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善用主语,影响别人思考
请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了的句子
如前述,有逻辑表现力的信息,都是包含主语和谓语的句子。所以,最重要的是在你的句子当中,主语和谓语都很明确。逻辑表现力所追求的明了信息的源头,在于高度明了的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句子当中的主语,不是支配某种行动,就是处于某种特定状态之下。“现在我正在写原稿”的“我”是主语,主语就是支配“正在写”这个动作或状态的主体。“正在写”是谓语,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写”是动作,“正在”是状态。因此,我里面包含了“写”的动作,和“正在”的状态。
关于主语和谓语的语法解说,可以参考其他书籍,本书着重于实践,各位只要把主语当成动作或状态的主体,把谓语当作是动作或状态即可,二者都是句子的成分。
明了表现,最先要注意的是主语是否明确。
说话没主语,别怪别人不懂你的意思
很多人说:“日语是一种模糊的语言。”如果这种批评是真的,我想最大的理由应该是日本人倾向于不使用主语,也就是习惯了排除行为者。我并非比较语言学学者,就我本身有限的经验来说,我和英语奋战前后也有四十个年头了,跟日语相较之下,二者最大的不同确实在于“主语”的明确程度。
例如,英文的“I love you”,常出现在日常会话或电影对白当中。直接译成“我爱你”不是不行,可是通常在对话中,我们应该会说“好喜欢你”或是简单两个字“爱你”,至少在见面交谈时会这么说。这种情况下,就算省略主语意思还是能通,只是若真有人误解了,搞不清楚到底谁爱谁,那这个人也太过无知了。
英语里面有时候也会用“love you”省略主语“I”,但这多半在表达轻微的感觉,而非真的表达浓烈爱意。
让对方自行推断主语,很不保险
在省略主语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前后文的脉络和状况,自然地推论出支配谓语的主语。例如,在日常对话中听到“肚子好饿喔……”我们可以推断主语为说话者本人;如果我们对别人说“很累吧”,别人可以直觉推论出主语为“你”。
可是,多数情况并不像上面的例子那么清楚。在必须厘清责任的商务文案中,你一定要清楚意识到:欠缺主语容易造成很大的误解。
例如,“本公司非常重视与A公司的独家交易,可是最近开始与别家公司交易,让人非常担忧”这句话,就非常麻烦。到底是谁最近与别家公司开始交易,是本公司还是A公司?到底是谁在担忧呢,是本公司,是说话者本人,还是A公司呢?A公司指的是特定的个人呢,还是某个部门?
我们经常在说话时省略主语,例如“应该关闭亏本的店铺”这句话就没有主语,我们找不到“关闭”这个动作的行为者。然而,在商务文案中,如果欠缺行为者,也就是主语,那么责任归属就不清楚,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
更夸张地说,有些句子的主语与谓语关系很清楚,但是你仍然找不到行为者。例如,“产品多样化”、“战略两极化”这种句型很常见。没错,这些句子都有主语和谓语,但是这些例句都使用不及物动词(多样化、两极化这两个动词的后面,没有动作的承受者,也就是没有宾语),所以找不到行为者。产品不会自己多样化,战略也不会自动两极化,其中一定有行为者。
稍后我会提到,这种推演出行为者的过程,可以刺激我们各个层面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常常忘了用主语?
为什么我们对于行为者(主语)不太在意?其中一个原因,或许跟过去我们身为农耕民族有关。
“种田”——谁?
“当然是全村的人啊,一个人怎么种?”
“收割”——谁?
“当然也是全村的人,一个人怎么收?”
可能当时什么事情都是大家一起做,于是就变成一种默契和前提了。但是,在重视行为者责任的商业沟通当中,传达信息时必须意识到行为者,这种训练非常重要,可不能完全靠什么默契。
像是刚才“应该关闭亏本的店铺”这句话,若用被动语态“亏本的店铺应该被关闭”来表示,可使主语与谓语的关系较为明确。然而,这句话主语、谓语都有,但还是不禁会让人想问“被谁?”只要没有加入被谁关闭的相关信息,就算是改成被动语态也无济于事。而且,被动语态用多了很危险。
在商务文案中,我们经常看到使用被动语态的表现,例如“××被认为是”、“××被公认为”等。很多人因为想酝酿出客观分析的感觉,所以经常使用被动的表达方式。事实上,站在接收者的立场来看,他们会开始不耐烦:“被认为、被公认,我懂。可是,到底是被谁认为、被谁公认呢?”
很多人无意识地使用被动语态,直到接收者这么一问,才开始思考行为者是谁,结果只能慌慌张张地回答:“社会上一般都这么认为。”这种无意识忘记主语或是用被动表达方式的人,心底多少抱着可以巧妙蒙混过去的念头。
使用被动语态,有很高的概率会隐藏住行为者。或许,有时候为了保护行为者,不让他出现,所以刻意使用被动语态。
使用被动语态有各种理由,除了前面说的制造出客观分析的感觉,一般被认为还有以下理由:“听起来格调较高”、“可以唤起被害者的悲伤情绪”、“没什么信心,所以先别把话说死”等。(连我说的这句话都用了被动语态!)总而言之,使用被动语态时一定要很小心,不要滥用。
基于上面的想法,为了让信息更加明了,最好还是以“清楚表现出主语”的主动语态作为基本句型才是上策。
想要刺激思考,用及物动词就对了
即便是含有主语的主动句,一旦使用“不及物动词”(也就是让宾语成了主语,像是电话要挂了、车要走了……),我们就会找不到行为者。
不管是为了厘清责任归属还是刺激思考,我们应该注意自己是否在无意识中使用了不及物动词。使用主语与及物动词的思考方式,可以训练我们意识到行为者,这种基础训练非常重要。不管你最后决定用什么句型,总之先使用及物动词就对了。不能用及物动词时,那就用使役动词“让……”(脑筋动起来VS让脑筋动起来)。使用之后,你会发现心里自动考虑到很多问题,如此便能活化你的思考。
例如,我们常在车站听到广播:“门要关了。”“门要关了”这个句子用的是不及物动词,没有指出谁是行为者。但是,电车的门并没有生命,不会自己关,一定是有人把它关起来。
好,现在你来试试看,把“门要关了”这个句子改成用及物动词来表示,会变成“关门”,再放入主语,就变成“列车员要关门了”。
想象一下,如果车站的广播变成“请注意,列车员要关门了!”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月台上想要上车的乘客会嚷嚷:“先不要关!”“为什么关起来了?”可能会开始找对象来交涉或提出要求。搞不好还会有人对开关车门的构造和时间点有兴趣,问列车员:“你是怎么关的?”
我要说的是,使用及物动词,可以意识到行为者,并且刺激思考。为什么?因为行为者是活生生的人,他抱持的意图、意志、希望,传达给接收者后,可以刺激对方的脑部。因此,在逻辑表现上,我鼓励大家使用及物动词来思考事情。
要对方别想、照办,你就用不及物动词
那么“门要关了!”听起来如何呢?感觉像门会开开关关是自然现象。听起来就像契约书上面会出现的“不可抗拒的力量(Force Majeure)”,因为自然现象实在找不到行为者,“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例如,“下雨”、“风吹”、“春天来了”等,真的就是自然现象,不太可能用人为的方式阻止它们发生,这时候适合用不及物动词。
应该不会有人望着窗外,然后说:“云让雨降下来了。”这时候用及物动词表现反而不自然。但是,不管云本身有没有意愿或企图,如果你用及物动词表达的话,很自然地会产生疑问:“云如何产生降雨?”也就是说,用主语与及物动词的思考方式,会勾起疑问,你就比较有机会刺激自己的思考。
反之,想让思考僵化,要信息接收者照办,多用不及物动词效果会很好。刚才说的“门要关了”就是如此。车站里面的广播,大家比较常听到“门要关了”,还是“要关门了”?根据高杉事务所的调查,结果差距还挺大的,“门要关了”获得压倒性的胜利。
这样的结果绝非偶然。为了防止时刻表大乱,站在车站员的立场上绝对不希望乘客产生不必要的疑问,所以把门的开关表示成自然现象是很正常的。虽然,我无法确定车站员是否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说“门要关了”,不过用不及物动词的广播比较多是不争的事实。大家可以利用通勤的时间调查看看。
最后,请容我讲一点不相关的内容,以前我曾经在民营铁道沿线某个车站里,在月台听到一次奇怪的广播:“门要关起……了”我吓了一大跳没站稳,差点掉进铁轨!(这意思是门是行为者?)
刺激自己思考,不刺激他思考?
最好一开始就用及物动词思考,也就是说你的思考要不断意识到行为者。可是,在最终信息中,最好还是分别使用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来表达。例如,我们常在商务文案中看到“可望成长”、“利益值得期待”等词句。关于市场,我们会从日常业务的经验中,直觉判断它“可望成长”。
从语法上严格来看,“可望成长”是不及物动词的表达方式,因为句子里没有出现行为者。现在我们改用及物动词试试看。确实,市场可望成长或许是属于自然现象,但我们刻意改用及物动词思考,也就是说要大家意识到行为者——主语。如果把句子改成“我预测这个市场会成长”,那么一下子就会冒出许多问题:
“为什么你预测市场会成长?”
“你从什么观点预测市场会成长?”
“别人觉得市场不会成长吗?”
“说不定,这只是你个人的偏见罢了?”
换句话说,用及物动词思考较容易客观分析行为者,也就是思考的主体——我。甚至你还可以再往外跳出一层,以听众角色分析身为观察者的自己,平常我们的思维很难做到这个地步。
“利益值得期待”这句话也是一样。先不要用不及物动词思考“利益值得期待”,改成用及物动词来思考,意识到行为者“我”的存在,把信息替换成“我期待能产生利益”。如此一来,便可以更清醒地分析产生利益的相关理由。搞不好你会发现对利益的期待并没有太大的根据,纯粹只是自己希望如此罢了。
逻辑表现力的核心观念就是,思考正在思考的我,也就是“后设思考”(Meta-thinking)。借由行为者(主语)与及物动词的表现,我们比较容易实践后设思考。
当然,也有可能行为者(主语)不是自己,而是其他人。例如,我们将不及物动词的信息“产品多样化”、“战略两极化”,修改成用及物动词(严格来说是使役动词)来表现,这时候它们的主语可能会变成“竞争对手B公司让商品多样化”、“多数业界大佬都将战略两极化”。不管行为者是不是自己,及物动词都能刺激思考,有加分的作用。
当然,不能保证只要用及物动词思考,就一定可以确实做好分析,不过至少可以提高刺激思考的概率。
同样,使用不及物动词不一定会僵化对方的思考,只不过可以提高让他觉得“顺理成章”的概率。所以,当你传达最终的信息给对方时,有一个小技巧很有用,那就是一开始先确实地叙述根据,最后再用不及物动词来做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本市场可望获利。”
哪个才是真正的主语?
前面我们讲完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也学到了主语的重要性。不过,实际上,要表现明了的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并不容易。有时候,即使一则信息里面有主语,我们也很难断定真正的主语是哪个。例如,“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这一句的主语是谁?这里,我们用消去法大概可以推测得出来。“长颈鹿很长”意思不通,所以主语应该是“脖子”。
那么,接下来这个如何?“跳蚤身体很小”这一句就跟长颈鹿不同,很麻烦,没办法用消去法。因为“跳蚤很小”意思通顺而且很合理。那么,这一句的主语与谓语关系到底是“跳蚤很小”,还是“身体很小”,我们并不清楚。“跳蚤”和“身体”都有可能是主语。
再来,“今天想吃乌龙面”这句话如何,可以推测出它的主语吗?谓语是“想吃”,这很明显。乌龙面是主语吗?应该不是吧。我们很难想象身为食物的“乌龙面”会成为行为者。难不成“今天”是主语?也不是。因为今天是个时间,它不会自己想吃乌龙面。
可能已经有人发现了,这句话根本没有主语,它漏掉主语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出主语。主语应该就是说话者,也就是“我”。只是它没有被文字信息表示出来而已。严格来说,这个句子没有主语。诸如此类,有时候推测主语还挺麻烦的。
英文的语序规定非常严格。如果把“I love you”改成“love you I”或“you love I”,意思都不通。而日语则没有这个问题,“我爱你”可以改成“爱你,我”或是“你,我爱”,都很通顺,而且语序改变,还会酝酿出各种不同的语感。英语的话,只能靠语调来表达。
有好就有坏,因为如此一来句子的结构就很模糊。像是“乌龙面,想吃”。是“谁”想吃乌龙面?依照这句话的情境来说,应该是说话者本人。应该不会有人把乌龙面当成主语吧,乌龙面想吃谁呢?
同样,“色狼不能原谅”,也是个经典例子。
我曾经站在张贴于车站内的海报前面,疑惑了一阵子:“到底色狼不能原谅什么东西啊,怎么没写完?”我曾经在企业研习时说出这段经历,结果引起参加者哄堂大笑:“会想这种奇怪问题的人,只有老师你了”、“这句话当然是在说‘我们不能原谅色狼’”。
没错,“色狼不能原谅”的意思很明显,但是以逻辑表现力来说,就是缺漏了主语,应该要放入主语。否则,“老板不能原谅”又是什么意思呢?按照色狼这句话的逻辑,不就是“我们不能原谅老板”了?
顺带一提,某家知名企业的玄关大厅里面,贴了一张大海报写着:“职场骚扰不能原谅。”
想吃面的是“今天”,不是“我”?
我们在阅读或写文章时,还会读到或写过一种刻意设定主题的句子。例如,“长颈鹿,脖子很长”的意思是在强调“我要说的是长颈鹿”。“跳蚤,身体很小”也是一样,表示我设定了主题,说的是跳蚤。“今天,想吃乌龙面”也是一样,意思是:“我要说的不是昨天、不是明天,而是今天。”
为什么在逻辑表现力当中,特别重视这种句型呢?原因在于,这种设定了主题的句子,经常会挤掉原本的主语。如此一来,文章的基本构造,也就是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就会不明了。如同前面所述,这种句子偶尔使用可以强调语气,但如果用太多,我们就很难推断出主语是什么(今天是主语还是我是主语?但偏偏“我”在句子里面没出现)。一旦主语与谓语的关系不明了,信息的表达一定也跟着模糊。追求文章清楚表达的第一法则,是清楚的主语与谓语关系,设定主题的句子用太多,只会徒增混乱而已。
总而言之,最好只强调主语,才能确保文章结构中主语与谓语的关系明了。
逻辑:将没意识到的思考方式意识化
为了让读者能够正确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了的句型,我在句子的写法上花了不少篇幅,可能有读者会觉得:“原来,逻辑表现力就是在讲小学生造句啊。”我告诉大家,绝非如此。
注意句子的结构固然很重要,可是现在大家要进入更重要的阶段,那就是通过这种作业练习,将平常没意识到的思考方式“意识化”。无意识思考的意识化,在逻辑表现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所谓“进行逻辑思考”,无非就是“将自己的思维导向逻辑化”。而这个过程的前提在于无意识思考的意识化。如果我们的思考完全在无意识下工作,根本就不可能将思维导向逻辑性的方向。其原因在于,当你没有自觉,思维便会跟你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可是至少可以做到某个程度。只要你能意识到思考,那么驾驭它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所以,思考的意识化是提高逻辑表现力时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几年,商业界开始广泛认识到逻辑思考的重要性,出版了不少指南书。但很可惜的是,据我所知,没有一本书重视无意识思考意识化的重要性。少了这项工作,就等于堵住逻辑思考的源头。
我们前面一直在讨论句子的微小差异所造成的意思差异,这个过程就是将我们平常在无意识下运作的思考意识化。现在大家应该了解,我们刚才并非纯粹在复习小学生的造句。
语言就是思考的工具
到目前为止,我们解说了文章和句型的基本结构。其最主要的用意,是让大家学会如何把语言当作思考工具。语言,是表现思考的素材,但同时也是用来思考的工具。以撰写报告来说,语言是思考的工具,但同时又是报告的素材。一般来说,工具和素材是不同的东西。例如,盖房子的时候,刨子、榔头、锯子是工具,木材或其他的建材是素材。素材与道具完全不一样。画画也是如此,画笔和调色盘是工具,颜料是素材,二者不同。
可惜的是,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和教育中,几乎从未把语言当作思考工具。语文教育主要在强调文化、道德、历史、文学。现在,唯一将语文当作思考工具的课程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以前上的英语课。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或把汉语翻译成英语,在这来来去去的过程中,我们透过英语的语法,将语言当作思考的工具。可是,现在的英语教育重视听和说,因此这种观念也渐渐淡薄了。
正因如此,我才希望在逻辑表现力中,强调“下意识将语言当作思考工具”这个观念的重要性。
视情况,主语有时应刻意省略
让我们回到主题,如何让文章的结构明了。前面讨论的观点告诉我们,最好多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了的句型,但并非所有情况都是如此。有时候,省略主语感觉上会比较流畅。这时候,如果故意加进主语,反而可能导致接收者过度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语上。例如,你说了一段话之后,强调“我个人这么认为”,等于是去引诱接收者去想:“你个人这么认为,那么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啰?”如果你的本意并非诱导对方有这种想法,那就最好不要强调“我个人”。
可是,当你省略了主语,就得注意对方会不会误解你想传达的具体内容,这要先想清楚。最好在草稿阶段就清楚地标示出每个句子的主语,之后再一个个判断哪些地方省略主语比较好,然后刻意省略。
这种句子,让人喘不上气
接着,我要说明怎么样让主语更加明了。首先,记得要让主语与谓语尽量靠近一点,才能够清楚表达“什么事怎么了?”“什么事是什么?”“谁应该做什么?”等信息。这时候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缩短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说明,另一种方法则是依据情况,分成两个句子来做说明。
例如,在下面这个句子中,主语与谓语离得太远了。
业务部长在前天的例会中,听到各业务据点报告的业务进度比预期来得好,以及各据点关于伦理提升所做的说明之后,感到非常满意。
主语与谓语之间相隔了几十个字,何不让它们更靠近一点?应该更好理解。
改善方法一
在前天的例会中,听到各业务据点报告的业务进度比预期来得好,以及各据点所做的关于伦理提升的说明之后,业务部长感到非常满意。
现在主语与谓语确实靠近了,不过主要句子出现前的前置文字居然有将近五十个字,念起来还是很累。
改善方法二
业务部长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在前天的例会中,听到各业务据点报告的业务进度比预期来得好,也听到各据点所做的关于伦理提升的说明。
先说出结论,原因的部分在其他地方再做说明,这是这个方法的优点。可是,在原因说明中,主语的“他”与谓语的“听到”还是相隔太远,必须让它们再靠近一些。
改善方法三
业务部长在前天的例会中感到非常满意。因为他听到各业务据点报告的业务进度比预期来得好,也听到各据点所做的关于伦理提升的说明。
在原因说明中,我把“在前天的例会中”拉出来,移到结论部分的主语与谓语中间。同时,把原来在后面的谓语(听到)拉到前面,使它更加靠近原因说明的主语(他)。
连来两个主语,让人困惑
逻辑表现力所说的信息,是指主语与谓语关系明了的句子。基本上一个句子当中,只会出现一组主语与谓语关系。如果出现两句对等的句子,则称为“复句”,里面便含有两组主语与谓语关系。例如:
逻辑表现力(主语1)为商业人士必学的技巧(谓语1)。可是,具有系统性的学习机会(主语2)却意外地少(谓语2)。
还有一种“复句”是,在一个主语与谓语关系成立的句子结构中,又出现另一对主语与谓语关系句子。例如:
逻辑表现力(主语1)系统性的学习机会(主语2)意外地少(谓语2),却又是商业人士必学的技巧(谓语1)。
在一个句子中,我们要尽量限制主语与谓语关系的数量,最多不要超过两组。这不是在玩扑克牌,所以不要以为拿到三条或铁支会更好。
为了再次提醒读者主语的重要性,我举出一个江户时代有名的小故事来说明。
偷柿贼
黑夜里,两名年轻男子正悄悄地交谈。
“今天晚上趁着月黑风高,咱们正好可以偷隔壁的柿子。”
“嗯,那我爬上树,用木棒把柿子敲下来,你在下面捡。”
话说完,一名男子立刻爬到树上,用木棒敲柿子,柿子一个个掉到地上。负责捡拾的男子急忙捡起柿子,但是天色实在太暗了,一不小心失足跌入水沟。水沟还挺深的,他怎么爬也爬不上来。
“喂,掉下去了,掉下去了。”掉进水沟的男子压低声音叫道。
“当然掉下去啦,因为是我敲的。”
“不是啦,掉下去了,掉下去了。”
“这不是废话吗?赶快捡啊。”
“不是啦,掉到水沟里了。”
“掉到水沟里的就不要捡了。”
“……”
这个例子说明了遗漏主语会造成多大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