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家塾乱局的出现由来有自。
从入学动机说,贾府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第9回),但来源混杂,动机各不相同。大体而言,可分求知、求友与求乐三类。李纨的儿子贾兰,五岁就进学(第4回),来到贾府始祖为“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而设的家塾读书,自有难以言说之苦;荣府近派重孙贾菌母亲早寡,独守着儿子长大。他们都有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宝玉、秦钟则为了“可以常相欢聚”“得朋友之乐”而相邀入塾。至于薛蟠之流,则因“学中广有青年子弟,不免偶动了龙阳之兴,因此也假来上学读书”,贾蔷“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玩柳”(第9回)。求友者也并不求知而为求乐。这样,家学就不可能成为求知者之读书净土,只能成为求乐者的游戏天堂。求乐者唯逞其欲,肆行欺凌,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从年龄结构看,按《红楼梦》故事时间(以宝玉出生为元年)可以推算的,最小的贾兰为七岁,贾菌相近,最长的薛蟠十七岁,贾蔷十六岁,秦钟约十六岁,金荣等应相近。宝玉从其性发育水平看至少十二岁(按故事情节推算则为九岁)。求知者年龄最小,处于最弱势地位。而作为“闹学堂”主体的求乐少年,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充满本能的躁动;但在心理上,却明显滞后,并不懂得两性和同性的感情。对他们来说,“性”只是一种趣味游戏、玩乐手段。以“性”为导火索或核心要件爆发冲突就有其必然性。这次家塾之乱,仅仅因为秦钟、宝玉同香怜、玉爱四人眉目传情,而秦钟同香怜说了句悄悄话,就引起金荣觊觎,并以“性”事为题造谣,在冲突中充满了淫词亵语,实际上都是青春期性能量的宣泄。
再从学堂秩序看,离开了各自家庭的学堂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微型社会。这一回有两个隐形人物:贾代儒和薛蟠,分别代表学堂秩序的两个层面:形式上的“师道尊严”和实际上的丛林法则。尽管家学“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第9回),但“师道尊严”只对于真心求知者才有实质意义,对于求乐的大多数,它只是一种管理形式,一旦形式弱化或者缺失,混乱就会出现。何况当为师者缺乏自我人格修养时,“师道”往往依存于“世道”,这时候主导秩序就是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了。宝秦入学后,面对的就是由薛蟠的霸道和金钱利益建立的秩序,包括被他“哄上手”又先后抛开的“契弟”如金荣,以及香怜、玉爱等男色玩伴。贾代儒提早离开,由“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贾瑞代理,薛蟠不在,金荣企图主导,与贾瑞勾结,乱局一触即发。
如此说来,家学之乱,并非单一由封建教育引起。儒家教育与其宣扬的人生道路失去了吸引力,贾府末世的精神堕落固然是一个原因,但从其普遍意义看,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个体心理危机和学校教育危机、社会道德危机的共同显现,值得探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