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从帛书《五行》公布到竹简《五行》篇公布以来,研究者对于帛书《五行》经部与说部的思想差异,以及说部与孟子思想联系的论点。

庞朴在早期研究中即提出,帛书《五行》说文中大量引用《孟子》文句,如集大成,金声玉振等,他说:“对照两边引文,自会发现,佚书同孟子,在这里不仅思想相同,而且连语言也一样,几乎无需多加说明。……据此,可以说佚书中的圣是脱胎于孟子的。”[1]即使是反对把帛书《五行》篇的思想归结为思孟学派的池田知久也承认,马王堆《五行》篇最中心的思想是孟子思想,“马王堆《五行》所怀抱的思想是儒家思想,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孟子思想,这一点无庸置疑”。当然他认为此篇中也有荀子思想的影响。[2]

竹简《五行》和帛书《五行》最大的差异是帛书《五行》的说部突出“仁义”,而竹简《五行》并没有突出“仁义”。竹简《五行》公布后,陈丽桂比勘了竹简《五行》和帛书《五行》之后,指出竹简《五行》崇“圣”,而帛书《五行》崇“仁义”,二者思想重点有所不同,基本上说部更切近孟子的观点,而经部则有所不同。[3]李存山也认为:“正是在孟子思想的影响下,帛书《五行》篇出现了对简本的种种改编的情况,这些改编是迁就于孟子思想的改编,而其解说,一是解释原有的文本,二是加进了孟子思想的因素。……如果说简本五行乃是子思(或子思氏之儒)的作品,那么帛书《五行》似可谓‘孟氏之儒’的别派的改编解说本。”他所说的孟氏别派,指的是孟子后学中与孟子思想有所不同的儒者。他还认为,荀子在楚地应见过帛书《五行》篇,其批评包括对此篇的批评,或主要针对的就是此篇。[4]李景林认为,简本《五行》从思想结构上应接近孔子,为子思“昭明圣祖之德”,绍述孔子思想之作。而帛本《五行》则强调“仁义,礼知之所由生也”,此说则接近孟子,其说在用语和思想上更接近孟子。从简本到帛本,其性善论之征愈益明显。[5]这也是在内容上充分肯定帛书说部的思想近于孟子的思想,但他未就作者问题加以讨论。

可见,从帛书到竹简,学者大多认为帛书《五行》的说部的思想切近孟子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似无争议。当然,也有个别学者认为五行思想与孟子有所不同,这一点我们在下节来加以解释。我们的问题是,如果荀子在《非十二子》中的批评是主要针对帛书《五行》篇,那么荀子究竟根据什么指认说“子思唱之,孟轲和之”?

[1] 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载《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第130页。

[2] 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郭店简与儒学研究》,中国哲学二十一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7—98页。

[3] 陈丽桂:《从郭店竹简〈五行〉检视帛书〈五行〉说文对经文的依违情况》,载《本世纪出土思想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上册,陈福滨主编,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4] 李存山:《从简本五行到帛书〈五行〉》,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46页。

[5] 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同上书,第6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