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过三代:华人家族企业传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利丰简史:内与外的竞争

与很多跨国公司发展的轨迹一样,驰名世界的利丰集团,起源是一家小型出口贸易商行这种出口贸易商行当时泛称“洋行”,但利丰既非由洋人组成,亦没吸纳洋人资本,单由于经营成绩斐然,赢得了“小怡和”的美名。。1906年,李道明和冯柏燎在广州联合创办了利丰为表明企业为合资经营,他们用了两人的姓氏Li和Fung作为公司的名字,中文名字则采用了相同读音,但使用含义更丰富的“利”和“丰”。“利”指利润、胜利或锋利;“丰”则指丰裕、丰收和丰盛。在当时,使用吉利的公司名字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情况。,当时主要做陶瓷出口,目标市场是美国。冯柏燎在公司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烟花、爆竹、翡翠、玉石和其他中国工艺品均是美国采购者看重的商品。

由于两名合伙人的努力经营,利丰的生意日益兴隆。进入20世纪10年代,利丰已取得以下成果:①在广州沙面修建了5层高的总部大厦;②在自置物业内设立了工厂,直接制造工艺产品,从而赚取更高利润;③在沙面租用了一个大型仓库,以存放出口货物;④在香港开设了贸易分行,以应付贸易额的增长。

20世纪20年代后期,利丰的经营日趋蓬勃,受过良好教育的冯氏家族第二代(如冯慕英、冯汉柱和冯丽华等)成年后均加入公司。虽然李氏家族的部分第二代成员亦在当时加入了利丰,但我们没有找到相关证据。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剧变时(如省港大罢工及军阀割据),利丰仍能保持蓬勃发展态势,20世纪30年代初便跻身中国主要的出口商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由于担心战事会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损失,李氏和冯氏两大家族共同作出重大决定:①在香港成立“利丰(1937)有限公司”(为简化讨论,避免混淆,下文一律只称为利丰,特别注明者除外),并将其他业务整合其中,凸显香港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地位,并将广州大部分业务转移到香港;②两个家族的男女老幼成员,陆续从广州移居香港。因此,1937—1941年间,虽然大陆饱受战事摧残,但利丰的香港业务仍能持续发展。

虽然冯柏燎和李道明高瞻远瞩,已将生意和家人转移到香港,但战火最终还是蔓延到香港。日军在1941—1945年期间占领香港时,无数平民生灵涂炭,香港的商业也随之瘫痪,而利丰也无可避免地蒙受巨大损失。1943年,冯柏燎前往家乡探亲,了解当地家族物业有否遭到破坏——据说他因为目睹战事给家族带来巨大破坏而身患中风,抢救不及而逝世,享年63岁。

跟大多家族企业在日本投降后的重建过程相似,利丰迅速恢复了商业活动。然而,李氏和冯氏两家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前者指责后者管理不善、作风霸道。1946年(即利丰创立40周年之时),李道明决定出售所持有的全部股份,从而使得冯氏家族成为利丰的唯一经营者。

虽然冯、李两家的分裂并不愉快,但冯氏家族仍然决定沿用“利丰”这个名字,不作更改。由于冯氏家族成为利丰的唯一股东,第二代家族成员便顺理成章地投入不同层面的管理工作上,兄弟姐妹或子侄间的合作也更加顺畅了。家族成员的群策群力,使得利丰在战后迅速重整旗鼓。

1950年,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对新中国实施贸易禁运,这使得香港过去一直高度依赖的转口贸易戛然而止。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香港经济迅速衰退,而禁运对于身为贸易公司的利丰可以说是致命打击。

虽然当时大多数投资者对香港经济感到悲观,但冯氏第二代仍然积极应对。面对贸易订单的锐减,冯氏第二代决定自己建立生产线,以制造出口货品。抗战时期冯氏已在广州累积了管理工厂的经验,所以从转口贸易到制造业的转型可谓十分成功:5年内,利丰在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建立了生产基地,成为推动香港工业化的一股重要动力。

伴随香港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发展,利丰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1973年,冯氏第二代决定将利丰上市,而当时香港的股票市场非常兴旺。上市一方面可以吸纳公众资本助力利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家族也希望借此建立更透明的公司治理、公平的股权转让制度、开放的企业文化,以吸引更多有能力的非家族职业经理人加入公司。

上市后,利丰首先将业务扩展至玩具及零售层面,随之则是船务、保险和物业投资。上市后的10年间,利丰已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投资、全球化运营的大型跨国企业。1974年,利丰年营业额为8370万港元,1980年跃升至2.8亿港元,1987年提高到14.5亿港元;税后利润则从1974年的180万港元增至1980年的1150万港元,1987年更提高到4500万港元(见图2-2)。

图2-2 利丰的营业额与盈利(1973—2011)

数据来源:Li & Fung Limited, various years。

1989年,香港恒生指数暴跌,利丰股票价格亦经历了持续下跌。据报道,冯氏第三代家族成员之间当时爆发出不少矛盾。为了避免矛盾激化导致利丰衰落,冯汉柱一房的冯国经和冯国纶提出以“管理层收购”的方式私有化,将利丰退市,最终获得其他家族成员和股东的同意。换言之,第一次分家的40年之后,利丰出现了第二次分家的局面,而这次则使冯汉柱一房子女成为利丰的唯一股东。

1992年,香港经济开始复苏,股票市场逐渐从谷底回复,家族第三代冯国经和冯国纶将利丰进行重组,之后再次上市。由于改善了内部管理,利丰再次获得快速增长,年营业额从1991年的28.55亿港元增加至2000年的249.93亿港元,到2010年更增加至1241.15亿港元;税后盈利亦从1991年的8690万港元增加至2000年的8.6亿港元,到2010年更增加至42.8亿港元(见图2-2)。在约20年间,利丰年营业额增加了42倍,税后盈利则增加了48倍。

除了依赖管理优化带来的稳定增长外,兼并收购也成为利丰大幅扩张的动力之一。利丰在这个时期的并购获得了国际关注,如1995年收购英之杰公司、1999年收购太古贸易和金佰利公司、2000年收购Colby集团,以及2002年收购Janco Overseas等,均成为全球传媒的财经头条。

自2000年始,冯氏家族第四代——冯咏仪、冯裕钧、冯裕津及冯裕铭等(冯国经及冯国纶的子女)加入了集团的管理层,掌管着利丰的不同业务。随着冯国经和冯国纶步入60岁的人生阶段,他们开始制定传承规划,以确保家族企业能顺利传承到下一代。

2001年,集团将零售业务分拆为利亚零售有限公司,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11年转主板上市)。同期,利丰亦将其批发业务分拆成利和经销集团有限公司(IDS),2004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5年后,利丰将高档男士服饰零售企业——利邦控股有限公司上市(见图2-3)。很明显,利丰(1937)有限公司仍积极扩张,动作频频。

图2-3 利丰的组织架构

注:灰色标示的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资料来源:Fung Group, 2013; Li & Fung Limited, various years。

再次上市后的20年的发展过程中,利丰成为一家控制数十家子公司和4家上市公司的跨国企业2010年,IDS宣布进行私有化,利丰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数目缩减至3家。在2012年,于1937年成立的利丰有限公司,改名为冯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相比较而言,利丰1992年在8个国家雇用800名员工,2000年员工人数增至4668名,而2012年更增至28198名。同一时期,集团的办公室数量在2000年增至64个(位于37个国家),而2012年增至300个(位于40个国家)(见图2-4)。这些令人注目的数字,可作为解释冯氏兄弟得以跻身“香港富豪排行榜”第九位的一个有力注脚。

图2-4 利丰的员工和办事处数量(1990—2012)

数据来源:Li & Fung Limited, various y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