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荣格和分析心理学

本书作者提出的绘画心理调适理念,其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等概念。荣格是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出生于1875年,父亲是一位基督教牧师,母亲也笃信宗教。荣格的心理学实践领悟,正是从对传统基督教教义的反思中萌芽的。

一、下善伐人与上善若水——东西方文化带给荣格的不同思考

(一)怀疑和害怕怀疑的痛苦——父亲的不安

身为牧师的父亲在为什么而不安呢?这是敏锐的荣格早年间便开始思索的问题。

虽然父亲是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然而敏感的荣格已窥出父亲宗教信仰方面的不安。荣格很小时就对基督教的许多教义感到困惑,但是,当他向自己的牧师父亲请教时,父亲总是“像害怕什么似的把他搪塞过去”,这让荣格感受到,父亲虽然是一位牧师,但是他似乎并不真正理解信仰的真谛,他所信仰的只是典籍中描述的上帝,是僵死的教条,用荣格的话来说——他无视活生生的对于上帝的体验,或者根本无此体验,所以当其生活与信仰发生冲突时,就对他所信仰的教义产生了怀疑,然而,作为一名牧师,他又害怕自己的怀疑,在怀疑与害怕怀疑间,他陷入了痛苦红茹.荣格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父亲对信仰的这种“怀疑”和“害怕怀疑”的痛苦而矛盾的心理状态被年幼的荣格敏锐地洞察了。荣格在《回忆·梦·思考》中曾说过:“在我看来,很清楚,某种甚为特别的事情正在折磨着他,而我怀疑此事乃是与他的信仰有关。从他无意识做出的暗示里,我可以肯定地说,他是在忍受着由于对宗教产生了种种怀疑而带来的痛苦。”

僵化的教条无法给人以真实的安全感,因为这些僵化的教条要求人们只能无条件相信,而无法被人们所验证,人们对于无法亲自验证的事物会产生不由自主的怀疑——这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力量之一,即使是身为牧师的父亲也毫不例外地拥有这种本能力量,但是作为受人尊敬的牧师,父亲又觉得自己应当毫不怀疑地去相信这些无法验证的教条,他没有和“怀疑”这种本能力量进行沟通,而是对它产生了畏惧和不安,又没有进一步和这种畏惧不安的情绪沟通,而是采用了忽略和回避的态度,忽略和回避并没有产生效果,这些情绪还是会时不时流露出来,并被荣格所觉察——在“应当”和“本能”的纠结中,父亲陷入了痛苦。

(二)对立斗争——荣格对同时代西方文明的反思

基督教是西方文明之源,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星辰.西方文明之源——基督教[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3):53-54.

荣格在早年就对基督教和基于基督教而产生的同时代西方文明进行了反思,自然而然地会问出那个很多人都疑惑的问题——全能而善良的上帝为什么会允许撒旦的存在呢?

善和恶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也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荣格回顾了基督教的历史,他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并没有解决善与恶的问题,基督教中充满了对立,如光明与黑暗的对立、上帝与魔鬼的斗争等;关于这些对立面,基督教强调“扬善抑恶”,但是它在千百年里却未能实现这个扬善抑恶的神话。基于基督教的西方文明主流道德观也在强调:“人离开了德性,将是最肮脏、最残暴、最坏的纵欲者和贪婪者。”“一个人较好的部分统治着他的较坏的部分,就可以称他是有节制的和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正是美德才使欲望成为合理的欲望”,等等。湘虹.荣格道德整合思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对于人性中“恶”,要采取压制、扼杀、消灭的态度。这些观点,看上去是那么的“光明、美好、正确”,遗憾的是,尽管一再强调要消灭恶,但是恶始终存在,撒旦总是在那里。

荣格所处时代的西方世界也正是如此:在理念上,西方文明强调人应该用善的一面来压制、消除恶的一面,这种价值观听上去无比正确,然而,尽管不断强调以善伐恶,但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却似乎越来越被“恶”所操纵。在荣格的有生之年,他作为亲历者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四起和炮火纷飞,生灵涂炭、遍地哀鸿的悲惨人间,也促使他进一步对于人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到底是哪里错了?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对阴暗面只能加以打压和消灭吗?不能怀疑和无法亲身实践的教条真的能够给人带来真实的安全感吗?——关于这些困惑,由二元对立思维体系主导的同时代的西方文明无法给荣格满意的答案。

(三)对立统一——东方智慧给予荣格的启示

同时代西方文明无法为荣格给出关于人性的答案,幸运的是,随着东西方交流的日渐频繁,荣格开始接触到了东方文化,并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启示。

1927年,在荣格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分析理论实践积累之后,他遇到了其东方思想的引路人——著名学者卫礼贤。1994年8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托马斯·科茨曾提出,就荣格心理学思想的形成而言,卫礼贤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或其他任何人,荣格自己也曾在写给卫礼贤的悼文中表示:“事实上,我认为卫礼贤给了我无限的启迪,他给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人。”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9-40.

卫礼贤是德国人,原名理查德·威廉,1899年他以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皈依基督教。然而,在卫礼贤接触并了解到中国文化和哲学之后,他在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巨大差异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受到了东方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开始通过翻译中国经典著作来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着手将《论语》《老子》《易经》等著作翻译成了德语。

正是通过卫礼贤,荣格接触到了东方智慧。东方文明对荣格后续的学术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决定性的影响。和基督教及在其基础上的产生的西方文明的“崇尚光明、消灭黑暗”的“对立斗争”的观点不同,东方文明所强调的“对立统一”观点给荣格的理论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启示。

道家中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观念,和荣格所提出的人格面具、阴影理念深深契合。阴和阳,是道家思想中的一对重要的相对概念,而道家思想认为它们并不是彼此斗争和冲突的。阴和阳虽然是相反的力量,但它们在对立的同时,却是同根互体,相互转化的。片面地崇尚、追求两极中的一极,而对另外一极采取压制、否定的态度,只会物极必反——另外一极并不会因为压制就消失,它只会在阴影面积累壮大,导致更具破坏性的影响。人类作为光明和阴暗的综合体,片面、过分地强调光明的一面,只会物极必反,反而促使个体向阴暗面堕落。小到个体的各种精神疾病和神经症症状,大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各种战争冲突,正是因为追求一面而否定压抑另一面而造成的。

而佛教的中道观,则为对立面之间的转化和整合提供了实践基础,荣格相信“通过中道达到对立面的统一是内心体验的最根本的一项”。·莫阿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M].江亦丽,罗照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2.

密宗实践的核心就是两极性及其整合,“阳性力量与阴性力量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积极原则与消极原则的归一;智慧——辨别力原则和怜悯——统合原则的统一”·莫阿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M].江亦丽,罗照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0.

“中道观”还能让我们避免走向永恒论和虚无主义两个极端,对立面之间的转化使冲突得以消除而带来统一,通过压抑或否定并不能达到统一,因为它只能导致片面。“中道观”在方法上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灵活性,任何可以实现解脱的方法都为佛教所接纳,这种灵活性赋予了佛教教义一种非凡的适应能力和经久不衰的生活相关性湘虹.荣格道德整合思想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伐即讨伐,下善伐人,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冲突,在两个对立面之间,按照某种立场和观点,站在善的一方,去打压消灭恶的一方,这正是荣格同时代西方文明的特点;而上善若水,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转化,在倡导善的同时,对于恶也要去理解它、认识它,促进恶的转化,这正是东方智慧如同水一般的包容性特点。

此外,和西方文明相比,东方文明更强调自我领悟和自我实践,和荣格时代僵化、教条、强调客体拯救的西方文明相比,东方哲学思想更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并更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教条无法让人真心地信任,也无法给人真实的安全感,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荣格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些特点,大量东方智慧的精华被吸收进了他的理论体系中。

二、“皇储”的离开——荣格和弗洛伊德

提到荣格,不得不提到他曾经的老师和朋友弗洛伊德。荣格和弗洛伊德的恩恩怨怨在心理学界家喻户晓。

弗洛伊德(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鼻祖,和同时代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对于实验、数据等量化指标的重视相比,精神分析学派更加重视对临床个案的长期追踪研究,并通过深入分析个体的潜意识来研究心理。弗洛伊德最早是一位精神病医生,他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是精神分析研究的开端,这本书使得心理学家对精神病病因的解释从生理解释向心理解释过渡,也标志着潜意识公开向意识发起挑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包括本能决定论、人格结构理论、梦论、人格发展理论、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其中,本能决定论是其理论核心,本能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存而保有的基本要求、冲动和内驱力,包括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又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人出生以后,在生本能的驱使下、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我和超我,因此人格结构就包含了本我、自我、超我这3个部分,由于自我对本我是有抑制作用的,所以个体除了意识之外又有了前意识和潜意识。梦论认为,梦包括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梦的表面部分,而我们要探究的是显梦背后的潜意识信息,也就是隐梦。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成长包括了多个阶段,幼年时期形成的关系模式,会通过移情机制在成年之后重现,成年时期很多问题都来源于幼年时期的创伤,因此可以通过治疗童年创伤来治疗成年人的心理障碍。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认为,焦虑是自我在感受到威胁时发出的一种警示,而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技能,自我通过歪曲显示的方式来应对所面临的焦虑或负面情绪,协调超我和本我的斗争,从而维护心理各部分的平衡感。

由于从童年时代就开始,荣格便开始对于人性和宗教方面进行思索和感悟,所以当他了解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之后,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住了。

荣格于1900年毕业于巴塞尔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苏黎世大学伯格尔私立精神病医院的助理医生。1904年左右,他尝试用“词语联想测验”来进行心理学及精神病学研究,并提出了“情结”的概念。1906年,荣格在反复阅读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他开始和弗洛伊德通信并跟随弗洛伊德学习。1907年,荣格从苏黎世前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畅谈了13个小时,弗洛伊德比荣格大19岁,一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将荣格视为自己的儿子,因此,荣格也有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皇储”之称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7.

1910年,在第二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弗洛伊德坚持让荣格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有意将荣格作为自己的学术接班人来培养。

然而,不久之后,荣格和弗洛伊德就产生了学术上的分歧。弗洛伊德著名的“泛性论”观点认为:人类的行为的内驱力是性欲。而荣格则反对这种泛性论观点,他认为力比多只是一般性的心理能量,而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荣格在其自传中说到:“无论在一个人身上,还是在一件艺术品上,只要显现出灵性,他(弗洛伊德)便对之加以怀疑,并拐弯抹角地认为这是受压抑的性欲的表现。”荣格反对这种观点,认为这样就把文化看成了闹剧,文化就仅仅是受压抑的性欲的病态的结果,而弗洛伊德表示事实本来就是这样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7-28.

在经过多次书信往来中观点上的冲突后,荣格与弗洛伊德在思想上逐渐开始分道扬镳。1914年,荣格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职务,并正式和弗洛伊德决裂。此后,他尝试将自己的心理理论进行总结梳理,并开创了分析心理学派。

三、独特而完整的自己——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和概念都沿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但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性的变革,并包含了大量东方智慧的精华。以下从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动力理论、人格类型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心理治疗理论等方面对荣格的理论体系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人格结构理论

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结构理论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荣格认为,个体人格可划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其中,意识是能够被个体自我所感受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个体潜意识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直觉和被压抑的经验,它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虽然属于潜意识,但是经过努力,部分个体潜意识可以进入意识层面从而被主体认识到浩生,杨丽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4.

集体潜意识是荣格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反映了人类在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是人格结构中最深层次、最有力量的部分,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和身体器官一样,是在漫长的遗传和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是人类所共有的人格结构部分。

在人格结构理论体系中,荣格提出了情结、原型等重要概念。其中,情结是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指个人所伴有的观念上或者情感上的内容聚到一起而形成的难以觉察和难以解开的心结,情结被触发后会对个体产生极其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涉及个体情绪和行为的各个方面;原型是集体潜意识的内容,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是根据这个模型而成型。原型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能的趋向,荣格曾说过:“原型是一种趋向,这种趋向构成这类主题的表象——细节上可以千变万化,然而有不丧失其基本类型的表象。”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作品集第一卷[M].张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81.

在荣格提出的原型概念中,有几种最初的原型模式,比如人格面具和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

(二)人格动力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的满足就是人格发展的动力,他给这种动力起名叫“力比多”,荣格也沿用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这个概念,但是荣格的“力比多”涵盖的范围却比性欲的满足要大,他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避免误解,荣格后来将力比多改名为“心理能”,心理能的发展主要遵循等量原则和熵原则,等量原则是指心理能量不会消失,只会被取代,在某些方面消耗掉的能量将会在其他方面展示出来;熵原则是指心理能不会只集中在某个方面,当不同心理能之间的差异过大时,个体会让各方面的心理能趋于平衡浩生,杨丽萍.心理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4.

(三)人格类型理论

荣格从两个维度即心理能的指向和个体与世界联系的方式对人格类型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根据心理能的指向,个体可分为外向型个体和内向型个体;而个体与世界的联系方式又可以分为感觉、情感、直觉、思维四种类型。两个维度的成分排列组合后得到的八种人格类型包括:外倾感觉型、外倾情感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感觉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型、内倾思维型。在现实世界中,这八种人格类型并非泾渭分明的,有些人在不同的时候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类型。

(四)人格发展理论

荣格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关键概念是作为分化过程的个性化和作为整合过程的自性化。

1.分化过程——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是指个体精神的各种成分所经历的完全分化并充分发展的过程。个性化过程就是个体对诸如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以及精神的其他组成部分的逐步认识的过程。只有当这些一度混沌的、未分化的精神组成部分被认识并充分分化以后,它们才能找到表现的机会。

荣格认为,个体的心灵最初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出生后,意识开始获得发展,随着意识的逐渐发展,意识、潜意识实现分化,心灵不再是一个整体。意识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人格分化成不同部分,导致心灵的分裂;另一方面则是自我(ego)获得了高度发展,意识开始逐渐更富有自己的个人特色,而与他人区别开来。

2.整合过程——自性化

人格化过程开始后,“超越功能”就发挥效力。超越功能是一种对人格中所有对立倾向加以统一、完善和整合的功能。人格发展中的分化和整合始终是相互交织在一切的,它们都是个体生而固有的。个人的精神从一种混沌的、未分化的统一状态开始,逐渐发展为一个充分分化的、平衡而统一的人格。虽然发展的这一目标很难达成,但人格的自我发展的需要却始终存在。

荣格以力比多的聚散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他把人格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性欲期、前青春期、成熟期和老年期。荣格认为,从40岁到老年,是人追求意义的最关键时期。人格发展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包括遗传、父母、教育、宗教、社会以及年龄等因素。天宸.有关人格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此后,自我会在内在整合力量的驱使下向自性(self)转化,转化发生后,一个新的人格中心(自性)就会显现,同时自我倾向被减弱。荣格认为这个历程会出现在中老年时期。首先出现的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与限制,然后惊觉自己的分裂本质,在自性这一心灵整合力量的作用下,最终将分裂加以统合,从而实现完全的个性化。从自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最后这个整合的状态也可称为自性实现。

整合的过程受到了前述“超越功能”的控制。荣格认为,超越功能具有统一人格中所有对立倾向和取向整体目标的能力。荣格说,超越功能的目的,“是生长在胚胎基质中的人格的各个方面的最后实现,是原初的、潜在的统一性的产生和展开”。超越功能是自性原型得以实现的手段。同个性化的过程一样,超越功能也是人生而固有的。

个性化过程促使了人格结构的分化,使个体富于个性,而自性化过程则使得心灵各个部分统一为整体。个性化和自性化这两个过程看似彼此相反,实际上,却是并驾齐驱的。也就是说,分化和整合在人格的发展中是同时并存的过程。它们齐心协力,共同达到使个体获得充分实现这一最高成就。

(五)心理治疗理论

荣格认为精神疾病和神经症是两种基本心态类型的极端表现:极端内倾导致力比多从外部现实消失,进入一个完全隐私的幻想和原型意象的世界,其结果是精神疾病;极端外倾则远离内在的完整感,转向过度关注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在世界中的影响,其结果是神经症。也就是说,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在内在潜意识之中,而神经症患者生活在他们的人格面具中广东.心灵深处的秘密:荣格分析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和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童年时代的重要性相比,荣格更强调现阶段的重要性,他并不认为神经症的根源在于个体童年时期的经历,而是认为它们源于和现阶段和外界环境的斗争中的挫折,因此可以在任何生命阶段中出现。

荣格把心理分析疗法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宣泄、分析、教育、转化。

第一阶段:宣泄

宣泄阶段也叫意识化阶段,这一阶段由来访者主导。就是让潜意识中的被压抑的需要进入到意识层面,当个体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后,原有的心理症状就会减轻。这种疗法来源于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的“谈话疗法”,即来访者每说出一种心理创伤,由这种创伤所引起的症状就会减轻。

可以说,从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开始,宣泄或意识化就是心理动力学派所运用的理念和阶段性方法。但是,荣格认为,宣泄阶段所要表达的潜意识信息,不仅包括了个体潜意识层面的情结内容,也包含了集体潜意识层面的原型内容。

第二阶段:分析

分析阶段由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进行,咨询师更多地占据主导地位。弗洛伊德认为,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会将自身的一些重要内容和关系投射到和咨询师的关系中,这个过程就是移情的过程。在适当的时候通过讨论、分析、解释这种移情的内容,让来访者能够认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有利于来访者解除症状及获得发展。荣格在这一阶段则更强调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象征的作用,他认为,原型象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移情,从而让我们理解潜意识的内容和要求。

第三阶段:教育

在教育阶段,咨询师适时给予来访者建议和引导,使其更加符合社会角色。这种教育和引导,是在宣泄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建议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不是简单的“说教”。

在荣格的不少案例治疗中,他曾经以社会性的方式教育患者的人生发展或道德问题,帮助患者认识其某种“原型”的发展方向正脱离实际社会的危险情况,这种指导在荣格心理学的治疗中并不是轻率的,而是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的反应广东.心灵深处的秘密:荣格分析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33.

第四阶段:转化

在这一阶段,“超越功能”开始发挥作用,随着咨询的继续,来访者开始完全接纳内心中的对立面,内心逐渐整合成为了一个整体,个体接纳了这个独特而完整的自己。

接纳对立面,成为一个“独特而完整的自己”,可以说是分析心理学心理治疗的最重要的目标。

四个分析心理学与绘画相关的重要概念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相关理念是本书最重要的理论基石,其理论体系中的人格面具、阴影、自性化等概念,是绘画心理调适中面具画、阴影画、冲突画、整合画等重要概念的来源,这些绘画类型,也分别对应了其心理治疗理论中的表达、分析、教育、转化过程。本书作者结合实践,将绘画心理调适的阶段划分为面具画阶段、阴影画阶段、冲突画阶段、整合画阶段等,这些阶段都具有心理调适的效果,而在绘画本身以外,咨询师引导来访者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领悟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荣格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荣格指出:“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以他认为所该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的体系。比如,各行各业都有其特有的人格面具……只是有个危险,即(人们)和其人格面具合而为一了——教授与其课本,歌唱家与其声音……可以稍加夸张地说,人格面具实际上并非戴面具其人,但其他人,甚至其自身都认为该面具即是其自己。”尔·古斯塔夫·荣格.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M].刘国彬,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330.

通俗地说,人格面具就是我们期待自己拥有的、应该拥有的、认定为好的或优秀的特质,比如:有活力的、健康的、美丽的、洁净的、有勇气的、被爱的、自律的、卓越的、正义的、有地位的、有能力的,等等。

(二)阴影

与人格面具相反,阴影则是我们希望自己远离的、不应该存在的、不认同的、认定为坏的或不好的特质,比如:衰弱的、丑陋的、肮脏的、无能的、被讨厌的、不道德的、卑劣的、愚笨的、平庸的、懦弱的、低贱的,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格面具和阴影,往往是A和-A的关系,即:有多认同某一人格面具,则内心中与之相反的阴影就有多强。当我们认同自身某种美好的人格面具时,我们的阴影也就愈加阴暗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68.

(三)自性化

自性化就是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过程。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7.

人格面具和阴影是一对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的对立面,追求对立面中的一面,势必造成对另一面的恐惧和压抑,这种内隐的对立冲突对个体的心理能是有消耗的。因此,如何将对立面整合统一,直至实现自性化,是荣格理论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荣格借鉴了佛教的“中道观”,认为“通过中道达到对立面的统一是内心体验的最根本的一项”。·莫阿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M].江亦丽,罗照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22.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性化的过程,就是促进内心对立面整合统一的过程,这是通过对彼此对立的原型意象——人格面具和阴影的不断觉察和接纳而不断实现的。

在绘画心理调适的过程中,往往会按照顺序出现面具画(画面和人格面具相关)、阴影画(画面和阴影相关)、冲突画(画面和面具及阴影之间的冲突相关)和整合画(面具和阴影部分开始和平共处直至融合及向外辐射),每一个画面内容的产生、发展、变化,往往对应着新的心理阶段的产生、发展及变化。

本书的第三和第四章会着重对这些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类型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