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园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江湖地

【原文】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鱼舟,闲闲鸥鸟。漏层阴而藏阁,迎先月以登台。拍起云流〔1〕,觞飞〔2〕霞伫。何如缑岭〔3〕,堪偕子晋吹箫〔4〕?欲拟瑶池〔5〕,若待穆王侍宴〔6〕。寻闲是福,知享即仙!

【注释】〔1〕拍起云流:音乐的节拍随浮云流动。

〔2〕觞飞:觞为一种酒器,这里有传杯之意。

〔3〕缑岭:缑岭山,位于今河南偃师县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

〔4〕子晋吹箫:相传周灵王太子子晋善吹箫,后在缑岭山巅乘白鹤而去。

〔5〕瑶池:传说中西王母的住地,在昆仑山。

〔6〕穆王侍宴:《穆天子传》卷三中有“天子侍宴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记载。

【译文】在江边湖畔,幽密的柳林与萧疏的芦苇间,简单营造规模小的园子,就足以取得景象盛大的效果。烟波浩渺的水色,云霞荡漾的山影;渔舟在水面起伏飘荡,鸥鸟在水面从容飞翔。阳光照出的树荫掩藏着楼阁,登上楼台可以与新出的月亮相迎;敲起的节拍随浮云流动,传杯酣饮间便把霞光留住。何必非如缑岭山,一定要协同子晋骑鹤升仙?更不必自比瑶池,等待穆王列席酒宴。能得悠闲是为福,懂得享受就是仙。

◎傍宅地图示

“景有尽而意无穷”是中国园林的精要之一。即使是住宅后面很小的地方,古人也能将之利用起来,创造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下图描绘的是《东庄图册》中一处住宅背后的园林建筑“续古堂”。

① 种松
  松有画意,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素材。松优美的姿态自然天成,无须加工即可成为一道雅致古朴的风景。

② 置石
  傍宅地掇山置石,既可孤置,也可群置;既能全石堆砌,也能土石混合。傍宅地的妙处就是可随意造型,随心建筑。

③ 植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以其柔美的枝条、摇曳的身姿成为历代文人笔下的素材和园林之中的景致。在傍宅地建筑之前或之后种植杨柳数株,别有野趣。

④ 理水
  “水不在深,妙在曲折。”水面的曲折蜿蜒可以使整个水面产生延伸不尽的效果,自然而然地拉伸了园林的空间。此处的水,曲折而幽深,清澈而荡漾,可荡舟,可赏荷,极富情趣。此处还可修建亭、台、楼、榭,建成之后可用蓝绢做帷幔,遮挡日光;或用紫绢做幔帐,遮挡风雪。忌讳用布质的幔帐,因其如同游船画舫和市井药铺的招幡。

⑤ 栽花
  园林中的花以其诱人的芳香、艳丽的色彩映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加上它们与人为建筑的相互交融,为园林本身增添了无尽的风采。因傍宅之地狭小,故花宜种植得紧凑。待花开之时,蝶飞蜂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⑥ 铺路
  园林中的地面铺路,既可防止地面被雨水冲刷,起到耐磨防滑的作用,又可作为装饰园林的景致。石、砖、瓦、石板是常见的园林铺路的材料,材料不同,装饰出的效果也不同。用石铺路有雅致古朴之感,用砖铺路有平整规则之感,用瓦铺路有朴素清晰之感,用石板铺路则有细腻豪华之感。傍宅之地,本身就有自然野趣,因此以乱石铺路为佳。

⑦ 建亭
  亭有点景、赏景之用,既可建在幽静的小岛上,也可附于楼阁间。规整的园林亭子的形制和方位均是固定的,修建时难免会受到限制。然而,傍宅之地的亭子没有形制与方位的固定要求,因此修建时相当随意。此亭建于花木之中,花作裙,树作衣,花与亭相映成趣。

◎江湖地图示

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都是最富有生气的元素,正所谓无水不活。计成认为,最讨巧的用地是江湖地,只要“略成小筑,是征大观”。尤其是一般自然式园林,大多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渺、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瘦西湖就是其中的范式之一。

① 熙春台
  熙春台坐落在二十四桥西侧,共分两层,由主楼和前阁组成。主楼是重檐歇山顶,前阁则取双檐卷棚顶,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避免了一般古建筑平面、单一的通病。据传当年乾隆皇帝曾在此大摆宴席,为母祝寿。

② 游船
  “造园必有水,无水难成园。”水往往是园林造景不可缺少的元素。瘦西湖就以水著称,夏日荷叶连连之时,可在此泛舟沿水赏景,它的景致如一幅长卷般展现在面前。

③ 十字形攒尖角楼
  十字形攒尖角楼位于熙春台右偏北的地方,熙春台的南部还矗立着一座双檐六角攒尖亭。它们分别由串廊、栈道与主楼连接,形成拱卫之势,其间点缀着树木花草、假山湖石,与近在咫尺的白塔、五亭桥、小金山组成了一道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的人间胜景。

④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说谓之二十四麻桥;一说桥名“二十四”,或称二十四桥、廿四桥。李斗《扬州画舫录》录十五:“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但不管怎样,二十四桥在瘦西湖的构景上起到了莫大的作用,在此处白天可赏碧波荡漾的湖中景色,晚上则可观天上明月与水中明月交相辉映的妙境。

⑤ 瘦西湖
  瘦西湖园林景色宜人,融南秀北雄为一体,因其“瘦”而得名。它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正所谓“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其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此外,瘦西湖“L”形狭长河道的顶点是眺景最佳处,其由历代挖湖后的泥堆积而成,登高极目,全湖景色尽收眼底。

⑥ 小李将军画本
  小李将军指的是唐代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李昭道。这一对父子虽然不曾带过兵,却都有将军的封号和待遇。他们二人都是当时著名的大画家,共同开创了中国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取名“小李将军画本”,是指此地的景色和小李将军的山水画意境十分相近。“小李将军画本”景点的匾额是郑板桥所题,它的东面是望春楼,西面是熙春台。

⑦ 望春楼
  望春楼与玲珑花间隔湖相对,建筑规模从属于熙春台,色调显得清新淡雅,体现了南方之秀。望春楼下层南北两间分别为水院、山庭,将山水景色引入室内。卸去楼上的门窗就变成了露台,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

独乐园

宋代司马光罢相后,于洛城家中筑园,取名为“独乐园”。据司马光留下的文字记载,其园子的格局大致为:园中建有一堂,内藏书五千余卷,名为“读书堂”;堂南有一所“弄水轩”,有水自南向北,贯穿屋下;屋南中间是方形水池,宽深各三尺,水分五股注入池中,形似虎爪;堂北有一池塘,池中有形似玉玦的小岛,岛上种竹,挽结竹梢,像渔夫们住的窝棚,名为“钓鱼庵”;池塘北面有六间房屋,门朝东,窗户南北相对而开,以便凉风掠过,屋子前后多种翠竹,取名“种竹斋”;池塘以东,整地一百二十畦,用以杂种各种草药,畦北为“采药圃”,夹道如走廊,用藤蔓类的草药覆盖,四周则种木本药做藩篱。圃南是芍药、牡丹、杂花共六栏,各有两栏,每个品种只种两棵;栏北为亭,取名“浇花亭”。洛阳城附近有山,但由于树木茂密,常不易看见,于是在园中筑高台,台上建屋,用以望山,取名“见山台”。司马光闲时看书,倦了就投竿钓鱼,或挽起衣袖采药、浇花,或操斧砍竹、濯热灌水。站在高处纵目驰骋,放宽心胸,还会有什么乐趣能取代这种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