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散文卷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士驥

都市青年

都會的造成,一大半是靠農村。但奇怪得很,都會則何時何處都在搾取農村。住在都會的人,其欺負及搾取非都會人,也無所不用其極。

生長於都會的,或在都會住的很久而歸化為都會籍的人,總帶一些所謂「不良」氣。「不良」云云,意即居心不良,意存欺人。因而都會的不良少年云者,意思是,不管他的地位,智識如何,大凡想藉其了解都會的習慣,地理等等之程度較深一事,而使他人上當——受無謂的損失的人,都可以稱曰不良。例如衣服穿得很摩登,談吐也頗不凡的少年,在電影館中或其他的交際場中引誘女人者,就是不良少年。反之,假若行使此種伎倆的是少女,那麼她就是不良少女。

「入國問禁」,本是很重要的工作。但鄉間人初次到都會,要識別誰為不良,卻是一件很不易之事。因之上當,受辱等等花花絮絮的記事,充滿於各報的三面新聞版上。不良的較精巧的,不但鄉下人要上他們的當,即住在都市內的未不良化的人,有時也不免要上當。

但不良而遲早有一天要被人拆穿西洋鏡,其不良的伎倆尚未算精,真真的智者,他們雖然同樣是利用了解都會的程度較深一事而欺人,受欺的人決不會發見。就是發見了,也祇覺得他聰明,非但不發生怨恨之感,反肅然起敬,覺得他是當世的智者及英雄。

由此我記到前數個月所謂京派海派之爭,也可用上面的話來解釋其一小部份。海派的海係指上海,京派指北京。上海和北平雖同為大都會,但上海的都會氣味當然比北平重。兩個比較起來,自然海派是個老上海,京派是鄉下人了。都會的人知道出版界的情形較深,對於初出茅廬的鄉下人,自然要索一些見面錢。所以像鄉下人有了稿子,或代人作稿子,都得被人從中小小揩一些油等事,實在全沒有甚麼奇怪。此不過不良之逼及著作界而已。

鄉下人吃了幾次虧,也漸漸學得了乖,所以不久之後,自己也有成為都市人及不良的希望。同樣,例如京派與海派也不是對立的名詞,而是階級的上下段。京派而懂得了海派的玄妙,也許是想升為海派的吧。

選自一九三四年五月五日香港《香港工商日報·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