等30多个单位联合制定的汉字部首排检法草案中规定的200个部首进行排列,其排列原则为:部首次序按画数排列,同部首字按部首以外的画数排列,同画数的字以笔画顺序横(一)、竖(l)、撇(丿)、点(、)、折(乙)(包括乛、乚、)等笔形为序,起笔相同按第二笔,以此类推。这样确立了一个标准的部首数目和排检原则,目前已为多数用户所接受,而且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7589-87、GB7590-87)以及《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GB/T13418)中汉字的排列也采用了这一部首排检法。

因此,部首排检法自1983年以后开始进入标准化、规范化阶段,这一古老的排检法又焕发了青春。

部首排检法的优点有二:①它把大量形态结构复杂而又不规则的汉字分别纳入200个左右的部首里,基本符合汉字的结构特点和用户排检的习惯;②对于不懂字音的汉字不能用音序查检,通过部首即可检得。部首排检法也并非完美无缺,有一大缺点难以克服,即部首在某一汉字中的位置不固定,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中间或边框,令人难以掌握,影响排检速度。

2.笔画排检法与笔顺排检法

(1)笔画排检法。是以汉字笔画数目多少为排检顺序的排检方法,这种排检方法规定笔画少的字排在前,笔画多的字排在后,笔画数相同的再按每个汉字的笔形或部首排列。因此,笔画排检法又分为笔画笔形排检法和笔画部首排检法。

使用笔画排检法检字有两个步骤:①数清所查汉字的笔画数;②分清汉字的起笔笔形或部首。笔画笔形排检法是先按汉字笔画数目的多少分类,然后将笔画相同的字按起笔笔形顺序排列,如1979年版《辞海》的笔画查字表和《汉语大词典》的单字笔画索引就是以这种形式编排的。这两种辞典汉字排检法较之其他笔画笔形排检法更为精细,具体作了如下规定:单字按画数分别排列,画数相同的字,1~5画单字按第一笔笔形,6画以上按第一、二笔的笔形“一”“l”“丿”“、”“乙”的顺序归类。如“仁”字,第一笔为“丿”,即在四画“丿”类中;“讲”字,第一笔“、”,第二笔“乙”即在六画“乙”类中。

笔画部首排检法是先按汉字笔画数目的多少集中,笔画数相同的再按部首归类。使用这种方法排检的检索工具主要有《十通索引》中的单字笔画检查表、《汉语大字典》中的笔画检字表。这种排检法正好与部首排检法的排检顺序相反。部首法是先按部首顺序,再按笔画多少排检;而笔画法是先按笔画多少,再按部首顺序排检。

使用笔画排检时应注意:①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区别,新字形与旧字形的区别,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简化字与异体字的区别。②确定起笔的笔形须注意起笔顺序。书写汉字的一般原则是先上后下(如“普”字),先左后右(如“休”字),先外后内(如“用”字),先中间后两边(如“山”字),先横后竖(如“十”字),先撇后捺(如“八”字),但这种书写原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此,确定起笔笔形时,常出现错误与不规范的情况。

笔画排检法的优点是原理简单,限制条件少,容易学会。一般检索工具,正文虽不按笔画顺序编排,但附有笔画排检索引,便于用户使用。笔画排检的缺点是:同一个汉字,笔画数目、起笔笔形等因人们习惯不同和汉字笔画搭配复杂而产生差异,常不能迅速准确地排检检索工具。

(2)笔顺排检法。它是按照汉字笔形顺序确定排检先后的方法,因此也称为笔形排检法。起笔笔形的排列顺序自清代以来有多种类型,常用的有:“元亨利贞法”(一丶丿丨)、“江山千古法”(丶丨丿一)、“寒来暑往法”(丶一丨丿)、“海天日月红法”(丶一丨丿ㄑ)以及“札”字法、“木”字法等笔顺排检法。用笔顺排检法排检检索工具的步骤如下:首先按汉字起笔的笔形确定大范畴,第一笔相同再按第二笔,第一、二笔均相同则按第三笔的笔形,以此类推。

笔顺排检法在检索工具中一般不作为主要排检法,常用于辅助索引的排检。在排检时要注意数准笔画,弄清起笔笔形,若判断有误则不能检到所需汉字。对于一些难以判断起笔的汉字,可参考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该表规定了6196个通用汉字的标注字形和笔顺。

(二)音序排检法

音序排检法是按照字、词的读音以及表示这些读音的语音符号的顺序排检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一种方法。这种排检法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方法,中文检索工具常用的有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韵部排检法等,西文检索工具使用最广泛的是逐字母排列法和逐词排列法,这里主要介绍中文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音序排检法。

1.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

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按《汉语拼音方案》所用26个字母的顺序来排检检索工具的方法。

《汉语拼音方案》于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推行,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确认它为拼写汉字的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规定使用的拉丁字母共26个:

Aa Bb Ce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其中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i和u(包括w)前面没有声母时,用字母y和w代替;a, o, 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i'ao(皮袄)。

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又可分为以汉字拼音为主体的汉字本位排检法和严格按照字词拼音字母顺序排检的字母本位排检法两种。

汉字本位排检法又称汉语拼音结合笔画笔形排检法,它以每个汉字的声母和韵母所拼写的音节为顺序进行排列,如“阿”(a)、“哀”(ai)、“班”(ban)、“词”(ci)、“符”(fu)、“国”(guo)。音节相同的,再按声调的阴平(-)、阳平(')、上声(ˇ)、去声(`)顺次排列,音节、声调均相同,再按每个汉字的笔画笔形顺序排列,如“拉”“垃”“啦”“邋”。对于多字条目标识,如第一个汉字相同,则按第二个汉字的音、声顺序排列;如第二个汉字相同,则按第三个汉字……,以此类推。

字母本位排检法是严格按照汉语拼音字母表规定的字母顺序排检汉字检索工具的方法。此法一般以条目标识中的单词为单位拼写汉语拼音,如“电子计算机”一词应拼写成dianzijisuanji,而不拼写成dianzijsuanji。当标识中出现拉丁字母时,可与汉语拼音字母混合排列,其他文种则排于汉语拼音字母z之后。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排检法排检检索工具的优点是,大大提高排检效率,符合排检技术现代化的要求,同时也显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优越性,为将来在国际信息网络、国际术语库方面应用汉语拼音开辟了道路。但这种方法也有缺陷,汉字目前还没有实现拼音化,加上我国方言复杂、语言不规范,按音查字有一定难度。因此,在现有的检索工具中常配以笔画排检、四角号码排检等辅助索引。

2.注音字母排检法

注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它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前通行的以汉字注音和推广普通话为目的的一套标准音标,1918年由北洋政府公布推行。

注音字母的字母形体为汉字笔画式,符号选自古代简单的汉字,共计40个字母,其中包括声母24个、韵母16个。由于注音字母后以北京音为标准,而“万”“兀”“广”三个声母在北方语音里没有,就废止不用,所以一般按北京音系注音检字的工具书,实际只有37个字。

声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ㄥ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韵母: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ㄐ

其排检顺序是先按字母顺序排检,声母相同的再按韵母顺序排检,声母、韵母均相同的字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排检,如:哩(ㄌ-1)、(ㄌ-1)、(ㄌˇ1)、(ㄌ`1)。

注音字母的创建、公布和推广是旧的汉字注音法的进步,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后,此法逐步被淘汰。但民国时期所编著的一些工具书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编印的检索工具中还常用注音字母排检。

3.韵部排检法

韵部排检法是将作为标识的汉字按其读音的古韵分类后予以编排查检的方法。古代汉字字音都是单音节,每个音节都由声、韵、调组成,把韵母相同的字集中排列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韵部。按韵部排检的检索工具,其韵部划分的主要根据是《广韵》《平水韵》和《中原韵》。其中,《平水韵》是明清以来近体诗者压韵的依据,也是编制检索工具的主要方法,如《佩文韵府》《经籍篡诂》等都采用此法编制。《平水韵》共106韵目,分上平声、下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五部,每声部下再根据韵分韵部,然后依韵排列汉字。其韵目见表7-1。

表7-1 韵部排检法

接韵部编排检索工具是一种科学、简捷的方法,使用者要熟悉各种韵书的韵部排列,若不熟悉韵部规则很难查检。解决这一问题,其一可以通过《辞源》《诗韵》等工具书查出某字所属韵部,再以韵部查检;其二是在新出版或重印以韵部编排的旧检索工具时,编制辅助索引,以方便检索。

二、类序排检法

类序排检法是将文献信息标识按知识分类原理形成一定的序列并进行编排和检索的方法,分类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一种本能,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类代表在性质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知识分类理论是对客观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本质上的联系和区别的更深刻的原理上的揭示,它对文献信息的系统化、有序化具有重大价值。类序排检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分类排检法

分类排检法是把文献信息标识按学科体系或事物的性质或事物的功能和应用等进行归类排检的方法。其类型较多,主要有按学科体系分类、按事物性质分类、按事物的功能和应用分类等分类法。

1.学科体系分类排检法

这种排检法是以一定的方法将文献信息按所反映的知识内容、学科属性归类编排、著录,形成分类目录。一部完整的学科体系分类法大致包括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和说表四个层次和部分。

我国最早的学科体系分类法的目录是编成于西汉末年的《七略》,该分类体系除辑略外,其余六大类基本按学科体系进一步区分为38个小类,构成了一个条理清晰、次序井然的分类体系。用七分法来编排图书资料,形成了我国按学科查检图书的基础,是我国图书分类法排检图书资料的第一大系统。此后的四部分类法则构成了我国图书分类排检法的第二大系统,这个系统在封建社会的图书分类排检系统中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四部分类法的创始人荀勖著《中经新簿》,开四分法先河,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共14类。唐代长孙无忌等在撰写《隋书·经籍志》时有所发展,四部以经、史、子、集命名,明确其内涵,下设42个类。从此,四部分类法基本定型。直到清乾隆年间,纪昀等人奉敕编制《四库全书总目》时,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角度对二级类以下类目作深入推敲,进行了全面修订,将经、史、子、集四部作为整个分类法的纲,下列44个大类,其中又有16类再分细目,从而形成了更加清晰、明确的按学科分类的登记体系,使它在众多的古代检索工具的排检法中处于主导地位,至今仍是类分古籍的主要依据。四部分类法分类体系见表7-2:

表7-2 四部分类法分类体系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近代图书馆的出现,传统的分类编排体系受到冲击,陆续出现了以现代科学分类为基础的文献分类法,主要是杜威十进分类法传入我国后出现的一批仿杜、补杜、改杜等各种分类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沈祖荣、胡庆生的仿杜威十进分类法,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等。因此,近代学科体系编排的检索工具,大都采用这些分类法进行编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的学科体系分类法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

2.事物性质分类排检法

按事物性质进行分类排检的检索工具,由于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使用时不易掌握。我国古代的检索工具,按事物性质编排时,大类不外乎天、地、人、事、物,小类因各检索工具而异,一级一级细分,形成等级体系。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编排的。

按事物性质分类编排检索工具,能把事物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文献信息集中在一起,便于以类相聚、按类查检。但由于事物的繁多、编者认识事物的差异以及自编分类体系的随意性,每种检索工具都是按各自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检索者在检索时应仔细阅读其编制说明或凡例,以便准确、迅速地查检有关文献信息。

3.功能、应用分类排检法

按照事物或技术的功能和应用分类,形成分类体系的分类法目,使用较多的是《国际专利分类表》(简称IPC)。IPC主要应用于专利文献的分类编排。我国自1985年4月1日实施专利法以来,以专利公报的形式报导在我国申请的专利,也按IPC的分类顺序编排。

《国际专利分类法》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制,规定每五年修订一次。该表将与发明专利有关的所有知识领域分为8个部,每个部的类号用A~H中的一个大写字母标明。8个部的类名如下:

A生活需要;B作业运输;

C化学冶金;D纺织造纸;

E固定建筑;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G物理;H电技。

每个部分分成许多大类,每个大类包括一个或多个小类,每个小类又细分成许多组(包括大组和小组),依次形成一个庞大的等级分类体系。

在使用IPC编排的专利文献检索工具时要熟悉按功能和应用分类的体系,如不熟悉可通过《国际专利分类表技术用语索引》查检确切的分类号后再进行检索。

(二)主题排检法

主题排检法是将文献中所论述的事物对象的主要内容用规范化的术语、词组标引出来,然后按主题的字顺或类序编排查检文献信息的方法。主题排检法具有专指性、直观性、灵活性强等特点,可把分属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体系的资料集中到一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提示文献信息的内容。但主题排检法系统性差,同一学科的文献被分散在不同的标题之下,使检索者不便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检索文献信息。在检索时还需要正确地选取主题词,否则难以准确地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内容。

主题排检法是通过主题表中的范畴索引和词族索引来实现其排检的,也可以作为检索工具的辅助排检法。范畴索引的用途主要表现在:①在标引和查找文献时,便于检索者从分类角度查找某一概念相关的主题词,起查词表的作用;②在编制检索工具时,可把范畴大纲作为编辑文摘和题录的依据,起检索工具目次表的作用。词族索引也称族系索引或词族表,它是以族首词为排检款目,将词表中与该词有属种关系的所有正式主题词按概念等级序列展开并全部加以显示的一种辅助查词索引。词族索引按主题的类序展开,其作用是查找检索工具时,使扩检和缩检有了可能。

目前,我国已正式出版了两部分类主题检索词表,一部是由《中图法》编委会编的《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另一部是《社会科学检索词表》。这两部词表的出版给检索工具的排检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检索工具排检的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了标准。采用分类主题词表编排的检索工具,在检索中使分类检索系统和主题检索系统密切联系,实现了有效的互补,方便了检索的进行并提高了检索效率。

三、其他排检法

本节所介绍的是除字顺排检法和类序排检法之外的检索工具,常用的排检法,包括时序排检法、地序排检法、汉字编码排检法和外文工具书排检法。

(一)时序排检法

时序排检法是按照事物、事件发生或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文献检索工具的方法。使用这种排检法的,有严格按照年、月、日的自然顺序编排的检索工具,如《中国历史纪年表》、《中西回史日历》等;也有只按年份排列的检索工具,如《中外历史年表》、《国内外大事记》等。按时序编排的检索工具一般都附有主题索引、分类索引等,便于用户从学科或主题途径进行族性检索和特性检索。

(二)地序排检法

地序排检法是以文献中所述的国家、地区为标识编排检索文献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编排,查检地主性特点比较强的检索工具,如地方志、农业文献、地理文献、地图集、旅游类文献等。

(三)汉字编码排检法

汉字编码排检法是以汉字编码作为文献的标识排检检索工具的方法,这种排检法一般都要由计算机来完成,汉字编码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对指定的汉字集内的元素编制相应的代码。因此,必须用不同的代码来代表不同的汉字字符。汉字代码是汉字字符的代码化表示,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以二进制形式存在,人们书写时常用英文字母或数字的不同组合来表征。根据用途的不同,汉字编码所产生的汉字代码有汉字内部码、汉字交换码、汉字字形码、汉字地址码和汉字代码控制功能码等六大类,这些汉字代码分布于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输入层、内部处理层和外部输出层上。

用汉字编码来排检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其依据是汉字编码方案。人们根据汉字的各种属性进行编码工作,现已提出七百多种汉字输入编码方案,常用的也有几十种。究竟选用哪种方案最好,目前尚无定论。纵观各种编码方案,它们都同汉字的属性相联系,特别是同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和字频等属性密切相关,并且以字为基础实现字、词并存的汉字编码输入。按汉字编码所依据汉字属性来划分,汉字输入编码方案有四大类,即字形编码方法、字音编码方法、音形结合编码方法和形音结合编码方法。目前,汉字编码的概念已从单字编码发展到词语编码,出现了不少字词结合各具有初步智能的优秀编码方案。汉字信息处理已逐步转移到汉语信息处理。无论是汉字编码还是汉语编码,都是将汉字或词语按某种规律有序排列,这对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都十分重要。从理论上讲,字、词的形、音、义都可作为由于字义复排序的依据,但很难作为排序依据,因此,目前较为常用的排序方式有音序法和形序法。另外,在查频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还出现了频度排序法。所谓频度排序法,是将每个汉字字符按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使用频度的大小顺序排列得到的汉字序列,这种方法也称字频排序法。

由于汉字存在数量多、形体结构复杂、同音字多、使用频度随时代有一定变化等问题,所以汉字排序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处在不断的发展中。

(四)外文工具书排检法

外文工具书所采用的排检法与中文工具书排检法相比要少几种类型,没有用形序法编排的工具书。在外文工具书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字母顺序排检法,其次是分类排检法、分类与字顺相结合的排检法、主题排检法等。

1.字母顺序排检法

外文工具书的字母顺序排列,西文按26个拉丁字母的顺序编排,日文按五十音图顺序编排。

外文字母顺序排列法有两种系统。一种称逐词排列法(word-by-word system of alphabetization),这种排列法以排检标识中各个独立的词(以空格分隔为标志)为排检单位,逐词相比。若两个标识均只由一个词构成,将这两个词的字母从头至尾逐个相比,从而确定排列次序。若第一词相同,则比较第二词,以此类推,如New News Newton NewYork的排列顺序为:New NewYork News Newton。另一种是逐字母顺序排列法(Letter-by-letter system of alphabetization)。这种排列法将各排检标识中各单词间的空格去掉,视为一个排检单位逐字母比较、排列。如上例中的四个标识的排列顺序为:New News Newton NewYork。

一般百科全书逐词排列的居多,如著名英语三大百科全书ABC中的《美国百科全书》,而词典类工具书则按逐字母顺序排列。

按字母顺序排列外文工具书,适应拼音文字的特点,符合人们检索习惯,并查检迅速。

2.分类排检法

外文工具书按分类排检有其特定的体系,有的按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分类法进行排检,有的则根据工具书的特点自编分类体系。

在国外的分类法中,现在使用较多、影响较大的有杜威十进分类法、国际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冒号分类法等。

外国工具书除按上述几种分类法编排外,还有根据工具书的条目内容和实际需要自行拟定分类体系编排的。如《新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百科类目”,将人类知识分为10大类,即物质与能、地球、地球上的生命、人类生命、人类社会、艺术、技术、宗教、人类历史、知识分科。每一大类下再分若干部(division),部下分门(section),总共为10大类、42部、189门,门以下再按知识内容依次分为“A、B、C…, 1、2、3…, a、b、c…”,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分类体系。同时,它又充当使用整套百科全书的指南,并用于检索“百科详编”中的所有条目。除百科全书的索引外,有些年鉴、手册等也根据实际需要自拟分类体系。

3.主题排检法

采用主题排检法编排的外文工具书,为达到标引工作标准化以及方便用户检索的目的,一般以影响较大、有权威性的主题词表为依据。常用的主题词表有以下几种。

《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Library of Congress Suject Headings,简称LCSH)。该标题表标题详细,参照众多,实用性强。据第13版统计,它有标题16.3万个,参照13万条,分级说明参照16.2万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标题表。因此,常被一些重要工具书和图书馆主题目录采用。

《工程与科学主题词表》(Thesaurus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Terms)。该词表收词23364个(其中非标准主题词5544个)。最先由美国商业部国家技术情报服务处使用。目前,美国很多政府机构和民间团体都在使用。

除以上几种排检法外,外文工具书也有采用时序排检法与地序排检法的,这些排检法前面均已介绍,这里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