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情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透过行为,看见自己与孩子

8年前的一天晚上,我3岁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拼着他的乐高,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看了看表,已经9点多了,就对儿子说:“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玩?该洗漱了。”他满口答应。不知不觉过了好半天,我好不容易完成了手里的工作,走到客厅,却看到儿子还在玩,丝毫没有洗漱的意思。这一刻,我彻底憋不住了,冲着他喊道:“你还玩呢!看看都几点了!快10点了!你自己在这里玩吧,我去睡了!”说完,我转身就要离开,儿子追了上来,委屈地说道:“妈妈,我等你讲睡前故事呢。”听他说完,我的心顿时软了下来。

作为父母,每个人都经历过孩子磨蹭的行为,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选择了最简单便捷的一种——吼叫。你也许认为这就是一个稀疏平常的生活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位因为孩子的磨蹭而发火的母亲,而事实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一些被忽略的东西。

为什么我儿子会磨蹭呢?也许因为他正专注于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念,需要更多的练习以养成习惯;也许是因为他渴望跟我有更多的联结而舍不得睡;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激发出他洗漱的自主性,而他习惯了被我提醒和约束;甚至可能是因为我的情绪混乱以至放大和固化了他磨蹭的行为。

我为什么会吼呢?工作的超负荷让我没有时间陪孩子,我的心里既焦虑又内疚,当我对着孩子吼叫时,其实是把我内心的所有情绪都发泄出来了,其中还包含对我丈夫的抱怨——为什么他就不能管管孩子呢?!为什么我会吼儿子,而不是吼别人呢?仅仅是因孩子磨蹭吗?事实上,他只是做了每个小孩子都会做的事情,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是弱小的,也是我身边最为亲近的人。

作为育儿专家的我,从不缺乏沟通技巧,我可以列举很多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但是养儿育女并不完全是凭借知识和经验的事情,它还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从事家庭教育这么多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父母面临的育儿难题中,除了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还包括不懂如何加深对自己和孩子的了解。更深层次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他们行为的片面认知上;同时,透过孩子,发现自己尚不成熟的一面,让这一面也获得成长,这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课题。

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作为父母的你要拥有足够的思考力——你不仅要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成长,而且要关注如何让自己通过不断的觉察和思考收获成长。当你能够透过孩子的行为,更多地思考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时,你将看到更为真实的孩子和自己,这会改变你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在生命的最早期,父母与孩子拥有的互动模式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及一切能力的基础。

5岁以前是孩子脑神经塑造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里,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每一次互动形成了自己最初的人格。在这个塑造期里,你会经历很多挑战,孩子会不停地说“不”,只要他没有被满足,就会哭闹和发脾气。而透过这些表面的行为,满足孩子内心更深层次的需求,会帮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建立起最初的自尊与自信。那些频繁发生的日常琐事正是帮助孩子塑造积极人格的重要机会。如果在这段早年关系中,父母情绪不稳定,父母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控制、溺爱或者忽视,孩子的信任感及安全感就会遭到破坏,那么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会渗透到他的人格层面,即使孩子长大后处于安全的环境中,他仍然会感觉到不安全——要么极度自负,过度控制别人;要么极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过度依赖别人。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指的就是因为童年经历而在一个人的人格层面渗透进来的东西会影响他今后的行为、思考方式、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面,也会影响他成为怎样的一个朋友、同事、丈夫或妻子,甚至是父母。

这也是为什么我更乐于专注于0~6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因为这个阶段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有太多发展的可能性。每当一些中学生的父母来咨询我,怎样改变孩子厌学、网瘾、早恋等问题的时候,我首先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这个孩子在0~6岁时其详细的家庭教养经历以及父母自身的童年经历。在我接触的家庭中,有的孩子不管其先天气质类型偏内向还是偏外向,都可以做到自信和独立,与人友好地交往、合作,对学习充满动机。失败时,他们不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而是认为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努力。遇到问题时,他们不会过度焦虑不安,而是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还有一些孩子比较逆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或是胆小、常常退缩;他们也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学习缺乏兴趣。失败时,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然后就会选择放弃,不喜欢挑战困难。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异,除了孩子先天气质类型的原因,绝大多数还是出于后天的影响。孩子在6岁以前,最重要的影响者就是父母。从孩子的行为及反应模式,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与父母互动模式的影子。

那么,你可能要问了,如果我的孩子现在已经6岁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已经定型,无法改变了呢?

答案是,改变随时都可以发生。随着近几年来脑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已得出结论,人的大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可以被塑造的。但是,孩子在5岁时,大脑基本成型,其脑重量几乎与成人一致。因此,我们需要在生命的最早期帮孩子塑造积极的影响,而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否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及沟通方式。接下来的工作就像建造房子一样,先建成的部分是后面部分的基础。如果后期你想改变一所房屋的结构,就需要拆掉重建,这是费时费力的事情。所以,即使面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你也可能需要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和他重新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与其这样,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在本书中,你将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帮助你实现这些转变。你将透过孩子的行为,了解到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孩子的每个所谓的“问题行为”都是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未被看见而发出的信号,你对孩子行为的认知,影响着你们之间的互动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绪的“ABC理论”,即事件A的结果C并不直接受到事件A本身的影响,而是与B——我们的信念和认知相关。

假设一个孩子总是打人,如果仅把打人的行为看成是一个问题,那么你就会很生气,会对他责备、吼叫。而当你有意识地去思考孩子的行为有可能是出自模仿、渴望引起关注或者积累了不良情绪时,你就会平静下来,就会更容易站在如何积极引导而非控制的角度去和孩子沟通。

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也是一个好消息,正因为他的能力有限,所以他会毫无顾忌地通过行为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袒露给你。而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意识——所有“问题行为”都是孩子在向你诉说他的感受和需求,你就能用接纳和倾听的方式更多地了解他。而当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接纳和重视时,他就会安心地把更多深层次的感受和需要袒露给你。

当你有意识地觉察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以后,你的心情也许会放松很多,可以更理性地面对一些问题,愿意用支持性的态度和孩子沟通。所以,本书还将介绍一种支持性的引导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实现更为积极有效的沟通,避免你再回到吼叫、惩罚、责备、说教的老路上。这个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能否有意识地去使用它,并且把它灵活地融会贯通。运用书中介绍的“RULER沟通模型”,你可以做到对孩子既有接纳,又有引导;既有期望,又有支持。

的确,实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你付出时间和心力。然而,这些付出非常值得,你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和联结会帮助孩子塑造大脑神经通路之间的联结,从而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智。薇薇安·格林曾经说过一段使我倍感触动的话:“一个人只有曾经经历过被另一个人亲密地对待,被另一个人很好地爱着、很好地理解着,才能真正地明白,这种亲密、安全的依赖是怎样的状态,才能用这样的状态与其他人交往。”

在生命的最早期,孩子会通过与你的互动创建出内在的模型。这个过程就好比学游泳,当一个人学会了游泳,他就会忘记当初是怎样学会的,游泳会变成他身体记忆中一个程序性的内在模型。孩子通过与你的互动建立了一个如何理解他人感受和需求、与他人实现积极沟通的内在模型——这个模型一旦建立起来,就会一直为他所用,会影响他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决定他将来成为怎样的父母。

作为父母的你也一样,你不必纠结自己学到新方法后依然会时不时地对着孩子吼,也不用担心自己在使用这些方法时不够自然、熟练,你和孩子一样都在建立内在模型的路上,只要你愿意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就一定会拥有属于你自己的内在模型。终有一天,你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得越来越好;而现在的你,就是当下“刚刚好”的父亲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