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北大青年的关注、声音和责任(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大周末书市的最后一夜[1]

作者手记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发现选题便立刻奔赴现场采写、第二天就见报的通讯稿。

这是北青文章里鲜见的即时新闻,因为它够快,所以足够轰动。

这也是我的基础采访写作课作业。拿了那一次作业的最高分,张海华老师当时评价说,这篇稿子不是一篇很典型的通讯稿,但它的特写能打动人,真挚,是学生记者写自己校园新闻特有的情感。

总而言之,印象深刻,一次难忘的跑新闻体验。

2014年4月6日,星期天。照例是北大周末书市在小西门内开放的日子,往常傍晚六点就打烊的书市,这回却迟迟不见收摊。将近20家书市经营者,一直在摊子上留到晚上9点,方才陆续收起书籍,开着自家载书的小面包车驶离北大。

这是周末书市在北大的最后一夜。就在4月5日中午,书摊主人们突然接到市场管理人员的通知:下周末起他们将不被允许在北大摆摊。

4月4日下午6点,周末书市的学生监督员、物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张佳辰在未名BBS发布站内信件,称“周末书市从下周起因施工和交通暂停,恢复时间未定,本周可能是最后一次”,提醒需要买书的同学,及时赶上最后一趟书市。据张佳辰介绍,周末书市被叫停的通知来得很突然。“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周末书市的办公室也是星期五才接到的通知,当天中午,办公室联系我,希望我在BBS上说一声,告诉同学们这个消息。”

至于书市摊主们,由于平时不在校内活动,直到周六书市开放,他们才接到市场管理人员的通知。“露阳书店”的老板娘李大姐说,他们(摊主)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说停就停了。

目前为止,学校相关部门都尚未发布正式文件做出解释。张佳辰就她了解的情况说道:“办公室告诉我的原因大概就是两个,一是小西门这一片在施工,二是书市占地可能影响了学生停放自行车,有同学往校长信箱投诉。”

至于书市到底是永久关闭还是短暂停业,张佳辰说:“社区中心也不太清楚,不过恐怕是要停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近20家书摊中,露阳书店是打烊最晚的一家。晚上10点,老板娘李大姐还在简易的木搭台子上慢腾腾地收书,一本一本,好一会儿才垒成一摞,搬进自家面包车后厢里:“平时早都收了,今天想着最后一天了,多呆一会呗。”

她的丈夫坐在车后厢的沿上,静静望着一车厢书,也不忙。

旁边书摊的老板已经打包完毕,边倒车,边同李大姐道别,她招手答道:“哎,你先走!我们慢慢收。”

河南来的李大姐夫妇俩,在北大摆书市已经十五年了。从早些时候的三角地一路搬到小西门,现在的租金是一天60元,而他们每个周末能赚上千八百。“我们也是够伤心的,这是吃饭的活儿啊。”

夫妇俩租房住在林业大学附近,每到周末就来北大,平常就经营在孔夫子旧书网上的书店。“网上列的书不全,你们要是想找什么教材,打我老公电话,我们给你找。”李大姐这么说道。

原本书市摊主们还会向北大学生收购旧书,现在情况也有些不一样,“北大的教材收了就在北大卖,不知道还来不来了。”

6日晚10点40分,露阳书店的面包车也终于缓缓驶出北大小西门。

新浪网友“一派酸风”在他4月5日的博文《关于北大周末书市的关闭》中写道:“虽然周末书市遇到好书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但至少还有个惊喜的去处。想起了自己在那里淘到的地图集、军事书、文史书……也许,在意料之外,北大的书市也许下周依旧在吧?希望时间能给人一个惊喜。”

[1] 吴芷洁,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