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学道路:《人民铁道》报“汽笛”文学编年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81年 走进小说的世界

1981年1月11日第83期《汽笛》刊发了范大宇写的游记《方腊寨》,这是范大宇首次在《人民铁道》报副刊发表作品。此君后来成为在全国范围有名气的故事作家,作品主要发表在《故事会》等刊物,范大宇后来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为《人民铁道》报写了大量中铁文工团演出方面的报道,这是后话。

1981年4月5日的《汽笛》头条发表了本报记者李显宗采访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报道《〈月食〉过后——访优秀短篇小说月食的作者李国文》,配有本报记者张谊的摄影。从这篇“本报专访”我们走进李国文的世界:1957年李国文27岁的时候在《人民文学》发表了一篇小说《改选》后被错划为“右派”,从“一个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干部变成了铁路工程队的力工”。李国文回忆自己在工地食堂吃饭的时候,还特别为他设立了席位,上面写着“右派分子李国文”。“那顿饭该是怎样吃下去的呢?他毕竟吃下去了!”年轻时代的李国文曾经在中国铁路文工团从事创作,和铁路渊源很深。后来又多年在铁路工程队筑路,走遍了全国各地。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了他在1978年开始写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这一年作家51岁了。这篇专访也开始了李国文和《人民铁道》报的渊源。

《汽笛》文学副刊有个传统就是素来重视小说创作,20世纪50年代时期的《汽笛》发表了不少苏联作家的铁道小说,草明、李克异等作家在铁路题材的小说创作方面也进行了有限度的艺术探索。但是像李国文、张林这样写出有全国影响的小说还是很少。

1981年5月17日第99期的《汽笛》副刊开始连载沈永年、杜来的反映抗日战争期间铁路职工进行地下斗争题材的中篇小说《秘密列车》,为这篇小说画插图的是青岛铁路工人曹祥玉,后来他进入人民铁道报社成为美术编辑。为求读者阅读的连续性,中篇小说《秘密列车》每期都连载,并非局限于《汽笛》副刊。中篇小说《秘密列车》在《人民铁道》报连载了33期,算是《人民铁道》报历史上的一个特例。

1981年7月30日的《汽笛》头条刊登了陶知信、王勇平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红旗礼赞”征文《在不显眼的地方》。这是后来成为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王勇平在《汽笛》副刊的初次亮相。34年后,2015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铁路文联二届九次理事会上,从总部设在波兰华沙的铁路合作组织任职归来的王勇平被一致选举为中国铁路文联主席,并担任文联秘书长。2015年11月26日王勇平退休。2015年10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了王勇平的新书《行走在亚欧大陆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