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读写对接
适用主题
一、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解读】游侠虽然被儒家、墨家摒弃,但太史公敢于挑战当时的权威,敢于独立思考,进而为游侠列传。我们的教育后代亦如是。独立思考这一主题一直以来就是作文的热点话题。
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3年山东卷)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立意分析
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这也太大胆了,简直就是挑战权威,所以从《咬文嚼字》的专栏设置角度出发,可立意为独立思考,敢于质疑。
示范文段
纵然出名如莫言、铁凝,也不能确保他们的作品中没有错误。《咬文嚼字》的这个栏目设置,鼓励人们要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也让我想起了康德的那句“能让我敬畏的,只有心中的道德律令和头上浩渺的宇宙”。
考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15年内蒙古预测卷)
白岩松回母校北京广播学院参加45周年校庆,一进校门师弟师妹们便争着与他合影,请他签名。对此,他说:“这不是广播学院的传统。我们那时候,不管谁来,迎接他的都是质疑的问题和怀疑的眼光,而不是签名和合影。”
其实,白岩松遇到的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材料中白岩松说的话,即是立意。不管是谁来,不管他有多少光环和荣誉,也不管他有多么出名,广播学院的传统是提出质疑的问题和投以怀疑的眼光。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生们就可以从敢于质疑或敢于怀疑的角度去立意。
示范文段
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纵览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几乎都具备这一品质。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陈寅恪先生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二、包容多元,和而不同
【解读】虽然整个社会的主流不认可游侠,可司马迁觉得游侠和儒生一样,他们身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身份地位,因为他们是游侠就轻视他们。儒生和游侠虽不同,但可以“和而不同”。二者不是你死我活,你是我非的关系,他们可以共生,可以各美其美。正所谓:“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面对不同的观点,我们要尊重包容多元,允许异见的存在,正如比较文学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所言:“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真题链接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2004年北京卷)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
本题为材料命题作文,根据材料提供的包容的意思,可以从立身处世和与人相处的角度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可立意的角度有:学会包容;包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待人等。
示范文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诚如斯。
一个懂得包容他人的人,必定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因为包容是明白了众生皆苦之后,懂得放过他人,亦是放过自己的慈悲;包容还是东坡居士“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格局。
三、携手勇气,所向披靡
【解读】司马迁在整个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都鄙视游侠的时代,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司马迁敢言他人不敢言,敢写他人不敢写,这种为了真理而辩的勇气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材料中老切割师的话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词,考生们可以通过提要素、理关系、建结构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在材料中提取关键词。本则材料可以从做事经验技术很重要,做事要有勇气,做事的心态很重要,做事要不计得失等角度入手。
示范文段
勇气是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勇气亦是荆轲终已不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绝;勇气还是蔺相如渑池会时,一介书生,手无寸铁却敢张目叱秦王的霸气。穿越历史的长河,古代先贤们的勇气早已融入我们中华民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的一种民族精神。
携手勇气,慨然前行!让勇气轻舞飞扬,让它款步在灵魂的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