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离职江湖:华为系创业版图中崛起的30位门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工号、职级都成了过往,最强调的是平等

每个月,陈国龙都会组织线下聚会,主题不一。他们实行的是AA制,比如每人出100元,如有剩余,就捐给前华为人慈善基金。陈国龙告诉记者,华友会是一个公益的非营利组织,可能有点行业协会的味道,毕竟华为离职员工大部分还是在大的IT行业里从业,“更像是校友会,华为毕业的‘校友会’。”

为了让活动更有吸引力,陈国龙还拉来两位联合发起人。一位是胡劲松,现任锤子手机的人力副总,原华为终端研发的人力负责人,由他来对还在职场的华友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服务;另外一位联合发起人是吴征宇,是原华为企业网同事,他到目前已经有三次较为成功的互联网创业,由他来对已经创业的华友提供创业服务。“这两部分,也都是非营利的公益组织,可以对外开放,不收任何费用,但只接受邀请制。”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他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主题聚会,而是拢聚各行业的精英成立行业分会,整合行业资源,优势互补,先后成立了信息安全、物联网、文化旅游、大数据等行业分会。2017年3月,他组织了一场“文旅盛宴”,到场的有做智慧旅游标杆企业,也有做全域旅游解决方案的,有做民宿做酒店的,更有艺术品金融化的先行者,会后大家整合了各自的产品,迈出了团队作战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2017年10月在北京华友会的基础上他和10位华友企业家一起试点设立了以“正直可信,共享互助”为宗旨的企业家协会,形成统一的产品和案例宣传平台,经过半年验证,成果丰硕,并在2018年4月22日正式成立。企业家协会是华友间更紧密的合作圈子,是凝聚平台的力量支持华友们事业的发展,帮助华友们成就更大的事业。

目前,北京华友会的规模约为2000人。“不管能否帮上忙,华友找到我,我没有不回复的,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达到现在的规模。”

对北京华友会,陈国龙定的规矩是,只接受华为人,若不是华为人,即使身价过亿,也不让你进。“此外,你要实名,不要骂人,不要谈政治。如果做广告也要有规矩,最多一周一次。”

华为员工都有工号,工号可以看出每个人的资历,但陈国龙最强调的是平等:在微信群里的交流,无论什么资历和地位,都平等对待,在每月的聚会中,只对贡献价值的主题分享嘉宾以及年长者特别尊重,其他皆一视同仁。

他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有个很多年没联系的同学,已经在知名IT外企干到中国区总裁级别了,一不小心就联系上了,他们热情地在微信上相互打了个招呼,并立刻电话沟通。“当跟对方介绍完,我是刚加盟了一个小创业公司后,对方随即说,我在机场马上要登机了,看能否后续再联系。原因我猜到了,主要是我公司地位跟他不匹配,他不愿意浪费时间多谈了,也能理解。”

“类似的情况,估计所有人都碰到过,芸芸大众,往往都是普通人,也会像变脸人一样,根据不同的情形,切换不同的脸面,有的人,对客户一张脸,对供应商另外一张脸;有的人,对有钱有身份的人一张脸,对身份不那么光鲜的‘白丁’另外一张脸;绝大部分的人,对喜欢的人一张脸,对憎恶的人另外一张脸,我总感觉,换脸换得越少的人,越正直,更可信赖!”

这个小案例颇能反映陈国龙的价值观,也是他所倡导的北京华友会的核心价值观——华友,离开了华为以后,工号、职级都成了过往,我们提倡建立一个真心、平等、交心的圈子,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做到所有人的利益总和最大化,这才是陈国龙8年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