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管理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讲 管理职业环境与职业前景

一、工商管理职业环境

有很大一部分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最开始来自基层锻炼经验。虽然说很多企业目前开出的待遇水平让人较难接受,但从长远来看,工商管理对我们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毕业生在人力市场还是很受欢迎。

在校期间最需要锻炼的能力是沟通能力,而方式几乎是无处不在:尝试推销产品,让别人接受你的想法,参加社会、市场调查,组织一些活动等。沟通的对象可以是同学,是老师,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充分利用、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实习机会。你的管理思想没有经过实践检验,那就没有任何用武之地。看书当看扎实,工商管理学基础在实际使用中几乎看不到,但它的影子却无处不在。除专业课本外可以有选择地读一两本经典管理书籍,积极参加案例分析活动。另外,如《水煮三国》之类的书也是可以放在床头经常翻翻的。最后,一些关于职场现状的书也应该看看,因为管理是一门“人”的学问,进入社会以后,越能快速融入的人越有希望取得成功。

由于中国的工商企业管理科学发展较晚,管理知识大部分源于国外,中国的工商企业管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中国急需各种管理人才,尤其是经过系统培训的各级管理人才。因此工商企业管理职业市场广阔。工商企业的发展,要求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和环境动态适应相结合,这就为准备去工商企业做管理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很多机会。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有这么一个共识:最能吸引人注意的人物,除了政治领域外,就是来自工商界的优秀代表,例如海尔张瑞敏、联想杨元庆等等,所谓工商管理专业没有前途的说法是很难成立的。但摆在眼前的现实却告诉自己——没有经验的毕业生求职比较困难,甚至由于专业性不太强,人才市场上的一些工商管理岗位还要接受别的专业特别是相关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挑战,先技术,而后转管理似乎也是一种趋势。

20世纪末到现在,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总裁、CEO、HR纷纷著书立说,现身说法推销各自的管理技巧。《杰克·韦尔奇的自传》、斯宾塞·约翰逊的励志类小说《谁动了我的奶酪?》卖得火爆。商业管理类书籍的畅销从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对高级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追捧,“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阅读资料一】 工作环境三要素

作为一名企业主或者一名顶尖的高层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善的工作环境是其至为关键和重要的工作之一。企业的工作环境通常可以理解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硬环境比较容易理解和实现,主要是那些企业生存需要的实实在在必要设备设施和场所等,而软环境则比较虚化,往往是比较没有实形实体的,而通常又会和企业文化沾边。正因为软环境的无形,也就存在了大家因企业不同的状态和不同的时期进行塑造的可能。

figure_0043_0026

曾任百事可乐公司总裁十五年之久的哈佛大学商学院皮尔逊教授提出企业的工作环境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它们分别是绩效标准、经营概念以及人员价值观。

绩效可以理解为业绩和成效的综合,业绩是量的判断,成效是质的判断,业绩通常是一些比较容易评定的数据和尺度,而成效则是一系列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效率值。

所谓经营概念就是必须明白企业要参与竞争的领域是什么,以及企业应该以什么方式在选定的领域出人头地。作为企业主和高层管理者必须因应每一个逐渐发生变化的经营环境不断检讨其企业所在的经营领域是否正确?其企业在该领域中是否仍有生存能力?并据此研究得出一整套朝着一定大方向演进的经营思路。

众多企业的企业主和高层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企业的价值观,会不断的着眼于为了现在和未来企业的具有竞争力需要什么样的竞争人才?以及为了吸引和激励并留住这些人才企业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怎样的在企业建立一种公平和道德的原则并获得企业员工的认同?这些便是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正气的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非常虚幻而又实在的概念,它和企业的文化息息相关,而企业文化又和老板的文化息息相关,尤其在中国这样的企业环境下,往往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止,都深深地烙在企业的各个层面和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如何去塑造一个正直有为的对社会不断贡献的企业价值观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是否具备良善的工作环境的重要指针,大家不妨看看现在成功的企业,哪个不是具备以上基本要素的呢!

【阅读资料二】 关于工作幸福感的调查

工作条件是指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在现在语言中,通常指高级工作或脑力劳动、管理型劳动等的劳动条件。

1.工作能带来什么:解决温饱、充实感还是成就感?

让我们先来直面那个最直指人心的题目“你有多久没感受过幸福了?”据前程无忧的调查,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只能“断断续续地感受到幸福”,27.07%的受访者慨叹“幸福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9.39%的受访者悲观地表明“从未感受过幸福”,仅有8.51%的受访者“每天都很幸福”。通过前程无忧的“职场沙龙”,我了解到大多数人都在“忙着活”,但每个人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尽管我们不想工作成为生活的全部,但工作毕竟成为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工作是否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呢?55.06%的受访者表示工作收入只能解决温饱问题,17.26%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工作收入能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17.96%的受访者认为工作给自己带来了充实感,让人生变得有意义,仅有9.71%的受访者从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实现了自我价值。

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女性比男性更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女性受访者觉得“工作能带来充实感”的比例要高出男性受访者3个百分点,认为“工作有成就感”的女性受访者也要多于男性。

从学历来看,呈两极分化的趋势,中专学历的受访者最易感受到工作成就感,紧随其后的是硕士学历的受访者,同时,硕士学历的受访者因其学历优势和对待工作的理性态度,表示通过工作收入能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比例是各学历中最高的。从数据来看,最无奈和悲观的是大学本科学历的受访者,认为工作能带来充实感和工作有成就感的大学本科学历的受访者的比例低于平均数。

从工作年限来看,工作幸福感和工作年限成反比,工作1~2年的职场新手中近7成的人无奈地表示工作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反之,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中近3成的人觉得工作能带来充实感,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中14.35%的人觉得能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看来,不断地调整职业方向,认清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话,终会有所收获。

从各行业来看,咨询业、金融业、建筑/设计/装潢业、生物/制药/保健/医药业、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受访者的工作幸福感较弱,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收入不菲的咨询业,仅有4.55%的受访者表示工作能带来成就感,是各行业中比例最低的。快速消费品业、金融业的受访者的工作成就感也普遍较低。最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以教育/培训业、媒体业、广告业的受访者比例居高。而酒店/餐饮业和零售业的受访者较别的行业更能体会到工作充实感。而从公司性质来看,外商独资欧美企业的受访者的工作幸福感是各企业中最高的,国企的受访者在工作充实感和工作成就感上这两项的比例是各企业中最低的。

2.幸福的工作条件是什么:时间、地点、午休方式、工作环境?

让我们像google一样幸福,有免费的工作餐、托儿所、医务室、按摩室、游泳池、健身房、洗衣房……带着大狗来上班,公司出钱给自己个性化装修,丰富多彩的远游。这些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认为最幸福的工作环境?让我们来看看前程无忧的本次调查结果。

(1)最幸福的上班时间

“弹性工作制”和“朝九晚五”的受欢迎程度旗鼓相当,看来传统的“朝九晚五”并没有过时,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电子技术业、耐用消费品业、金融业、房地产及中介业的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更愿意接受“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咨询业、教育/培训业、IT业、保险业、媒体业、旅游业和广告业的受访者更倾向“弹性工作制”。选择“夜猫一族”的还是以讲究创意的行业——广告业的受访者为最多,但也只占其行业的7.23%,看来越夜越美丽的晚九朝五族还属小众。所有受访者中,仅有2.76%的受访者是幸福的工作狂,认为“整天工作最幸福”,但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和10年以上的幸福工作狂比例要高于平均数,前者是对工作有所憧憬的人群,后者是于工作有所收获的人群。

figure_0045_0027

(2)最向往的上班地

39.02%的受访者选择了“离家近”,31.33%的受访者仍然向往“cbd”,18.52%的受访者认为哪里无所谓,“只要公司提供免费班车”,余下的一成多的受访者在憧憬soho的日子,“在家上班”。初入职场的受访者更希望办公楼坐落在cbd、繁华商业圈上班,而众多新鲜人每当途经cbd那些姿态高傲的名店橱窗时,不由握紧拳头暗自生出一股奋斗的动力。

(3)最幸福的午休方式

41.42%的受访者最喜欢“小睡片刻”,26.09%的受访者更愿意“看书听音乐”放松一下,17.20%的受访者觉得“晒太阳、逛街、发呆”是午休时的最好享受,9.89%的受访者喜欢趁午休间隙“和同事谈天说地”了解资讯增进友谊,0.88%的受访者是“运动无止境”一族。

(4)最幸福的工作硬环境

37.98%的受访者希望“公司能够提供员工休息、娱乐的场所和设施”,15.90%的受访者对“办公设施的先进性”比较在意,各有12%的受访者分别对“办公区域的空气质量”和“办公区域的私密性”很看重,8.59%的受访者觉得“办公区域的宽敞性”很重要,还有7.67%的受访者认为“丰盛的工作餐”和“下午茶”能够让他们倍感幸福。

最幸福的工作软环境34.37%的受访者觉得“同事关系融洽,像朋友一样”最让人感觉舒服,32.29%的受访者很在意“公司内部沟通渠道通畅,各部门通力协作”,25.71%的受访者希望“领导英明,能倾听并指引自己”,仅有7.63%的受访者享受“各司其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觉,国企的受访者选择这项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企业的受访者,看来有些在国企中的人为繁复的人际关系所累,更希望寻求一种较为清淡的人际关系。从工作年限上来看,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受访者更喜欢融洽的、同事如朋友般的工作软环境,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更在意公司的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各部门之间是否紧密合作。

二、管理者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含义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在现实中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同的职业有其不同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可以分为基础层面的和具体层面两方面的职业道德。其中,基础层面的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职业道德原则及其规范的抽象,是对各种职业道德的共性的概括,具体层面的职业道德是指行业职业道德,它是以该社会一般职业道德为依据,并着重体现本行业或本职业特殊要求的职业道德。两个层面的职业道德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或者说是整体与个别的关系。

【阅读资料三】 古文化中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并出现相对固定的职业集团时产生的。人们的职业生活实践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基础。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职业分工,职业道德开始萌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又出现了商业、政治、军事、教育、医疗等职业。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基础上,这些特定的职业不但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求人们具备特定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各种职业集团,为了维护职业利益和信誉,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在职业实践中,根据一般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渐形成了职业道德规范。

在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例如,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计》中,就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记载。智、信、仁、勇、严这五德被中国古代兵家称为将之德。明代兵部尚书于清端提出的封建官吏道德修养的六条标准,被称为“亲民官自省六戒”,其内容有“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徵收、崇节俭”。中国古代的医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医德传统。“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是医界长期流传的医德格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医界职业道德文献。

一定社会的职业道德是受该社会的分工状况和经济制度所决定和制约的。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不仅限制了职业之间的交往,而且阻碍了职业道德的发展。只是在某些工业、商业的行会条规以及从事医疗、教育、政治、军事等业的著名人物的言行和著作中包含有职业道德的内容。在这一社会的行业中,也出现过具有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的人物,他们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受到广大群众的称颂,并世代相袭,逐渐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传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职业和行业也日益增多、复杂。各种职业集团,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增值利润,纷纷提倡职业道德,以提高职业信誉。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成立了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规定职业宗旨和职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了职业道德的普及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不但先前已有的将德、官德、医德、师德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而且出现了许多以往社会中所没有的道德,如企业道德、商业道德、律师道德、科学道德、编辑道德、作家道德、画家道德、体育道德,等等。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观念,使职业道德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很大的局限。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某些职业道德的虚伪性,需要时提倡它,不需要时就践踏它,并往往做表面文章,自我吹嘘。

2.管理者职业道德——诚信、自由、平等、责任意识

(1)诚信意识。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管理人员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操守之一。开放的美国人可以允许“经营管理”国家的第一责任人闹绯闻,却不能容忍他在法庭上说假话,本质仍然是诚信问题。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文化是相通的。随着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完善,管理人员的信用记录将成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的标准,诚信在现代社会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2)自由意识。就自由的一面来看,其主要的含义是指主体必须处于一种独立的地位,具有自主决定自己行为和能够承担行为后果的能力,其本质就是人的个体独立性。培养管理人员的自由意识也就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培养管理人员自己决定行为的意志和能力。

在实践中,由于社会舆论、社会关系以及一些利害关系的存在和制约,人们往往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为的,即使是最平常的一件生活小事,如果深入分析你就会发现也是如此。例如,星期天你准备睡个懒觉,但领导一个电话打来,说要办件私事,你会愿放弃一些东西。会的话,因为你决心不有求于他,自觉放弃了一些东西。无论是放弃还是不放弃,都表明你接到电话后,经历了思想和心理的斗争,你的行为都不再由你最初的最想的那种意识决定的。

(3)平等意识。就平等的一面来看,其主要含义是指契约订立双方在地位上是等同的,在权利和义务上是一样的。其本质即是要求人们在机会和权利上均等。在契约实现的过程中,机会均等意味着订约双方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的始终公平一致;权利均等则意味着上述公平具有合法的保障。

基于此,管理人员在处理各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时,尽可以理直气壮、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没有必要趾高气扬、对人颐指气使,更没有必要卑躬屈膝、惟命是从。至于和企业所有人之间则除了基于契约的雇佣关系外,其个体之间是平等的,并不存在什么人身依附关系,除了工作时间以外,管理人员尽可以放开工作的压力,尽情享受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平等意识来看,它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人人都应平等,二是人人都能平等。前者反映的是原则的均等,后者则是现实的均等。相应,培养管理人员的平等意识也应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培养管理人员的机会均等观念。

(4)责任意识。自由的本质是人的行为的自主,它意味着人是存在的主角和施动者,世界仅是受体。因此,经营活动中,职业经理人既是活动的承担者,同时也是结果的承担者。作为活动的承担者,他享有的是自由,作为结果的承担者,他要担当的是责任。完整的存在是活动与结果的统一,这决定了自由和责任的不可分割。一言以蔽之,自由意识能否真正具有,离不开责任的承担与否。

如何培养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呢?首先这离不开社会对责任观念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崇。其次,通过教育把责任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让人们认识到具备责任意识是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意识。最后,社会不仅要从正面树立尊重负责任的人的积极形象,还有从反面警示人们不负责任应受到社会法律和道德的惩戒。

3.管理者职业道德——能力本位的发展理念

“能力本位”的含义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形态的文化价值观,要以能力价值观为主导,当权位、人情、关系、金钱、资历、年龄、门第同能力发生冲突时,应以能力作为裁决的准绳,应让位于能力;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人生的一切追求首先应围绕如何充分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应把有能力、有业绩的人提升到它应有的位置上。

【阅读资料四】 职业能力的五个层面

中央党校张健博士依据人的能动活动层次的不同,把人的能力分为五个方面:

就生理层面而言,人的能力体现为“体能”。如力气的大小、速度的高低等。

就活动层面而言,人的能力体现为“技能”,即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如学习技能、操作技能、运动技能等。

就心理层面而言,人的能力体现为“机能”,即大脑的意识活动所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简单的逻辑判断力等,都属于机能的范畴。

就思维层面而言,人的能力体现为“智能”,即人们认识、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分为理论型智能、应用型智能、复合型智能。

就伦理层面而言,人的能力体现为“德能”,即道德自律力的有无和大小。如高尚和卑俗等。就精神境界层面而言,人的能力体现为“才能”,即人们的审美力、有无信念和信仰、人生境界的高低以及有无创造力或多大创造力等,是人的能力的最高层次。

总之,能力的基本构成可表述为体能、技能、机能、智能、德能和才能,共五个层面。它们共同组成层次递进的序列结构,有机地构成人的能力的整体。

【阅读资料五】 管理人员“能力本位”形成的路径

1.营造“机会均等”的社会氛围,构筑“事实平等”的社会体制

能力的充分正确发挥,其基本前提是人的发展的平等,即每个人发展在机会和事实上都是公平的。机会平等意味着每个人获得发展都是可能的,事实平等意味着每个人获得发展都是现实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才构成完整的平等。在实践上,事实的平等更具有根本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制度的保证。除制度保证外,作为管理人员雇主的资本所有者在选聘和考评经理人时要本着不唯上、不唯亲、不唯学历、不唯证书的原则,实事求是,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2.管理人员自身要牢记职责,时刻谨记学习提高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了。同时社会在进步,企业在发展,企业的工作始终处在变革之中。企业随时要基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革和创新,因此必然会不断遇到新的情况、问题和困难,管理人员生存的环境和职责要求其能力要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也即要求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把学习提高作为一项终身任务。知识折旧率指出,如果一个人一年不学习,他的知识折旧率为25%~33%,如果二至四年不学习,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文化的人,所以人的一生都走不出学校。

3.建立管理人员能效评价机制,促使能力主义成为经理人生活世界的基本信念

任何理念只有渗透到生活世界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会成为人们的日常信念。因此,要确立“能力本位”的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相应的“能效评价机制”,并使之渗透到经理人的职业活动中。一旦其职业活动进入“能效评价”的大坐标系中,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人才流通的渠道就会大大畅通;“有能者有位,有位者有为”的局面就会逐渐形成,人才选拔机制就会越发透明和成熟。

4.管理者职业责任——勇于创造的成就意识

管理人员是企业资本牧羊人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他追求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责任和目标。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勇于创造的成就意识。勇于创造的成就意识也是管理人员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要求。

(1)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个体以明确的目标选择、朴素的价值观、忘我投入的志趣、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主导活动时表现出的个人品质,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岗位责任意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敬业精神,要求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职业活动中具有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性,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从事本职工作。

(2)效率意识。信息时代,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一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才具有竞争力,才能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创造最大的价值,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每一个企业经营者所关心的,也是要求每一个职业经理人所必须做到的。

【阅读资料六】 如何成为一位高效能的管理人员?

1.明确的工作目标,包括总目标及各阶段分目标;

2.根据工作目标,制定可行性工作计划;

3.在日常工作中抓住工作重点;否则为琐事缠绕,天天晚上加班到深夜,有时还牺牲休息日,不仅影响到与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而且损害了身体健康,并因此降低了生活质量和人生乐趣;

4.决不拖延。所有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思路都非常清晰,永远知道一件事情,把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或者是把时间用在高效益活动的事情上面。拖延是消极的代名词,拖延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一事无成。解决拖延毛病的有两个办法:一是现在就去做,二是日事日毕,日清日结。

(3)成本—收益意识。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要将所掌控的资本得到最大的收益,而评估这一目标能否实现或实现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是进行成本—收益核算。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前提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者的管理人员也必须时刻绷紧成本—收益这跟“弦”,并以此对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把握,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为顺利实现创造新的价值提供有力支持。

(4)创新意识。创新不仅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法宝,而且可以创造出难以估计的经济价值,这些已经被无数的事例所证明。创新可以创造性地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创新并不局限在技术发明等方面,包括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在内的创新思维,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案例】“创新”典范企业

比尔·盖茨凭借对计算机软件的创新成就微软商业帝国,网络技术的革新使得互联网行业异军突起并造就了无数个亿万富翁,制度创新使得国有企业再度中兴。远大空调是起步于1988年的民营企业,依靠创新,仅15年时间,资产就由3万元腾升到18亿元,品牌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三、管理者职业风险

1.管理者职业风险的概念

管理者职业风险是指在执业过程中具有一定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人身风险。如因职业暴露产生的各种职业损伤、高负荷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工作过失导致的法律责任等都属于职业风险的范畴。

2.管理者职业的客观风险

(1)制度风险。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从事项管理活动,最惧怕的是制度的缺失,即没有程序、没有模式、没有尺度,这会导致两种情形:是无所适从,二是产生从众心理。这样必然会增大管理人员做出错误选择的几率,从而导致损失发生。正如上文所述的制度稀缺性的客观存在,使得管理人员面临这两种情形的可能性非常大,那么其后果必然是带来制度风险。

(2)组织风险。这里的“组织”作狭义理解,是指某些管理人员因屈从于上级领导意志,被动执行某些违规违法事项,一旦“东窗事发”,管理人员自身即使没得到“好处”,他们也会因“小作为”而受到责任牵连。同时,管理人员因屈从上级领导意志而违背职业道德,自身受到良心谴责的可能性也在组织风险的范畴内。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人员所承担的组织风险与单位整体工作环境尤其是领导个人品质有密切关联。

(3)操作风险。所谓操作风险是指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管理活动中的操作行为所引发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一方面指错误的操作行为所引发的风险,错误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一时失误,也可能是理解的偏差,比如在原始数据录入时出现差错,因一时疏忽致使钱财遗失、被盗等。管理人员按章行事无可厚非,但是有时他们对法规制度的理解难免会有偏差而致使错误发生,以上这些情况不仅会使管理人员被追究责任,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

【阅读资料七】 管理人员的可能面临的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的另一方面指正当的操作行为所引发的风险。首先,管理部门工作量大现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长期的加班加点易使管理人员积劳成疾,而且诸如文秘这样的具体工作更易使管理人员受到各种疾病的侵扰,同时繁重的工作也会无形中加大其心理压力,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其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此类正当的操作行为可能会得罪某些利益相关者,从而使他们面临被打击报复的风险。再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不断产生和引发新的技术问题,对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系统失灵或崩溃、系统漏洞、系统外部故意非法入侵等,这些技术上的问题使得管理人员的正常操作也存在较大风险。

(4)突发风险。突发风险是指外部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抗性,一旦发生将会给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伤害。由于管理人员平时总与金钱、权力相联系,容易成为不法之徒的攻击目标,一旦发生恶劣突发事件,其人身安全会受到威胁,责任追究也在所难免。

3.管理者职业的主观风险

(1)思想素质方面。部分管理从业人员不重视自身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自我完善。因此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来正确地对待工作,导致工作上不负责、工作原则性差。如部分会计人员做假账,给会计信息的失真创造了土壤。

(2)专业素质方面。管理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运筹学、法律、财务等。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一些不具备综合管理专业素质人员也在从事着相关的工作。如部分管理人员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不正当利益的驱动和干扰,导致一些不按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来对会计账簿进行设置、私自设置会计账簿、任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等不法的行为的产生,这些都给企业管理工作带来了风险。

4.管理者职业风险的后果

(1)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公司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致使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

(2)承担刑事责任。新公司法保留了以下刑事责任:刑法第163条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国有公司为受贿罪),第271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国有公司为贪污罪),第272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国有公司为挪用公款罪)。

(3)承担企业内部行政责任。新公司法规定了对公司管理人员追究内部行政责任的有效机制,如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可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并享有向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提案的权利,中小股东享有向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提罢免案的权利。

【阅读资料八】 管理者职业风险的预防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一个有良好素质的人,工作环境条件好,能自我激励,做到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工作环境恶劣或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能克服困难,承担压力以积极的态度渡过难关。因此,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应放在企业管理从业人员要求的首位。对于一个“有才无德”的,企业是坚决不能用的,不然很可能使整个企业混乱,甚至于破产。

2.进行自我职业分析,增强风险意识

企业管理从业人员,选择了管理岗位作为自己的职业,首先就要对企业管理的职业特点加以充分的了解。不管是管理人员自身,还是相关者,企业管理职业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管理人员违法执行职务后轻则被罢免,重则有可能被法院判决向公司或股东承担巨额赔偿责任或者身陷囹囫。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管理职位的光环和丰厚的工薪报酬就显得轻于鸿毛了。因此,公司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分析,认识到职业风险的严重性,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树立起职业信念,以诚信的态度参与到工作中来,通过多种手段来应对管理者职业风险,尽量最大限度地预防管理者职业风险。

3.充实专业知识,拓宽业务面,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管理人员除了应该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外,还应该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等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积极的充实和学习,努力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这对于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准确地对经济业务的真伪进行判断具有积极意义。

4.掌握相关法律和规章

企业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新公司法及其配套法规,吃透公司章程的具体规定,深入理解自己的义务、责任。在日常工作中,严格依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行事,切勿违法违规。由于公司法专业性极强,对公司管理人员职责规定十分复杂,因此公司管理人员可以多咨询专业律师,听取其意见做好职业风险预测与防范,出现纠纷后及时请律师提供专业代理服务避免出现损失或扩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