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六度分离理论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一个说法:“6个人就能让你认识全世界。”这是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的,意思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5个”。也就是说,根据这个理论,你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不管对方离你有多远,生活在哪里,只要通过5个人,你们就能够建立联系。对很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试想一下,通过5个人,你就能够跨越一切界限,甚至和知名人物拉上关系,怎么可能呢?然而,这个理论早已得到了验证。最好的例子就是1993年的凯文·贝肯实验,当时还在读大学的3名大学生发明了一款游戏,规则很简单,它能将任意一位明星与演员凯文·贝肯搭上关系,中间需要的电影不超过6部。
这算得上是六度分离理论在游戏上的小小应用,而更可信的数据来自理论的提出者米尔格伦,他成功地通过一个连锁信件实验证明了这个理论的可行性。在实验中,他准备了160封信,将信件随机寄给居住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居民。在信中,他提供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个收信的人将这封信转寄给自己认为可能认识这个人的人,随后收到这封信的人依旧完成上述要求,直到这位股票经纪人收到这封信。最后的结果证明,大部分的信件都成功到达了目的地,中间平均经过6次转寄。
有人可能会觉得惊讶,或者对此感到难以置信。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一个圆。”很多人都相信,我们的人生是有范围限制的,你每天都走在固定的线路中,看着熟悉的街道,知道每一间路过的店铺,朋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娱乐地点最远也不过是大型商场或是离家近的电影院,然而,这一切只是因为你忽略了外界的变化。我们处于舒适且比较熟悉的环境时,总会不自觉地降低自己的敏感度,也会自然而然地忘记观察生活。你会在潜移默化中忽略身边所有微小的变化,直到这些变化大到无法忽略的那一天。在现实生活中,改变每分每秒都在进行,你和你身边的一切都处于正在进行时的状态之中,只是你忽略了而已。我们做个假设,你现在回想一下,你每天在上班的路上都在做什么呢?听歌,玩手机,还是观察四周?
我的一个朋友,每天搭乘地铁上班,他非常喜欢玩手机,换乘空隙的那一点儿时间也不放过。一次,地铁通知周日晚8点停止运营,连续广播了很多天,他愣是没有注意,结果当晚只好自己打车回家。回想起这件事,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认为自己没有完全沉迷于手机,走路也没有撞过人,却仿佛隔离了外界的一切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因此很多人养成了屏蔽信息的习惯,也逐渐让屏蔽蔓延到自己的生活,坚信自己的生活范围小,交际圈小,没什么朋友。但真相是,你只是把自己隔离成了一座“孤岛”,你的生活是有一定范围的,但这范围远比你想象的大得多。在拒绝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你自己将圈子一点点缩小了,刻意忽略了可以帮助你扩大圈子的关键点。六度分离理论就论证了这一点,你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可能扩大社交圈,或许是因为串联起你和别人的那6个人,被你自己忽略掉了。
小武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上学的时候微微有些口吃的他,一直不喜欢和外界交流。他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甚至大学同学,几乎没有人和他深入交流过。工作之后,和同龄人相比,他依旧是沉默寡言的那一个,和身边的同事、领导关系都很一般。领导对小武根本就谈不上熟悉,反正从表面来看,小武对公司发展和行业前景也没发表过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言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武一直没能获得职位上的提升。在和小武交流的时候我还发现,小武在生活中和在工作中的状态是一样的,都是长期处于屏蔽外界的状态。对小武而言,想要突破职业困境,重点是突破自己在交流、在与人相处上的问题。后来,小武终于认识到,工作不单单是完成任务,还需要交流和沟通。他的沉默和不爱与人相处,让身边的人对他敬而远之。在思考后小武决心改变自己,他用半年的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之后我们又一次见了面。这一次,小武给人的感觉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他依旧不是那种主动说话、呼朋引伴的人,但现在的他看起来很从容,不会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他和我分享了他改变之后的生活,虽然没有变成一个爱说话的人,但他在部门内部发言和提出意见、方案的次数变多了,他日常没有废话,但总是能说到关键点上,以至于他的很多提案都得到了重视,其中很多提案都真正被实施了,这也让他在一次次实践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此时,他已经成了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进入了升职的备选名单。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人际网络扩大了不止一倍,和每个人的关系也都融洽了很多。现在的他很自信,因为他终于在自己从事的行业内有了一定的积累,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处事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平心而论,小武的个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但此前因为拒绝交流,以至于没有人知道他的能力,也没有人发现他的潜力。而当他真正表现出自己的可塑性的时候,机会便接踵而至,帮助他慢慢走向成功。
小武的例子告诉我们,真正造成我们人际关系狭窄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你把自己当作孤岛,那么所谓的六度分离理论中的关系拓展自然不可能实现,已经存在的人际关系都被你忽略或者漠视了,拓展人际交往又从何谈起呢?
卡耐基是著名的社交大师,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写作课程,其中一堂课由一位知名的杂志主编担任老师。在课上,这位知名的主编和所有人分享了自己对于小说质量的判断方法。在主编看来,一部好小说的作者,一定是喜欢别人的人,一个不喜欢别人的作者,读者也不会喜欢他的小说。主编每天收到的小说有数十篇,而他的工作就是选出那些喜欢别人的作者的作品。延伸一点说,就是这个作者必须对别人感兴趣。卡耐基后来在魔术大师哲斯顿的表演中印证了这个观点。那个晚上哲斯顿在百老汇进行最后一场表演,卡耐基则耐心地在他的化妆室等待,希望得知他的成功法则。表演结束后哲斯顿慷慨地分享了他的秘诀,总共有两点:第一点是他本身的表演功力非常强,他对自己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地准备和彩排过;第二点是他对所有观众都抱有很大的兴趣,对他而言,坐在台下的不仅仅是一群观看表演的人,还是他感兴趣的一群人,他希望自己能够给他们呈现最好的表演。正因为哲斯顿有这种想法,他对外界的兴趣,特别是对和自己相关的人的兴趣,帮助他走向了成功。所以,想要运用六度分离理论,必须正视自己所处的环境,找回自己对个人生活的敏感,认真对待自己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在六度分离理论支撑的空间中,建立了属于个人的社交网络。想一想早年风靡一时的人人网,它用最快捷的方式串联起每个人,用同学关系将不同的人联系起来。即便相隔多年,你依旧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站搜索到自己的中学同学或者是小学同学,甚至可以直接联系到对方本人,而不需要通过其他任何人的帮助。
再举个身边的例子,小刘是我的前助理,一个90后女孩,她上大学的时候和朋友打赌,决定一个月内找到自己上中学时暗恋的那个男生。她从两方面下手,一边联系自己的中学同学,一边通过社交网络搜索对方的信息。就在她给同学发出消息的一周后,她的个人社交账户下面,出现了一条留言,正是她在寻找的那个男同学!
除此之外,通过人人网重新集合同学,举办同学会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网站以同学关系作为基础,向外扩散,并且随着加入人员的增多,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同学关系。有些人因为爱好走到一起,有些人因为目标相同产生共鸣,这让网站关系愈加复杂化,同时,人际网络也因此铺展得愈加广泛。就像上述例子中的故事一样,你和别人的距离,远比你想的要近!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和个人应用疾速发展,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地缩短,六度空间的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社交方式中,我们会以面对面沟通为主,但现如今,类似人人网的社交媒体层出不穷。总而言之,六度分离理论在现代社交手段的帮助下,已经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压缩得更短。不过你仍可以相信,你和你的目标人群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6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