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需求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杰出代表。1908年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一个犹太家庭,他的童年不算幸福,他的父母有7个孩子,他是其中的老大,父母对待孩子们非常苛刻。此外,作为一个犹太家庭,他们生活的地方却是一个非犹太社区,在学校里的犹太同学也非常少。在这种环境下,马斯洛逐渐变得害羞、孤僻和内向。所幸的是,马斯洛自幼热爱读书,书籍似乎成了他的避难所。而他的父母尽管受教育程度不高,却保留了犹太人重视教育的习惯,他们期待马斯洛能学习法律。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马斯洛在1926年进入纽约市立大学学习法律,但随后他就发现自己对法律不感兴趣。不久之后,他将专业转向了他更感兴趣的心理学领域。在心理学领域他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派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并对已有的心理学理论学派如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进行了吸收和扬弃。人本主义理论以人的需求为研究切入点,以需求层次理论为轴心,以求全面把握个人与社会的真正内涵。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中影响深远的有人性论、价值论、需求层次理论,三者统称为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石是需求层次理论。
一、从生存到自我实现
1943年,马斯洛出版了《人类动机的理论》,这本书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第1层次为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它保证了人们可以活下去,包括对食物、水、空气、性、健康等的需求;第2层次为安全需求,包括人追寻安全、稳定,远离痛苦、威胁的需求;第3层次是归属与爱的需求(又称社交需求),包括与他人建立关系,获得亲情、爱情、友情的需求;第4层次是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名声、地位等的需求;第5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指的是人们对发挥自己的能力来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这4种需求属于缺失性需求,个体满足了它们才可以生存下去,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属于成长性需求,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示意图
二、缺失性需求、心理防御、人格面具
“缺失性需求”是马斯洛提出的概念,“心理防御”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人格面具”及“阴影”是荣格提出的概念。本书作者认为,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着深层次的、紧密的联系。
(一)缺失性需求和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含自我、本我、超我3个部分,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三者保持动态的平衡。本我的本能欲望和超我的道德要求往往是冲突的,自我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然而自我的调节作用经常显得软弱无力。弗洛伊德认为“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认它的软弱,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为了对抗这种焦虑痛苦,自我发展出了“心理防御机制”。
马斯洛提出的“缺失性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4类,这些需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个体能够生存及适应环境,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存在无法生存下去或无法适应环境的威胁。
悲哀的是,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这些需求都是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当它们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痛苦,此时往往有3个选择:第1个选择是接纳事实,接纳这种痛苦,承认这个不完美的现实,允许它们存在,各种感受被允许顺畅地表达,直至内心达到整合;第2个选择是改善现实世界,积极努力改善生存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生命的早期阶段,个体往往既没有勇气去接纳事实,也没有能力去改善现实世界。于是他们面临第3个选择:发挥自我的功能,用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证个体的内部平衡,这就是启用了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
(二)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面具
我国学者余祖伟等人认为,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人格面具是心理防御机制的外在体现——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景,会使用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就会使用不同的面具,而且人无时无刻不戴着面具;心理防御机制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是人格面具的内在心理过程——如果人们的某种心理防御机制被经常使用,就会使他沉湎于自己所扮演的某个角色,而这一角色最终也会影响到他的人格形成过程,成为他人格的一部分
人格面具是一种人设,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将这个人设看作是自己,而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符合社会规则,获得社会的认可,可以说,人格面具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功能;而心理防御机制则是自我在协调本我和超我的相互作用中所发展的功能。在这里,超我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化了的社会准则,而外部社会准则也可以看作是外化了的集体潜意识中的超我,“超我”和“社会规则”二者互为表里,其实是同一回事,对应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面具二者也互为表里,是同一回事。
(三)四类面具VS四类阴影
本书作者认为,“缺失性需求”有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这4类,当这4类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体面临极大痛苦又无能为力时候,从内部只能启用心理防御机制,去防御这些痛苦,从外部则对应着选择各种各样的人格面具,防御阴影带来的痛苦。
可以这样理解人格面具——我们并没有完全拥有我们所认为好的某种外在环境、内在特质,或者并没有达到某种心理境界,但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或达到了,或者极端期待自己拥有或达到,并不接纳自己无力的那一部分,从而创造出了一个人格面具。
也就是说,当4类缺失性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又缺乏足够的力量时,个体会采用歪曲现实、认同面具的方式,假装自己已经满足,暂时不去面对痛苦的阴影,以保证内心的平衡。
个体所创造的面具,借用马斯洛的需求概念,也相应分为4种类型,本书作者将其分别命名为:生存面具、安全面具、归属面具和价值面具。这4类面具是基于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对于不同个体而言,由于其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生存经历而导致的个人情结的不同,这4类面具包含不同的内容,并进一步特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小面具。
生存面具:往往包括了生命、活力、自由、健康、希望、创造等内容。
安全面具:往往包括了勇气、有序、控制等内容。
归属面具:往往包括了关注、归属、接纳、爱等内容。
价值面具:往往包括了高贵、高尚、洁净、富有、美丽、能力等内容。
和4类面具同时存在的是与其相反的4类阴影,本书作者将其分别命名为:死亡阴影、危险阴影、排斥阴影和卑劣阴影。
死亡阴影:往往包括了死亡、衰弱、绝望、腐烂、僵化、禁锢、束缚等内容。
危险阴影:往往包括了恐惧、混乱、失控等内容。
排斥阴影:往往包括了忽视、孤独、排斥、厌恶、憎恨等内容。
卑劣阴影:往往包括了低劣、下贱、贫穷、肮脏、丑陋、无能、鄙夷等内容。
作为普通人,我们每一个人在心理层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4类阴影,以及为了对抗这4类阴影而发展出来的4类人格面具。
每个人的内心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无力感,当感知到无力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羞耻、内疚或恐惧,紧接着对无力感采取忽视、逃避、对抗的方式,即创造某种人格面具,来反抗这种让人不快的羞耻感、恐惧感、内疚感。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通过事例来分析这些“面具”或“阴影”绘画及其在心理调适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