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的教育,润物无声
两年的美术教学生涯,给予学生美好的同时,也给予了我快乐与幸福。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是自由的,可以随意想象,天马行空,各抒己见。可是当身处吵闹声一浪高过一浪的环境时,会让你倍感心烦气躁,会为了制止住调皮孩子的行为而违心地大声叫嚷。事后带给自己的是咽喉肿痛,下班后一句话都不想说,而带给学生的是“急躁”老师的印象。透过这些现象的背后,我在思考自己的行为,也想做出改变性的实践。
学校领导常常重申:做如水的教育,润物无声!作为教师,决不能把自己不良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干扰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给孩子们带来不必要的紧张感。可是我的“步步妥协”却引来了一年级“熊孩子”的挑衅。记得星期三下午第一节是一年级的美术课,那一课讲的是《画汽车》。从有趣的谜语导入到授新课,我进行得十分顺利,可是正当我讲得起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却看见一位“熊孩子”正为用文具盒夹住了前边女同学的长发而捂着嘴沾沾自喜。当时我并没有走过去上前制止,而是用眼神和那位“熊孩子”进行了几秒钟的对峙,可是他却并没有悔改之意,眼神里透出“我不怕你”的字样。怕影响教学环节,我继续讲着,但我把自己的余光照在了他的身上,只见他不但没有收敛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这时候前面的女同学无意识地一甩头,文具盒“啪”的一声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顿时全班同学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文具盒掉下来的方向。
我终于压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气冲冲走到他的跟前,这时候那位“熊孩子”低下了头,脸涨得通红,好像知道自己做错了一样。我的心猛地被拽了回来,“你不是要践行新的交流方式吗?不是要做一个温柔、和蔼的好老师吗?难道你要大声指责他吗?算了,给他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我停顿了五秒钟,然后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在找文具盒里的铅笔,想把老师讲的汽车知识记下来,才不小心把它弄到地上的?”他快速地抬起头来,眼睛瞪得大大地看着我说:“是的,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你这么爱学习,同学们还得向你学习呢!是不是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课堂又恢复了平静,在创作过程中那位“熊孩子”很是努力,把作业完成得非常棒,并且在以后的课堂中再也没出现过类似的事件。
事后我一直在回想,如果当时我在怒气之下指责他,或是让他对着全班同学的面讲清楚自己的行为,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他还会喜欢美术课吗?他会永远恨我吗?我庆幸自己当时还算清醒,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每个孩子从读书起接受的行为习惯教育就是:轻声慢行。看似简单的“轻声慢行”四字箴言,实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曾在书上看过这样一则故事:韩国有个官员叫黄喜,他微服私访,路过田间时,看到一个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去了,农夫才附在黄喜的耳边小声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黄喜很奇怪,问:“你干吗用那么小的声音说话?”农夫说道:“牛虽是畜类,但心却是和人一样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他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论,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牛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对待孩子,教师就更应该轻声说话了。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采取若干方法,让我们从烦躁、焦虑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其中,“轻声教育”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国外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当研究人员提高嗓门喊“别弄脚趾”时,3~4岁的孩子恰恰做了指令相反的事情。研究者通过对这种现象的分析,认为在发出否定性指令时,一个响亮的“别”字仅起到了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作用。注意力集中后,孩子就很自然地按指令下的部分内容做了。因此,教师要学会轻声对孩子说话,特别是对犯了错误的孩子要轻声说话,既尊重了孩子的人格,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消除了孩子的对立情绪和对抗心理。
轻声教育能保护老师的嗓子,又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给他和自己一个机会。每一次“降低音量”的机会,到后来就会成为习惯性的轻言细语。美术课堂需要老师用自己良好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去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和享受美。
(成都市沙河源小学 何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