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棉纺织业
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是怎样一种情景呢?这是一种现代人难以想象也难以忍受的状况。尽管广大人烟稀少的农村仍然被绿茵覆盖,在人口聚集的中心城市却是一种与中国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类似的景象。曼彻斯特几百座五六层的建筑,每座建筑的旁边都有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除了烟尘,就是高速增长的人口。1760—1830年曼彻斯特的人口增长了18倍(Hobsbawm,1999,p.34)。每天清晨,成千上万上班的工人挤满了街道,织机的交响乐响彻云霄。棉织品是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产品,或者说唯一的重要产品。纺织业是工业革命中遥遥领先的领跑者。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是相对简单便宜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初始阶段的技术是低技术,不需要科学知识,所需要的技术没有超过18世纪工匠所掌握的技术(Hobsbawm,1999,p.37)。这使工业革命的起步成本极低。尽管成本低廉,但工业革命初期确实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和分工是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来源。对产品的需求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了技术革新的需求。技术革新和生产力的提高是建立在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的基础上的。纺纱与织布速度之间的不平衡是制约当时纺织业技术进步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同时也是引导纺织业技术革新的主要线索。纺纱的速度落后于织布的速度,这一差距引起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flyingshuttle),一个织工就可以完成织机上的所有工作。1764—1767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spinning jenny)使纺纱的生产率提高了16倍。1768年,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waterframe)可以生产强力经纱并使用水力,纺纱的速度再次提高并节省了劳力。克朗普顿的骡机(mule)把以上发明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生产经纱和纬纱(Madisson,2006,p.98)。为了平衡纺纱的迅速发展,织布也出现了技术革新。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动力织布机(power loom)(钱乘旦等,2007,第 216页)。英格兰动力织布机的数量不断增加,1813年为2 400台,1829年为55 000台,1833年为85 000台,1850年达到224000台。这些技术革新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人们发现,难题不在于发明本身,而在于人们是否准备好接受这些发明,在于市场的容量能否容纳这些发明的结果(Hobsbawm,1999,p.38,p.42)。一旦发明为生产者所接受,为市场所容纳,就会促进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棉纺织业在19世纪20年代占英国国民收入的7%—8%,其增长速度在滑铁卢战役后的25年中每年均达到6%—7%,这使同一时期英国的工业增长速度达到了顶峰。当棉纺织业在19世纪最后25年的增长速度下降到0.7%时,整个英国的工业也停滞不前了。棉纺织业还对英国的对外贸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10年中,棉纺织品占出口的一半;在19世纪30年代,粗棉进口占进口的20%。这一时期英国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和航运业都取决于棉纺织业一个行业。早期工业革命基于单一产业——棉纺织业,这极大地简化了工业革命的复杂性,但同时也决定了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是不稳定的。
产业革命初期的生产组织形式还不是工厂化。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大体分为三类:(1) 大型工作场地,如采矿、造船、炼铁等行业,集中了较多人力,有一定分工。(2) 作坊,如金银首饰、马车、靴鞋、衣帽等行业,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技术性较强。(3) 家庭工业,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散布在农村中。最后这种形式在纺织业中非常流行。家庭手工业被商业资本控制,商人提供原料、收回成品、销售产品。这是一种分散的小生产者(纺纱工、织布工、染色工、各种商人,大量使用妇女和儿童)的生产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逐步发展为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中型企业的组合,用一个复杂的交易网联系起来,这个交易网就叫作“市场”。这种组织形式类似古代的手工业者的行会。然而它是极具革命性的,代表了人和机器之间的新的关系、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制度、新的生活节奏、新的历史时代。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为第二阶段打下了基础。水利和蒸汽的使用,使工厂化开始成为生产的组织形式。1815—1840年,工厂化在整个纺织业得到了推广(Hobsbawm,1999,p.37,p.43)。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家,许多农民变成企业家。在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纺织业就业迅速增加,从18世纪70年代的微不足道到1820年占劳动力的6%(Madisson,2006,p.28)。纺织业使用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妇女、儿童),这些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的产品也物美价廉。收入在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分配向资本倾斜,1820—1845年棉纺织业的净产值增加了40%,而工资支出仅增加了5%,这使资本积累大幅度增加(Hobsbawm,1999,p.47)。
纺织品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出口中棉纱和棉布制品的比重从1774年的2%上升到1820年的62%。同一时期呢绒制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则从49%下降到12%。工业革命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1700年英国占世界商船吨位的1/5,而荷兰占1/4。此后一个世纪的发展使英、荷海运力量发生根本性转变,1820年英国占40%,荷兰占2%(Madisson,2006,p.96,p.98)。英国的对外贸易也大幅度增加,1675—1784年英国平均每年进出口总额为850万英镑,1775—1784年间上升到2 000多万英镑(钱乘旦等,2007,第206页)。1700—1820年英国出口每年增长2%,而荷兰每年下降0.2%。
产业革命对社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包括:(1) 人们富裕程度的提高促使人口增长加快。1700—1820年英国人口增长加快,比17世纪快一倍,高于任何欧洲国家(Madisson,2006,p.96)。(2) 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人口比重减少,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3) 收入和财富的增长迅速。英国18世纪人均收入的增长比17世纪加快,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18世纪,荷兰的人均GDP减少。荷兰的储蓄大量用于海外投资,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购买英国的公债。可以说,英国的发展受益于荷兰的投资。早期工业革命主要不是依赖国内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是更依赖资本积累,这使得源于收入从工人向资本家转移而产生的资本积累得到了最大化。资本积累对于企业的早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扩大资本积累”,必须把工资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而且,在早期,由于缺少融资渠道,资本的积累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尽管投资增长加快,19世纪早期投资还不到国民收入的7%。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产生了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的不平均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增加了社会动乱的可能性。“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时期,一般老百姓如此持续地、深切地,常常是极度地不满。17世纪以来也没有一个时期像这个时期一样,我们可以说大众具有革命性。”这部分地是由于公认的生活水平的增长低于总体的经济增长,部分地是由于人们的预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要求收入的同步增长。贫困也限制了国内市场的规模。19世纪30—40年代,虽然要求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要求改革。
此后出现了棉纺织业的衰落。棉布价格下降。国内市场的发展速度低于生产的发展速度,不能吸收全部产品。海外市场的情况则是,发达国家不愿进口英国产品,落后国家则没有能力进口(Hobsbawm,1999,pp.51—54)。纺织业的衰落呼唤着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