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本节知识结构图:

本节内容提要:

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指出规模经济亦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为: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

本节关键术语:

规模经济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产业内贸易 古诺模型


依据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的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供给或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而且国家间的差异性越大,它们之间的贸易基础就越深厚。贸易形态属于产业间贸易。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完全同质,一国不能同时出口和进口相同的东西。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资料,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约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世界贸易是发生在技术、资源和偏好均比较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则不足三分之一。经济社会的实际是发达国家间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存在,如何解释这种新的贸易现象?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

产业内贸易即一国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同类产品,不同国家在同一产业内同类产品之间的进出口贸易。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了一次大的突破,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克曼(Paul R. Krug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New Trade Theory),该理论从规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基础做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专栏3-1 人物简介:保罗·克鲁格曼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1953—)出生于美国,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

克鲁格曼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他成功预言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他当时指出亚洲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已潜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大规模调整,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该预言的成功验证,奠定了克鲁格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大师”的地位。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991年,克鲁格曼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2008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做的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声明指出: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的两种情形: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即平均成本下降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有关。外部规模经济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

规模经济往往与规模收益递增联系在一起,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存在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并不要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的关系。外部规模经济规情况下规模较大的厂商并没有成本上的优势,该产业由众多规模大小不同,但生产优势相同的厂商所构成,故仍然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内部规模经济情况下厂商之平均生产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大厂商有成本上的优势,而规模较小的厂商则因生产成本较高而逐渐退出市场,市场成为不完全竞争的结构。

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规模经济因素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递减的机会成本,即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能不像以前假设的那样;规模经济与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相冲突,不得不放弃完全竞争这一基本假设,从而导致理论分析复杂化。目前关于不完全竞争分析的理论体系还没有像完全竞争理论那样完善。

不过,当规模经济对厂商来说是一种外部效应时,市场结构则仍然可以是完全竞争的。本节从外部规模经济入手,然后再引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介绍两种比较典型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模型。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外部规模经济的源泉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即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或使用、技术外溢效果。

首先,单独一个企业很难生产和供应整个产品生产的全部设备,因而这类部门的发展,就有赖于整个机械生产部门的整体发展,各个环节的生产设备都要有专门企业进行生产和供应,否则该部门的生产成本会由于设备难以配齐,或从其他国家进口专用设备而增加产品的成本。其次,形成共同生产要素的市场也会导致规模经济。这种共同拥有的生产要素市场或来源,有助于减少人员闲置、节约开支,形成部门规模经济。最后,同一个部门内的企业越多,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促进就越便利,从而越是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或广泛应用。

在产业具有外部规模经济时,该产业之平均生产成本随着该产业之规模扩大总产量增加而下降,故平均生产成本线将成为一条负斜率的线。

(二)模型假设

(1)X和Y两个部门中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

(2)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

(3)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均相同,所以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三)模型分析

在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在的)存在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能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这里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的因素有两个:要素密集度与规模经济。一般来说,前者的差异会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张力”,而后者则产生一种将生产可能边界向厚点凹(机会成本递减)的“吸力”,最终整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则取决于两股相反“力量”的对比。

假设规模经济的影响超过了要素密集度的影响,因此,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如图3-1所示,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TT′。

图3-1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封闭条件下:一般均衡点在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X部门厂商所面临的相对价格要高于社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在均衡状态下,社会福利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

开放条件下: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都会立即发现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如果A国专门生产X, B国专门生产Y,由于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对整个世界来说,由一国专门生产X,要比两国都生产X可得到更多的X。在此基础上,如果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易,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3-1中直线TT′的中点C,就表示这时两国都会获益。因此,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也可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在一般情形下,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不见得正好都相切于直线TT′的中点,即图3-1中两国消费点重合、贸易利益均等分配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例如,如果两国一开始都希望消费更多的X产品,那么这意味着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要小于B国X产品的进口需求,于是X的价格就要上升,Y的价格就要下降。随着价格的变化,A国X产品的出口供给就会增加,B国X产品的进口需求则下降,最终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这时国际均衡价格要高于图3-1中的国际均衡价格(等于直线TT′的斜率绝对值)。

A国的消费均衡点为CA, B国的消费均衡点为CB,在图3-2中通过CA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位于通过CB点与国际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之上,这说明,A国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得好处要多于B国。

(四)外部规模经济与生产专业化“锁定”

以上说明了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但两国的分工格局如何决定还没有答案。在模型中,由于两国情况完全一致,所以国际分工及贸易格局并不确定,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种获益。在图3-1和图3-2中,开放条件下,两国均衡解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对于A国来说,其生产均衡点既可以是T′(完全生产X),也可以是T点(完全生产Y)。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图3-2 A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好处大于B国

在存在多种均衡解的情况下,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确定可能完全由偶然或历史因素决定。以瑞士的钟表行业为例,在18世纪,钟表行业主要是手工作坊式的,属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当时瑞士恰好满足该行业的这种特点,所以早期钟表行业在瑞士率先得到了发展,随着瑞士钟表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奠定了瑞士钟表行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很多国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都与这种“先行优势”有密切关系。

(五)模型结论

(1)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

(2)在两国情况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其主要决定于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偶然或历史因素;

(3)在一定条件下,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4)开放条件下,两国的一般均衡解并不是唯一的,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①国际分工的结构决定于哪个国家在特定的商品生产上较早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排除了其他国家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容易在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的部门居于优势地位;

②两个起步时间较早的国家为了避免相互竞争,通过双方达成协议,实行“协议分工”,分别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

③后起步的国家,选定某个特定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果的行业,通过某种政策使其生产规模超过早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将其排除出该生产部门。

④一些小国也可能会通过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此外,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也会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实质影响。在模型里,如果允许两国市场规模存在差异,那么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

三、不完全竞争下的产业内贸易问题

在国际经济理论中,有两种市场结构经常成为不完全竞争理论的研究对象。这两种典型的不完全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目前,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是不完全竞争理论中最成熟的理论模型,应用最为广泛。下面,我们以这两个模型为基础,讨论在不完全竞争下的产业内贸易问题。

(一)垄断竞争与差异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垄断竞争”的含义可理解为:大量厂商的存在,故市场是“竞争”的,同时,每个厂商又都生产有别于其他厂商的产品,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所以每个厂商在其单个产品市场上又是“垄断”的,即在这类市场上垄断和竞争两种相对立的力量同时存在。

1.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保持其他完全竞争的条件不变,允许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和大量厂商的存在的市场。

(1)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差异产品的存在使得产品数目扩大。

在需求方面,我们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Love of Variety),即消费者希望供选择的消费商品种类越多越好。在供给方面,差异产品的存在使得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这一点与完全垄断厂商面对向下斜率的需求曲线是一样的,因此每一个厂商在单个品种市场上都拥有一定的垄断力量,而且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差异越大,垄断力量也就越强。基于消费者偏好和追求垄断利润,每个厂商都倾向于选择不同于其他厂商的产品,这样一来,市场中的产品品种数目就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2)规模经济和自由进入限制了产品的种类。

如果市场中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那么由于市场规模有限,每一品种的产量都比较低,规模经济就难以实现。也就是说,对厂商而言,他既希望生产更多的品种,又希望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但这两种追求对厂商来说很难两全其美。因此,厂商只能在这两种追求中折中一下,即要使生产规模不能太低,又要选择与其他厂商不同的商品品种。最后,当市场均衡时,市场中的产品品种是有限的。

此外,决定市场中产品品种数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市场可自由进入这条假设。这一假设意味着,当市场上存在垄断利润时,就会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市场,直到当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数目达到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2.封闭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假设在一共同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所面对需求条件均分别相同;每个厂商只生产一种品种的产品,各厂商的数目与差异产品的数目是等同的;该行业的要素投入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市场总需求完全无弹性,即与价格无关。

(1)垄断竞争市场的自由进入,最终导致行业内的所有厂商的利润为零,从而确定市场中厂商的数目。

图3-3描述了封闭条件下,垄断竞争单个厂商均衡产量的决定。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交,交点横坐标所对应需求曲线上的点为E点。在E点,平均成本曲线AC与需求曲线相切于E点,可见厂商利润为零。

均衡时,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其平均成本曲线相切,并且在切点满足MRMC这一条件,这时厂商所面对的价格等于其生产成本,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分别为Peqe

图3-3 封闭条件下,垄断竞争单个厂商均衡产量的决定

(2)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决定了市场规模的大小与厂商的数目。

首先,如果市场规模越大,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n就会越多;其次,厂商数目越多,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需求两线就越平坦;最后,差异产品导致产品种类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图3-4中的曲线RC描述了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的轨迹。RC曲线向上倾斜,曲线上离原点越远的点表示市场规模M越大,因而对应的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就越大。

3.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个国家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如人口规模的差别导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要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同;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在封闭条件下,A、B两国的市场均衡分别为A点与B点(见图3-4)。同时,还可以推断出,在封闭条件下,A国产品的价格要高于B国,在开放条件下,在该行业上A国会因价格高成为进口国,B国会因价格低成为出口国的情况不会发生。事实上,规模经济会导致另外一种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

首先,开放以后,原来处于封闭状态下的两国市场结合成统一的世界市场,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整个世界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和产量均扩大。

图3-4 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其次,自由贸易下,各国市场均衡也在发生变化。各国厂商的产量与封闭情形相比都扩大了,但由于假设该垄断竞争行业的要素使用总量是固定的,对于各国来说,厂商产量的扩大必然意味着厂商数目的减少。

对应于新的均衡点,A、B两国的厂商数目之和等于nw,即开放后两国所生产的差异产品的数目之和等nw,很显然,nwnbna,所以开放后两国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品种要比各自在封闭状态下都多。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由于厂商间所生产的产品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它与规模经济共同成为不同于价格差的国际贸易的新基础;每个国家究竟生产哪些种类的产品,即国际分工也是不确定的;这种贸易是发生在具有差异产品的同一行业内,所以贸易形态是一种产业内贸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贸易福利效果:国际贸易使一国市场扩大,市场扩大则产生两种积极效应,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从整个社会福利提高的来源看,贸易利益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满足。

4.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在上一部分所建立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基础上,除了规模经济外,我们将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并从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角度入手对国际贸易与规模经济进行分析。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 X是资本密集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设为完全竞争结构;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由于X部门中的厂商具有对称性,均衡时,所有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均相同,所以X部门的所有产品的平均价格也等于单个产品的价格。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在封闭条件下,X相对Y的价格(X部门的平均价格与Y产品价格之比)在A国要低于B国,所以开放后,A国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买Y产品。但在X部门,规模经济的存在会导致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所消费的X部门产品将有一部分来自本国,而另一部分则来自外国,所以,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也有进口,但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衡。所以在开放后的均衡状态下,A国在X部门应属于净出口国,B国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都同时存在;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的差异越小,那么贸易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两国的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就会越显著。

(二)寡头垄断与同质产品下的产业内贸易

放弃完全竞争关于市场中的厂商数目众多这一假设,假设参加市场交易的厂商数目很少。那么,由于厂商数目很少,并且每个厂商拥有的市场份额比较大,所以每个厂商的行为或决策很容易或很快就会被其竞争对手所觉察。在这种市场上,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么样的反应。

1.寡头市场的特征

典型的寡头市场具有以下特点:市场上存在少数厂商,单个厂商的销售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有明显的影响力;少数寡头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厂商决策相互影响,一种是敌对,一种是妥协;寡头市场上的价格相对稳定;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

2.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以一个简单的寡头市场为考察对象。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而且两个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另外,假设厂商的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厂商的决策变量是产量,即决定生产或销售多少产品。

在非合作情况下,厂商对对方的产量并不了解(假设厂商同时做决策),但可根据对对方的猜测来做出自己的各种选择。即针对对方每一种可能的产量,他都有一个最佳产量选择。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则称这一曲线为该厂商的反应曲线(Reaction Curve)。同样,对另一个厂商来说,他的决策思路也完全相同,因此,另一个厂商也有一条反应曲线来描述他的各种最佳选择。

我们把这两个厂商分别称为H和F。qHqF分别代表两个厂商的产量。图3-5中的两条直线HH′FF′分别表示厂商H和F的反应曲线。两条反应曲线的斜率为负,因为对方的产量越高,自己面对的剩余需求就越小,所能选择的最佳产量也就越小。但H厂商的反应曲线要比F厂商的反应曲线更陡一些。对此,我们通过比较两条曲线的端点位置来解释其原因。

图3-5 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H点表示当H厂商认为对方产量为OH时,他就选择退出市场(qH=0)。那么在什么情况下,H厂商会选择退出呢?若OH对应的是完全竞争下的产量(即当市场需求为OH时,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时,整个行业的产量与完全竞争下的产量相同,这时厂商H认为没有必要再留在市场上,所以他选择的最佳产量为零。H′则表示在厂商F不存在的情况下(qF=0)厂商H的最佳选择,这时市场只有一个厂商H,所以厂商H的产量OH′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产量。F′点表示完全竞争下的产量,F点表示完全垄断下的产量。根据各个端点的经济含义,则F点必定在H点之下,而H′点则在F′的左侧,所以HH′FF′更陡一些。

利用上面的模型来解释,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产业内贸易是如何发生的。

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两国在某一行业中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即在封闭条件下,两国的该行业都是完全垄断市场结构的。另外,假设两国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两国的需求条件也完全相同。

首先确定开放后两国市场的均衡。开放后,两国厂商可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因此两国的国内市场现在变为寡头垄断市场(双寡头)。每个国家的市场都有两个厂商,一个是本国厂商,另一个是外国厂商。假设H厂商为A国厂商,F厂商为B国厂商。

图3-6描述了A、B两国市场的均衡。在图3-6(a)中,A国市场的均衡点为E,此时国内厂商在本国市场的销售量为qHA,来自B国的厂商在A国市场上的为qFA;在图3-6(b)中,B国的市场均衡点为E′。均衡时,B国厂商在本国销售量为qFB, A国厂商在B国的销售量为qHB

图3-6 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由此可知,开放后,A国向B国的出口量为qHB,向B国进口同种产品,进口量为qFA。即在寡头垄断条件下,两国之间的同质产品发生了双向贸易,即产业内贸易。由于对称性,两国厂商在本国和他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各为50%。贸易后,两国市场价格也完全相同。

如果考虑国际贸易运输成本的存在,则上述结果会稍有变化。因运输成本会提高一国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反应曲线位置要比不考虑运输成本时的反应曲线更接近于原点。这样,均衡时,每个厂商在他国市场上的销售要低于在本国市场的销售。虽然厂商出口产品在他国市场的销售价格相同,但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存在,出口商品的离岸价格要低于其在国内的销售价格,这意味着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Reciprocal Dumping)。

以上我们虽然证明了同质产品下产业内贸易也同样可以发生。但可能有人对这一结论还是觉得难以理解。既然两国的产品完全相同,就不应存在像垄断竞争下以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完全专业化分工这种现象,而且两国的产品价格也完全相同,这样一来还有必要开展国际贸易吗?如果再考虑运输成本的话,像上面的那种在国外销售价格反而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相互倾销现象更不应该出现。事实上,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厂商行为引起的。

封闭条件下,本国厂商完全控制着本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厂商从追求利润最大的目的出发,他所选择的产量和价格对应于完全垄断下的均衡产量和价格。在这个产量上,他不会再增加产量,因为如果额外增加一点产量,不仅其边际收益要小于边际成本,而且由于销售量的增加,市场价格会下降,从而产品的平均销售收入也要低于产量增加前。换句话说,增加产量后不仅新增加的产量净收益为负,而且以前产量的销售收入也因价格下降而有所下降,所以增加产量反而会导利润减少。

但是开放以后,情形则不同,厂商会发现,如果新增加的产量不在本国销售,而在他国销售(即出口),那么,一方面不影响其在国内市场的利润(因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与完全垄断下一样),另一方面因国外市场原本就是垄断市场,存在超额利润,所以在他国销售可以分享他国市场的部分超额利润。出于这种考虑,他便会选择增加生产,然后再将新增的产品出口到他国。同样外国的厂商也会这么想,这么做,因为如果他保持封闭条件下的产量不变,那么由于他国的进口,自己也无法维持垄断利润,其利润会受损,所以他也必须选择进入他国市场这一策略。于是,便会出现上面所说的产业内贸易。

结论:在寡头市场上,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皆由完全垄断转变为寡头市场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贸易减少了两国市场的垄断因素,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因为贸易后两国市场上的产品数量均增加。另外,贸易后两国的市场价格也要比贸易前低,所以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也会提高。

新贸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相反各国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因而在这类国家之间,贸易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相互竞争或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贸易有了更多的存在基础。