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养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平衡看待儿童的发展

我上大学的时候,一直想找到一个完美的教育理论。然而学了这么多年,我终于明白:世上并不存在什么完美的教育理论,每个理论都是从某个角度出发去解释儿童的发展。每个理论在提出来的时候,都有它先进的地方,然而当我们不断去研究这个理论的时候,往往也会发现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养育孩子,没有必要遵循某一种理论。如果只遵循一种理论,就很容易走极端。真正的养育之道是:客观地评价每个教育理论,取其精华,然后平衡看待儿童的发展。

怎样才能做到平衡地看待儿童的发展呢?我们先要了解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儿童的发展,到底是先天因素决定的,还是后天因素决定的?

先天因素是指与生俱来的特征,即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遗传信息。

后天因素是指儿童成长过程中周围所有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比如,学校教室的布置是物理环境,而学校老师的教学则是人文环境。

物理环境怎么影响人的发展呢?

比方说,美国的小学教室会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在同一个时间段,学生甲可能在阅读区阅读,学生乙可能在作业区做数学作业。这样的物理环境为孩子的独立学习提供了条件。而中国的小学教室是一排排的课桌,方便学生统一听老师讲课。两种不同的物理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文环境怎么影响人的发展呢?

比方说,老师是和学生一来一往的启发讨论式教学,还是不容置疑的填鸭式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关于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法国哲学家卢梭(Rousseau)认为,儿童天然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有天生的发展时间表,时间到了,孩子自然会按着时间表依次成熟。而英国哲学家洛克(Locke)认为,孩子出生时是一块白板,他们的成长完全取决于怎么养育。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华生(Watson)和斯金纳(Skinner)同样认为后天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通过奖励和惩罚可以塑造孩子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研究到今天,我们认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主体性,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那么,天生因素和后天因素到底是怎么相互作用的呢?

表观遗传学提出了很多观点,其中一个概念叫作反应区域(range of reaction)。反应区域的意思是,基因和环境共同塑造一个孩子,而每个孩子具有自身独特的特质,因此对环境所做出的反应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要去观察和判断孩子的反应。有的孩子需要特别丰富的环境才会发展到最佳,而有的孩子在一般丰富的环境里也能发展到最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能发展到最佳的环境因人而异。比如,有些人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对于孩子来说,玩具越多越好。但是,如果父母注意到给孩子太多玩具,他反而不知道该玩什么了,就应当减少一些。这才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方式。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婴儿刚开始只会发出一些声音,然后有一天他突然会讲清晰的单词了;婴儿本来不会玩假装游戏,然后有一天大人突然发现他在玩假装游戏。于是很多人会问:孩子的发展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突然地从无到有的呢,还是渐变的?

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种持续的、渐进的变化,即发展是量的变化。同一种技能慢慢变得越来越强,通常可以从数量上去衡量。比如,一个人的词汇量、记忆量,甚至大脑容量等方面的变化,都是数量上的变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是一种突变,而非持续性的变化,即发展是质的变化。比如,不同的思维方式,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不是数量的不同,而是性质的不同;再比如,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质的不同,我们也无法用数量的多少去衡量。

目前我们认为,儿童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连续的,是量的变化;而在某些方面则是非连续的,是质的变化。

比如,很多父母都关心孩子的注意力,希望孩子可以在一件事情上持续保持注意力。我们可以用时间来衡量孩子的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持续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这是量的变化。我们还可以测出孩子能够同时注意到几件事情,也就是注意力的分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能够同时注意到的事物会增多,这也是量的变化。那么,怎样才算是质的变化呢?婴幼儿在不断地学习新的事物,他们会很快注意到周围的任何新鲜事物,这有利于孩子的快速学习。而成年人已经有非常多的经验了,所以往往只注意到对他们有用的事物,而不再像婴幼儿那样关注所有新的事物。这就是注意力发展的质的变化。

如果父母了解儿童发展的这种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就会平衡地看待儿童的发展,而不会对诸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过于焦虑。因为对婴幼儿来说,注意力不集中是完全正常的现象。

单一性与多样性

有人认为,人的发展是单一性,所有人的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进程。比如,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人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人类到了青少年后期,都会发展出抽象思维。但是后来的跨文化研究发现,这个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个人独特的成长环境和所处的文化大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千变万化的。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认为,由于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遵循同样的发展进程,有的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抽象思维。

理解发展是单一性的还是多样性的,还有一个角度。比如,有人认为,童年经历决定一切;也有人认为,人的发展充满了可能,后期经历对人的发展也很重要。如今,大量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童年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发展确实影响很大,但并不是说人的一生都由童年经历所决定。

我们举一个安全依恋的例子(第三章中会详细讲述母婴依恋)。研究发现,有些非安全依恋的孩子,如果母亲得到家庭或者朋友的有力支持,有可能转变为安全依恋。而有些安全依恋的孩子,如果家庭贫困,生活环境不稳定,父母压力过大,也有可能转变为非安全依恋。由此可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发展的多样性促使我们关注孩子的发展环境。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其独特的特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不同,成长的道路也可能不同。当代心理学家认为,正是这些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出了复杂、多层次的个体发展。

所以,早期的童年经历固然重要,但是青少年时期甚至成年以后的经历,仍然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比如,很多成人选择重新回到课堂修大学学位,这个经历就有可能改变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和道路。

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介绍,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平衡看待儿童的发展。这样的视角会让我们对孩子更接纳、更有耐心,也更能帮助孩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