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与老子一起思考·道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不敢也。

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字释

尚:尊崇,古语里通“上”。褒义的有崇敬、仰慕、重视之义,贬义则有夸耀、标榜之义,与“媚”字之义近。

贤:多贝为贤,古意指财多,春秋时通常用于指有钱而无爵无官者,后来演变为有德行、多才、美好、乐于助人之义。

钱穆以不尚贤是《老子》晚于《墨子》的根据,刘笑敢说:“此说曾经相当有说服力。但是,自大量前无所知的竹简本、帛书本文献出土以后,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论证方法本身有很大局限或危险。”其实,并不需要出土文献,从思想演变逻辑上,不存在“否定观点”就一定晚于“肯定观点”。此外,当墨子主张“尚贤”的时候,也不意味着尚贤的观念在墨子之前就没有。

贤字出现频次:《老子》3次,《庄子》41次,《论语》25次,《孟子》74次,《管子》153次,《荀子》150次。

民:老子里的民,是春秋社会的最底层,是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是春秋时代的被统治阶层。

贵:权贵、显贵、尊贵。贵的反义词是贱,古意指身份、血统、家族爵位的高与低,后来才演变为价钱的高与低等。

货:财也,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作货物解是后来义。

盗:古意盗是泛指邪恶的行为,为非作歹都是盗,后来分化出强盗、窃贼、偷情等含义。盗器为奸(《左传·文公十八年》),窃货曰盗(《荀子·修身》),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庄子·山水》),闻平居家时盗其嫂(《汉书·陈平传》)。

心:泛指思想、感知。帛书本作“使民不乱”,无“心”字,偏重行为与结果。《老子》全书“心”字出现10次,与“欲”“知”“智”等概念相关,此处通行本“使民心不乱”与帛书本意思相差不大。从通行本。

乱:混乱、扰乱。但乱字本义是治理、整理,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所以《论语》里孔子说“予有乱臣十人”,指有十个帮自己打理事务的人(雇员)。

治:用作动词指办理、处理、经营、管理、打理等,都叫治。用作名词指整齐、妥当、有秩序,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政治、执政都叫治,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尚书·周官·太宰》)。

虚:空虚、衰弱、疏松等意,与实相反。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实:名词指充实、实在、殷实,引申为富有,动词作充满解。仓廪实而知礼节(《管子》);公家虚而大臣实(《韩非子·亡征》)。虚实与形势相关。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孙子·虚实》)。

腹:指肚子、肚皮,特指肚脐的上下两旁。

弱:此处用作动词,指削弱、减少,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名词则为衰弱,辅隙者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志:意图、想法、志向,春秋时代常用词。诗言志,歌咏言(《尚书·舜典》)。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左传·隐公元年》)。

强:坚强,加强、充实,也有尽力而为的意思。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彖》)。

骨:骨骼、骨架,引申指身体。骨与肉对,骨肉相连是也;骨也与形对,形销骨立是也。

知:知道,了解。通行本作“是夫智者不敢为”,帛书本作“使夫知不敢”,通行本由“民”转入针对“智者”,帛书本则主体未变,从帛书本。

敢:《德篇》第38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指有胆量做某件事情。

弗为:通行本作“为无为,则无不治”。帛书本作“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从帛书本。为字在老子文里贬义居多,指“妄作”,即没事找事,劳民伤财。

■翻译

不崇尚财富多的人,可以让人民免于争夺;

不崇尚难得的珍稀物品,可以让人民不去偷盗;

不炫耀引发欲望的事物,可以让人民的心思不狂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让人民的心思单纯,不愁吃喝(生活富足),

让野心减弱,让身体强壮。长久地使人民不耍小聪明、不充满欲望,

让胆大妄为者知道哪些事是不敢去做的。

这样就不用去做什么治理,也能使天下安宁。

■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