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如何运用绘画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来促进心理健康,是本书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绘画心理调适”是本书作者提出的概念。在多年的心理健康实践工作中发现,不受规则和技法限制的、个体自发的绘画创作过程,对心理健康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这一过程就是“绘画心理调适”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绘画的方式,促进心理平衡、心理成长和潜力发挥的过程。

第一章介绍了绘画心理调适的理论基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绘画心理调适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石。绘画心理调适的过程,可以看作是通过绘画的方式,促进个体深入觉察和感受内心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并在觉察和感受的基础上促进二者整合的过程。而这一整合过程,则与荣格所提出的自性化过程相通。除了荣格的理论之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帮助我们进一步对人格面具和阴影进行了分类和细化;而正念心理疗法的理念和相关技术,则为我们正确处理内心的人格面具力量、阴影力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力量等彼此间的沟通和博弈,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支持。

第二章介绍了绘画艺术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历史和具体实践方式。在实践历史上,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影响下,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世界上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绘画心理治疗取向——美术心理治疗取向和美术作为治疗取向。在具体实践方式上,首先,绘画心理调适的阶段主要包括面具阶段、阴影阶段、冲突阶段、整合阶段等,这些绘画心理调适的阶段也对应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理念中的人格面具、阴影、自性化等过程;其次,具体的绘画形式包括了具象绘画、抽象绘画、曼陀罗绘画等。

第三章首先对人格面具、阴影在生活实践中和影视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对人格面具画和阴影画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对比。人格面具画是指画面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是来访者自身所认同、期待的那一面,它通常在绘画心理调适的初级阶段出现,通常能起到强化心理防御的作用,因此有积极的一面;而阴影画则是个体所不认同,希望消灭、压制、忽略、逃避的那一部分,和人格面具画相比,阴影画更能够起到真实的疗愈作用。

第四章介绍了冲突画和整合画。随着阴影的持续表达和得到关注,原有呈分裂状态的面具部分和阴影部分开始逐渐整合。在整合的初级阶段,个体会经历一个至关重要却相对危险的“冲突阶段”,冲突阶段是个体整合力量开始觉醒的标志时期,却也是心理危机相对高频爆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冲突画”有着独特而显著的特点。当个体对冲突的力量有所觉察和感受,平稳经历过这个冲突阶段后,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整合阶段,开始出现整合画则意味着个体内心原有的分裂冲突的成分开始真正地和解和融合,个体开始拥有了内心整合后自然产生的力量,随着整合的继续,个体逐渐出现了辐射力量,即开始倾向于将内心整合的力量逐渐辐射到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呈现出正面积极的影响。本章将结合实例对这些过程进行阐释。

第五章是本书作者精心挑选的工作中的绘画心理调适案例。主要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对于面具画、阴影画、冲突画、整合画等运用在个体心理咨询中的过程和形式进行解析阐述。在互动方式上,大多数案例源于咨访互动过程中,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带领下通过绘画的方式对自己的内心状态进行的深入而细致的领悟解析,同时,也包括了一部分来访者独自进行的绘画疗愈过程中的自我领悟的记录;在创作形式上,大多数是绘画创作,也包括了部分摄影创作、陶瓷工艺创作等其他艺术创作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