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指导
课程名称: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管理类)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总学时:24(课内)
理论教学时数:16
实践教学时数:8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
课程目的:
1.让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了解专业的概况、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要求、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及其成长轨迹。
2.理解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概况、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明确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及实施途径、专业教学计划与学分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及学分分布、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及使用等方面。
4.在对专业认知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树立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做好学习规划,并引导学生结合人才需求和自身条件,制定个人的职业规划。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企业参观、课后训练等。通过各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理解。
1.课堂教学:在讲授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举例说明管理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工作过程、职业前景与发展趋势,并及时补充最新的发展动态。
2.企业参观:本课程需要结合企业参观进行教学,主要安排学生到工商企业进行参观,与企业管理者进行现场交流与互动,安排基层管理岗位进行角色体验与模拟等,提高学生对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
3.课后训练:针对管理专业的特点,安排课外的拓展训练活动,活动分为户外和室内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设置简单易行的户内外项目,也可以安排到专业的拓展训练机构进行。通过拓展训练活动,强化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职场情商和综合素质。
4.考核:本课程建议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终极性考核为辅助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通过课堂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综合打分,占80%。终极性考核以书面测试的形式,考核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情况,占20%。
教学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