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价值立场
老子对于他生活的大地和他的同胞(特别对不是他所在阶层的广大群众),有着大同情、大热爱、大关怀,我们不能以所谓客观中立学术为借口,失去这一基本的价值立场。
思考本身,当它是自由、认真、用心的时候,思考的结果即使不是真理,也一定是走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这就是“道”这个汉字在甲骨文里的最早形象:站在一条道路中间的人。请注意,这个人所站立的地方,不是随便的一个土地或河流,而是一条有四个方向、每个方向都由两条边线构成的路,这个路很显然符合我对老子之“道”的解释:人行之路是为“道”。
将老子的道解释为“人行之路”,绝不是拉低老子思想的格局,恰恰相反,这才是老子思想的大格局、真本色。当庄子、淮南子、文子及道家、道教在说诸如“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道在其间而莫知其所”的时候,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句话将道放在了宇宙之间,弥纶天地,无所不在;忧的是来了一句“莫知其所”,未免有让人望洋兴叹、止于玄虚清谈的流弊。我更喜欢孔子的话:非道弘人,人能弘道。这才是大担当、大勇气,符合老子对于道的期望、德的定义。
有人会问:难道老子的道就是这么形而下,只是为了实现一个理想世界、美好生活、人人幸福的天下?难道不应该是形而上的命题:有没有上帝、世界是怎么来的、人类要往哪里去、有没有让人成功的速成法门或者涅槃自在的般若波罗蜜,顿生净土的极乐世界?
倒是应该反问:还有什么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比大同世界、美好生活、天下无争更重要的?上帝也好、耶稣也好、真主也好、佛陀也好,是他们追求的“理想世界”重要,还是这些大宗师的名与教更重要?为什么不去聆听老子2500多年前的教诲: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以名设教,门派也罢、宗教也罢,都是网罗重重;设道为法,国家也好、宗族也好,都是禁锢天下的绳索。由此可以推论,天下不太平、生活不美好,都是人之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德篇》第42章)。更准确地说,无道者首先是邦之贼:以知治邦,邦之贼也;不以知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谓玄德(《德篇》第28章)。其次是强盗头子: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竽。盗竽,非道也(《德篇》第16章),是在祸乱天下。所以老子反复申言侯王应该如何如何:侯王得一可以为天下正(《德篇》第2章)。
对于人类这个物种来说,最痛苦的不是苦难,是对苦难的漠视;最危险的不是伤害,是对伤害的认同;最绝望的不是暴力,是对暴力的赞美。人类思想绝不能沦为苦难、伤害、暴力制造者的帮凶,而要始终发出善良、和平、公正(弱者的权利)的呼声,才能推动社会的改善、世界的和平乃至宇宙、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好。
个人的力量虽小,却并非微不足道;每一个个人的觉悟与力行,都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思想的进化,觉悟后的择善固执,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之源。人类的历史在昭示这些事实:人类与思想的关系只有两种终极境况。一种,人类在思想家的正道里幸福进化;另一种,人类在思想家的岔道上煎熬沉沦。
老子给时代、给人类、给未来开出的药方是前一种光明大道,是让世界变好、天下人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道,这个道,就是玄之又玄,就是众妙之门。重点是“众妙”一词,道之用(作用)与显(具象),就是实现这个众妙,众妙是老子对他心中理想世界的一种拟象,认知万物宇宙人世之“道”是进入这个美好世界之众妙的门户。
简单地说,为什么要研究道、寻觅道、学习道、尊奉道?就是因为道是众妙之门。道是进入美好世界的钥匙。道的小用,是个人的美好人生;道的中用,是国家、族群、组织的有序美好;道的大用,是人类、地球、宇宙的生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