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小吃店将拆,燕园综合服务社再临变迁[1]
作者手记
这是一篇意料之外诞生的调查稿。我们误打误撞,顺藤摸瓜,先声夺人,却又在文章发布后的十余天内惴惴不安。
最初这篇稿子的方向同拆迁没半点关系。我们只是想要弄清店铺进驻北大的程序和监督机制,却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有关拆迁的一些传闻。
接下来,约访到部门,证实,成稿。采访流程没问题,信息源没问题,自认文章写得也不错。可是受访老师那句“一切还得看学校的指示”和小吃摊风平浪静的情景总让人隐隐觉得不靠谱。我和王俊私下聊:“怎么办,搞不好咱们会写篇假新闻哎。”
4月1日,服务社外围小吃摊确实关闭了,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可是它很快就死灰复燃。尤其是原本就无证经营的“八毛串”摊位,只停业一日便重新开张,吃串儿的学生络绎不绝,可谁在乎证件呢?燕园服务社管理缺位,需求不减,如同我在文章中写的:“它脏乱差,却没它不行。”
“今天晚上到世家果子买煎饼,发现居然涨价到5元了,前两天都还是4元的,遂与那小兄弟聊天。他说,今天刚涨的,下个月你10元可能都吃不到啦……他回复道,听说4月底这片卖吃的都要被清了,说是什么餐饮中心开会决定的,求考证。”
这段文字来自主题为“世家果子涨价啦,传说那排卖吃的要被清场了”的站内信件,3月9日发表于未名BBS后,迅速跻身十大热门话题。
而考证的结果——北大燕园社区产业服务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琳娜说道:“小吃摊确实要被拆除了。”
外围小吃店将拆,燕园综合服务社再临变迁
喜与恶: 服务社印象
说起北大人的生活,总也离不开燕园服务社:澡堂边的八毛串、总要排队等候的世家果子、价格实惠的零点水果……
未名ID为“包菜小姐”的网友在小吃摊可能拆除的帖子下回复道:“拆了就没有夜宵吃了……有时候早饭也吃不成了……”
然而,帖子里还存在另一种声音:“这是个好事情,大家多从改善北大环境整治想想吧,整个校园,就那边乱七八糟,宿舍楼都拆,就是这宝地一直不拆。”
两厢评价泾渭分明,折射出燕园人对服务社的复杂心理:它脏乱差,却没它不行。
记者走访了燕园综合服务社内外。服务社的外围,挤挤挨挨地经营着十五家店铺,每一个小吃店窗口出售2—3种甚至更多的食品,空间利用率高到令人咋舌。也许因为空间狭小,食品制作后台从窗口一目了然,很多店铺里的摆设都布满油污,“天下第一粉”店内,制作材料都凌乱地堆放在地上。
至于服务社内部,许多学生从掀开门帘走进的那一刻起,就要捂起鼻孔皱着眉头:入门即是公厕、狭小逼仄的空间、昏昧摇晃的灯光、空气中渗透着若有若无的潮湿气味。而且,并非每一家店铺都能够直接看到要求悬挂展示的经营执照。
记者向摊主询问详细情况时,他们几乎众口一词地说道:“老板不在,我只是打工的,什么也不知道”。只有一号摊位的夏先生解释说,服务社本是为原北大劳动服务管理中心的下岗职工而设,满足待业人员及因校内拆迁占去原店面的经营人员的需求。而目前的许多摊主,可能曾经与店铺原主人合伙经营,又或是从他们手中租下的店面。
小小一块摊位,被租下又转租,在不长的时间里几易人手,改头换面,变成我们今日看到的样子。
拆与建: 服务社变迁史
1995年,后勤产业中心管辖下的燕园综合服务社成立,以弥补学校商业网点与学生需求不相符的问题。燕园社区产业服务中心主管老师(以下简称“主管老师”)介绍道:“当时学校中一共只有两家商店,一是三角地的学生商店,二是红一楼西北角的镜春园商店。”
现在两家商店都已经被拆除了,三角地的学生商店只留下一个新华书店和理发店。因此,为了便利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提供实惠的商品,学校便成立了燕园综合服务社。服务社最初设立在30楼附近的一栋平房内,开设了理发、洗衣、缝补、修车、餐饮等五方面业务,归属于劳动服务管理中心。
1999年,北大燕园社区服务中心成立,将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后勤产业中心全部并入,燕园综合服务社便进入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范围。
1998年百年校庆,学校拆改了许多地方。借此契机,燕园综合服务社把校园内一些零散的没有人管理的摊位,整合到一起,选择能够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项目,纳入了燕园综合服务社,并迁移到了现在45楼乙的位置。45楼乙建立后,便最终搬迁到了现在的位置。
现在,燕园综合服务社也许将面临又一次大变迁,可是,“三年前就说要拆,总是在说,现在还没拆,一切还得看学校的指示。”主管老师说道。
得与失:管理成效一览
“想要在北大燕园综合服务社开店,需经过一个门槛。”主管老师说,“服务社商户的选择,主要从学生需要的项目出发。”
为此,社区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招商小组,负责这方面的业务。
想要入驻北大,首先商户需有营业执照、在某地的经营许可登记和企业注册登记,并且是正规的企业或者单位;其次,招商小组去走访调查,考量其经营状况,了解商户的口碑与评价,如果业务和口碑确实都不错,而且学生确实有需求,便会将商户“请”到北大来。
2002年,物美地下书店的进驻便是第一批整体招商的结果,现在,学校中归燕园社区产业中心管辖的商户都是由此途径进入北大的,如主食厨房的煎饼等。学校与商户的合同期限一般是两到三年,考虑到对学校环境和管理办法的适应能力,有些餐饮类的商户的合同期限则是一年。
此外,社区服务中心在控制价格上想了许多法子。
首先是租金,为了让服务社商户不因为租金高昂而抬高商品价格,每个摊位每个月只收取500—600元的费用。然而,现在的服务社转租情况尤为严重,本来只要500元租金的摊位,在转租之后,便会上升到几千元不等。
其次是市场调查。据主管老师介绍,每年服务中心都会到其他院校如清华、人大等走访两次采集价格数据,进行借鉴,控制商品价格。
同时,监督机制也在起着一定作用。社区服务中心在博实商场、主食厨房、综合服务社、周末书市等服务项目上安排了学生监督员。“他们可以进入商铺内了解情况,相比于管理者也更了解学生需求,在学生与管理部门出现摩擦时也可以更好地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口水仗,充当桥梁的作用。”主管老师说。
但是,规范和安全、对学校整体环境影响还是成为了不小的问题。主管老师坦言,现在的小吃摊有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学校也不敢保证,拆除小吃摊便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主管老师谈到今后的管理方向:小吃摊拆除后,燕园社区服务中心会向学校提出申请,为以后入驻的商家提供规范的场所,用规范的方法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现在所流行的网上订餐方式也在考虑之中。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将加大管理力度,规范管理秩序,并且严格禁止转租情况的发生,“谁来就是谁经营,持牌上岗。”
继3月底外围小吃摊拆除后,综合服务社预计于3月份后拆除,而博实超市则可能在明年7月份拆掉。主管老师补充了一句:“不过,具体的情况还要看学校的规划安排。”
[1] 王俊,政府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生;史佳宁,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级本科生;赵玥辉,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吴芷洁,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