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名师精解
一、行文结构
1.引用名言,开门见山,摆明自己的观点。
2.对比论证。将儒生和游侠进行对比,突出游侠的可贵品质。
3. 正反对比。司马迁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将无所作为,对社会实际没有什么益处的闾巷之儒与扶危的游侠进行对比,闾巷之儒历来受称颂,而扶危的游侠,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荣誉,从而突出了布衣之侠的高贵品质。
4.重申主题。
二、主旨概括
本篇是《史记·游侠列传》的序言,指出游侠品行可贵,反对世俗重儒轻侠,体现了强烈的平民性。
三、背景简介
游侠是民间一群除暴安良、讲信义、救危扶难的英雄好汉。但在西汉时期,社会上不认可游侠,轻视游侠,面对这一现象,司马迁觉得自己有必要为游侠正名,故有了此文。
四、语言风格
夹叙夹议。
五、思维拓展
借事说理类文章如何构思?
1.开头:引用名言,开门见山
【解读】司马迁开篇即引用韩非子的话“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提出话题。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并亮明自己的观点,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好的文章本身就是学生们学习写作文的范文。中学生们也可以学习太史公这样开门见山说理的方式。
2.对比论证,层层推进
【解读】司马迁把儒生和游侠作对比,以儒衬侠,从而烘托出游侠的可贵品质。在行文过程中,又分层对比。一类儒者是靠儒术取得了高官的人,他们虚伪狡诈,毫无信义可言,仅凭有权有势,就受到称赞。这与济人之危、奋不顾身的游侠反而受到污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一类是无所作为,对社会实际没有什么益处的闾巷之儒,他们也历来受称颂,而扶危的游侠,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荣誉。此外,作者还拿孟尝君、平原君之类的贵族之侠与布衣之侠作了对比。
3.正反对比
【解读】司马迁先从正面肯定游侠们言必信、行必果的高尚品德,接着称颂布衣之侠的“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又说遭受困厄之士人,也常常依附游侠的帮助。这些均属满腔热情的称颂。继而用布衣之侠与季次、原宪一类的儒生作对比,并提出“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通过上述层层对比,不仅突出了布衣之侠的高贵品质,而且对他们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亦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平,从而大大深化了主题。
真题链接
借事说理类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5年新课标Ⅰ卷)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立意分析
本则材料的核心是小陈举报老陈的事情,可围绕此事情进行说理,从小陈的角度,小陈举报父亲,是法律赋予小陈的权利和义务;老陈的行为是违法的,应受到处罚,警察教育和处罚老陈,是有法律依据的。
示范文段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一旦违法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面对亲人违法,小陈拒绝“亲亲相隐”,而是选择用法律来警醒父亲老陈,让父亲醒悟过来,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这样做,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