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操作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国家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2015年以来,教育部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等文件。根据以上文件精神,结合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和《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全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教学诊改”)工作的开展。

在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相继推进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背景下,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区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单位,2016年在广西率先开展诊改工作,探索建立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了探索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机制、路径、方法,为广西职业院校广泛深入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提供参考借鉴,2017年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自治区教育厅重大课题“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研究与实践”展开研究。四年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55821”的诊改理念,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对教学诊改工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立机构、建体系,定目标、建标准,理制度、建流程,构维度、建螺旋,双引擎、注动力,搭平台、控过程等举措,扎实推进诊改工作,构建了“目标标准引领、设计组织保障、过程监控预警、诊断改进提高”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诊改模式。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操作实务》汇集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所主持课题“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XZJ2016ZD18)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学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践的机制、路径、方法,展现了独具广西职业教育特点的现代质量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参考价值。本书详细展示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以及平台建设的具体做法和典型经验,为职业院校推进教学诊改工作提供详细的工作模板及案例,可作为职业院校教职员工开展诊改工作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韩志刚教授统稿,其中第一章由王自豪撰写,第二章由韩志刚、张良军撰写,第三章由韩志刚、贾明祖撰写,第四章由韩志刚、廖造壮、张良军、度国旭撰写,第五章由张良军、李俊、吴坚撰写,第六章由张良军、李俊、王彰云撰写,第七章由王自豪撰写,第八章由韩志刚、廖造壮、张良军、王自豪撰写,第九章由韩志刚、蒙海涛撰写。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漏,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韩志刚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