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17年12月,《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出版,探讨了如何通过绘画来分析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得到了广大同行和读者的认同和支持。如果说《绘画心理分析:追寻画外之音》更侧重于“知心”,即通过绘画来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推测,那么这一本《绘画心理调适:表达人设外的人生》,则更侧重于“调心”,即通过绘画来对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正向积极的调适、帮助和引导。

从童年时期开始,我们就开始积压很多无法表达的真实感受和情绪,这些感受和情绪本身就类似于一个个生命体,每个生命体都希望找到存在感,它们希望能够被真实地看见、被顺畅地表达,如果没有被看见和被表达,它们就会“淤积”起来,成为一种“阴影”,以有破坏力的方式操纵我们的生活,严重的时候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所谓“心理问题”。

阴影是如何产生的呢?它们可能源于父母倾向性的评判、老师的表扬或指责、同学的羡慕或嘲笑……自生命伊始,外界就要求我们达到某种“人设”,比如,部分人在童年时代开始,就被家长要求要坚强、不要哭,家长不断告诉孩子不哭才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久而久之,类似评判标准内化到个体的本性之中,“坚强”就成为了个体自发追求的人设,当达不到这个“人设”的时候,个体就会为自己感到羞耻和内疚。这个“人设”成了内心中的“人格面具”,而和这个人格面具不符的感受就被压抑到了阴影面——当脆弱无助感出现的时候,会伴随着羞耻、内疚、惶惶不安,不允许自己表达脆弱,因此,脆弱无助感作为一个生命体,它顺畅表达自己的过程往往被生生地打断了。

原本合一的内心,在倾向性的引导之下,逐渐“分离”成了一个人格面具层面的我和一个阴影层面的我,人格面具有多坚固、多执着,与之相反的阴影就有多强烈、多具有破坏性。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形形色色的面具和与之相反的阴影,促进它们的整合,让个体感受到真实的力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阴影层面的我往往很难以言语的形式被表达出来。

幸运的是,和语言表达相比,艺术创作可以最大限度地绕过心理防御机制的监控来表达阴影面。而绘画作为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艺术创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引导来访者打开心扉,并引导来访者对自己的人格面具和阴影进行觉察和领悟,促进内心的整合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2009年工作伊始,我就开始尝试在个体咨询工作中以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调节内心、整合内心;2012年,我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推行“寓心于专,愈人自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们专业的进一步融合,除了在个体心理咨询中以绘画为助力外,也定期开设绘画心理工作坊,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调适工作室,在团体心理辅导和课程教学中也积极融入绘画心理知识,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书是对作者近十年工作中的理论、技术和创新进行的详细梳理。不仅适合广大心理学同行在工作实践中参考,也为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在生活和学习中提供了自我心理调适的实践指南,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童欣

2019年5月于中央美术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