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离职江湖:华为系创业版图中崛起的30位门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姑娘特地从天津赶来参加华友会活动

陈国龙还开设了“北京华友会”的公众号,有精彩的聚会记录,也有华友的职场感悟,有时他也会以“罗马城”的笔名灌灌“鸡汤”。

前段时间,有关华为裁员的传闻甚嚣尘上,有匿名者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帖说,听见主管表示“华为中国区开始集中清理34岁以上的交付工程维护人员,研发部门开始集中清退40岁以上的老员工”。

陈国龙有点坐不住了,以“罗马城”笔名发文一篇,“人生在世,总要有些情怀。我很想告诉那些34岁以上、可能被华为清理的老员工,还有我在义务地服务你们,别担心,天地宽广!来跟我一起组织好北京华友会,抱团取暖,助人助己。”

华友会的能量有多大?“不吹牛地说,在信息通信行业,没有华为人搞不定的事啊。”陈国龙对此信心满满,目前,华友会的会员几乎遍布全生态,全产业链,全职能,“从我过往的经历来看,无论我想了解市场或业务,技术或者产品,法律甚至财务或投融资,我都能找到最专业的人对我倾囊相授。”

华友们不仅彼此分享创业、就业资源,也在一起发展兴趣爱好。有一次,有位姑娘特地从天津赶到北京来参加活动,“原来她是想认识优秀的华为小伙,是冲着相亲来的。”陈国龙说,这也启发他开始做华友会的衍生活动组,由北京华友会发起,目前已建立影视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移动互联网俱乐部、终端俱乐部、德州扑克俱乐部、物联网小组、长走俱乐部等。

在中国电信待了4年的陈国龙后来待不住了,“因为在华为历练过,觉得太闲。”2014年他就职鹏博士集团,集团派他独自去韩国。他在韩国将第一个由中国国内公司设立的虚拟运营商从零开始,租办公室,拟定第一个外籍员工的劳动合同,直到半年内业务上线,也就一直是他一个人在韩国,外带一个韩国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当翻译。

2015年,他就任海航通信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再次从零开始创设业务和搭建团队,主管过公司早期设立的四个业态中的两个,在北京和深圳组建了两个公司内公认最专业的团队。

即使工作再忙,陈国龙依然把时间和精力分给了北京华友会,他也常常自责,没太多时间陪他媳妇和儿子。“但我的收获也很大,收获了大家的信任,也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最近一两年,陈国龙更忙了,在投资人的支持下,2017年1月他创办了有必旺公司。公司专注于通信网络边缘应用领域,包括数字化服务,物联网和智能化等业务。投资人看中的正是他坚持投入北京华友会8年的这份毅力和踏实,而这些信任又成为他把华友会做得更有价值更长久的动力,他说他还能再坚持10年,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