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裸态时代与原始服饰意识
一、裸态时代
约3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猿类,它们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化,古猿学会使用工具和直立行走(图2-1),并逐渐产生了语言;距今180万年的早期猿人已能直立行走;5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技能,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大约在50万~30万年前,人类开始从原始居住的地方迁移到北方寒冷地带,住在山洞中,开始用赭石、白垩土和彩色泥土等涂身;直至距今30万年前,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才有最原始的穿着“衣”的生活。
到了距今约5万年的时候,随着晚期智人的出现,人类种族开始形成。在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族出现了;到旧石器晚期时,原始人学会了建造房屋,并形成了氏族公社。在北京龙骨山山顶洞考古发掘出一枚长约8.2厘米、最粗处的直径为0.31~0.33厘米的骨针,这表明在距今2.7万~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制造出了我国祖先最早的缝纫工具。
图2-1 从猿到人的进化
约从l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在这一时期开始制造陶器,金属器也开始出现。在青岛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可以看到有关于服装的信息,陶盆图案上似乎是穿着连衣裙式、下摆齐膝、腰部束带的袍服的人在舞蹈。此时的人类已经开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初步掌握了养蚕和利用工具进行纺织生产的技术。在原始社会末期,氏族公社的公共财产逐渐变为私有,原始社会逐步向奴隶社会过渡。
关于人类起源的学说,长期以来在国际上争论不休。在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整个人类人文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而对于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相应地也在欧洲拉开了序幕。
从目前来看,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基督教《旧约全书》中的“创世说”。《旧约全书》上说,上帝用了6天时间,先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最后照自己的模样用圣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名叫亚当,又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并作为他的妻子,名叫夏娃(图2-2)。亚当和夏娃的子孙都是上帝的后裔。根据《旧约全书》的说法,亚当和夏娃最初是不穿衣服的,只因为听了蛇的怂恿,偷吃了禁果,眼睛明亮了,知道了羞耻,才扯下无花果树叶遮住下体,这便是服装的雏形。对于这种说法,当代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质疑,原因是羞耻观念只会在文明社会出现,即摆脱了蒙昧社会和野蛮社会以后。因此,遮羞论并不能说明服装之源。
图2-2 亚当与夏娃
(1)盘古开天辟地:传说在人类还没有形成之前,天地一片混浊,像一个大鸡蛋。经过了18000年,孕育在中间的盘古突然醒来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抓来一把大板斧,朝前用力一挥,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鸡蛋”破裂开了……于是,轻而清的东西飘浮上升,慢慢形成了天空,重而浑浊的东西逐渐下沉凝结,最后变成了大地。盘古担心天地会再合拢,于是就用脚踩着大地,头顶着天空,站在当中。而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一直撑在那里。直到后来,天地的构造已巩固时,盘古终于倒下死去了。临死前,盘古把呼出的气化作风和云,把声音变成雷电,把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和胡子化作闪闪发亮的星星。他的四肢五体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岳,血液化作江河,肌肉变成田土。就连身上的汗毛也都变成草木,使大地披上了绿装。
(2)女娲造人说:自从盘古开辟天地以来,大地荒无人烟,毫无生气。这景象使得另一位天神——女娲非常孤独,感到似乎缺少了什么。有一天,女娲找到一处清澈的水池,就在池边蹲下身来挖起黄泥,按照自己的模样做了一个泥娃娃。当她把这个泥娃娃放到地面时,泥娃娃居然蹦蹦跳跳地活了起来。女娲心里很欢喜,于是继续用黄泥造出许许多多男人女人来。这些赤裸的人围着女娲欢呼跳跃,虔诚地感谢她,然后就分散到各地去了。然而,人总是要死的,为了不让人类灭绝,这位慈祥的人类之母,又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让男女互找配偶,让他们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二、人类进化过程中服饰意识的萌动
人类的进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无不在渐进过程中获取。生物体由简单的雏形而渐进趋向复杂,生物体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有益于生存的就会被保存下来,这符合自然进化法则。人类的发展也是自然的选择,服装乃是人类生存形式的衍生,所以,如果没有人类也就没有服装,服装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发展并走向繁荣。
历史的演进是人类活动的轨迹,在此过程之中人类创造了精彩夺目的各类文明。史前社会,人类的祖先早已有了从事各种活动的能力,从他们所留下的遗物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人类在遥远的历史过程中生存的情景。根据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学者研究,地球上出现人类的年代推定为二三百万年前,由猿人进化而来。以直立步行为基础而生活的人类,最初全身长满了用来保护身体的体毛,依靠自身的天然防护的体毛,他们度过了冰河时期。那时期的猿人与其他生物较和谐地生存于温热地带,生活内容也与多数的动物基本相似,过着长期的野蛮裸体生活(图2-3)。他们每天的“工作”与努力,基本上都是以能得到食物为最高目的,凡是与饮食有关系的事情,他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做好,这种生活行为与其他的动物并无明显的区别。
图2-3 裸态时代的生存状态
原始人类的身体表皮生长着具有自然防护机能的体毛,以调节体温,适应环境的生态变化,达到保暖御寒的目的,这与其他动物身上的毛皮具有同样的功能。经过历史的发展,猿人也在慢慢地进化着,这种有调节气温、保护身体等机能的体毛也逐渐在退化和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猿人渐渐地露出了身体的表皮,这样人类就不得不想到要利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弥补自身生理机能的不足,以达到适应生存和生活的目的,这就使得服装的出现有了极大的可能。
或者说,随着猿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他们的繁殖力和存活率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人口数量就会不断增加,如此一来就必须要扩大寻找食物的地域范围,否则就会无“饭”可吃,南居北移也就成了生存的必要。在南居北移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不得不想办法适应寒暑不同的气候环境,故而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发明了“衣服”。在寒带地区使用兽皮、毛皮,保暖御寒;而在热带地区,为了防护身体不受外伤、蚊虫叮咬,或为了战争时期的防护,人类又发明了简单的“衣服”,即采用自然的树叶、树皮、花草等制成衣服。
人类为何发明衣服?这是需要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是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自人类体毛脱落后,为了生理的需要,这是确实的因素,特别是人类在直立行走后,前肢可以自由活动,为了生存的需要,他们开始使用双手制作物品,并且运用逐渐发达的头脑,发明用具,使用各种器物。最初他们只是有目的地满足欲望的需求,毫无装饰可言,几乎是采用原始的自然形式,工作技能完全是一种原始的构成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随着生活、技术不断地发展,原始的人类利用发明的器物工具和自然的物质,制作出对自身有防护和装饰作用的“服饰”,这种原始的人类最初的服装意识也渐渐地在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则以自己所作出的改变来迫使自然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支配着自然。”
三、原始文身
文身是一种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装饰的形式。原始人类喜欢用锐器在身上的不同部位刻刺出各种花纹、图形、记号、标志等,他们还涂上颜色,使刻刺的纹样长期地保留在身上。这是原始社会服饰文化的一种变相的体现模式,同时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现象。
原始文身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出于爱美、有的是出于性爱、迷信、尊贵、标志、图腾与崇拜等。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这种对皮肤的装饰都标志着人类改变外观形象的开始,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现代的社会里,文身现象依然存在,只是它所赋予的意义有所不同。
绘制文身是指用一定的绘画工具在人体上绘制出各种纹样。彩绘文身是指通过一种特殊的植物材料在皮肤表面上着色描绘的行为。着色后在皮肤表面上持续一至三天或一至三周,之后会慢慢淡化直至消失。这种文身比较文明,被文身者不用受较大的肉体疼痛,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将文身图案去掉,可以重新再进行新的文身表现与展示(图2-4)。
刺青文身是指用一定的锐器在人体皮肤上刺制出各种纹样,一般都是要添加各种颜色的,这种文身一般无法消除,要随皮肤永久留存(图2-5)。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自先秦以来出现了以文身作为刑罚的黥刑,就是在犯人面部刺字留下永久的犯罪标志。这些刑罚使人对刺青产生了负面的印象,但是在许多文明中,刺青是一种社会阶级与地位的象征,如在古埃及就利用刺青划分社会地位。
图2-4 现代绘制文身
脓制文身也称为痕迹文身,是指用锐器在人体上刻画出图案,然后使用一种草药,让刻画处发脓烂坏之后出现的一种疤痕。这种文身很残酷,一般被文身者需要受很大的痛苦,需要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图2-6)。
图2-5 刺青文身
图2-6 非洲苏丹土著人脓制文身
文身的图案反映了原始人类的思维形式,是原始人类的一种思想的表现和传达。在没有文字以前,人类往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图形符号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