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海外市场:工业革命的导火索
英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航海对英国的重要性。英国西邻大西洋,有畅通的出海通道,面向波涛汹涌的西方大洋。许多世代以来,英国人积累了丰富的航海技术和知识。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皇家海军始终是世界第一舰队,英国舰队在波峰浪尖上航行的娴熟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英国出口既不依赖国内市场,还可以夺取别国的市场,可谓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出口成为英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6—19世纪,英国的贸易政策的主导思想是重商主义,政府把发展海外市场作为基本国策。1550—1700年,英国的商船队大大扩展,1697年总吨位达到32万吨。海军相应的发展保护了英国的商船队在世界各大洋的航行(Madisson,2006,p.94)。
16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殖民地,英国及其殖民地被称为英帝国。1922年,英帝国拥有4.6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1/4。英帝国拥有3 3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地为英国的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成为英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640年以前英国的出口几乎只有一种产品——毛呢。17世纪末毛呢出口下降到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下,40%的外贸额是非欧洲产品的转口,或对印度和北美殖民地的出口(钱乘旦等,2007,第188页)。
1820—1860年,运输费用的降低缩短了各大洲之间的距离,使世界范围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最终形成。到19世纪末,大多数非贸易原材料变成可贸易品(Watts,1987,p.8)。苏伊士运河的开通缩短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经济距离。1914年,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缩短了南美洲与欧洲的经济距离。中国在1855年把关税降低为3%,增加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运输费用大幅度降低,降低了世界贸易的费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见本书第3章的详细论述)。贸易不仅为发达国家带来好处,也惠及发展中国家,1850—1912年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在GDP中的比重上升(Watts,1987,pp.15—16,p.22)。贸易也使政府发生了变化,许多国家的政府愿意为本国商人的利益打仗,很多战争的目的变为商业性的。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的发展,成为孕育工业革命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